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广高铁全线桥隧占比达83%,路基、桥梁和隧道各工况转换频繁,无砟轨道施工工况复杂,采用轨排换铺法进行无砟轨道施工,轨枕安装固定在高精度轨排框架上,确保轨距、轨底坡、轨枕间距等三项主要技术指标符合精度要求,满足贵广高铁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的规范要求。对贵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优化并改进双块式无砟轨道成套施工设备的结构设计及配置方式,增强施工通用性和工况转换灵活性,以适应路基、桥梁、隧道等不同地段施工条件,在保证无砟轨道工程质量的同时,缩短施工调整时间,保证施工质量,有效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效率,为今后与贵广高铁同样具有路、桥、隧频繁转换特点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各类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施工经验,简述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中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变形控制、测量方法及线形控制技术,为今后同类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重载铁路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是一项新工艺。结合中南部铁路通道全线各施工标段首段无砟轨道工艺性试验评估过程中的经验,对重载铁路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重点从无砟轨道铺设前的铺设条件确认、隧道基底处理要求,弹性支承块储存运输要求及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全线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沪宁城际铁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我国首条全线采用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沪宁城际铁路建设,从施工管理、轨道板精调、砂浆制备和灌注施工等方面,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大规模施工技术,确保了砂浆灌注施工质量和工期.  相似文献   

5.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采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形式,板式无砟轨道基础在桥梁、路基段分别设计为底座板、支承层,以京沪高速铁路枣埠先导段为例,通过对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支承层施工模板进行多方案比选、选型设计、现场模拟试验验证工艺设计、并再次加工改进的情况,详细介绍了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基础混凝土施工采用高模低筑模板设计方案,配置悬挂式宽度可伸缩振捣整平机,做到路基、隧道支承层与桥梁底座模板在直线、曲线段全部通用,施工组织方便、快捷,有效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板的制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京津城际铁路工程全线采用改进的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国内尚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简述无砟轨道板预制厂的规模,介绍了高精度轨道板模具的制作历程和轨道板的制造工艺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铁道建筑技术》2011,(1):9-I0007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以京沪高速铁路陈山特大桥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为依托,针对无砟轨道施工高要求、高标准,全面、系统地阐述厂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从滑动层铺设到轨道板纵连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中铁二局承担的北京环线特大桥DK17+617.64~DK19+492.35先导试验段底座板施工,详细阐述了无砟轨道试验段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对京津全线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多以桥梁形式跨越的特点,不可避免存在在无砟轨道结构施工完毕后或在运营中,桥梁支座出现质量缺陷造成安全隐患时,必须对现有存在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的桥梁支座进行更换。采用大吨位千斤顶将梁体顶起后更换存在质量缺陷的桥梁支座,其重要保证是确保在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中无砟轨道结构的几何状态满足运营要求及桥梁、无砟轨道结构不受到破坏。通过对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成功更换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结果表明采用顶起桥梁满足更换支座必须的高度进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是可行的,沪杭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技术对运营高速铁路更换桥梁支座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形式,沈丹高铁是首条全线区间均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高铁线路。沈丹高铁土建二标为多个长大隧道组成的隧道群,经过潜心摸索实践,克服诸多不利因素,二标在长大隧道内无砟轨道施工中取得了连贯快速的施工效果。本文总结沈丹高铁二标的施工经验,形成了一套长大隧道内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快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