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驾驶员》2007,(1):103-103
二手桑塔纳市场分析 上市二十多年来桑塔纳车型先后推出了普通型桑塔钠、桑塔纳旅行款、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等众多款型。自1998年政府规范二手车市场以来.二手桑塔纳在二手车市一直处于领导地位;主要归功于桑塔纳车型定位符合中国国情.能够满足中国中小城市用户的需求。上海大众多年来构建起的庞大维修服务网络也是坚强保障。随着近些年其他新生品牌车型相继杀人二手车市场,  相似文献   

2.
老当益壮     
原成佳 《车时代》2011,(2):232-235
汽车的更新变得越来越快,但依然有许多人对他们的爱车不离不弃,老车依然有着年轻的体魄,本期和您一起分享东风神龙富康、上海大众桑塔纳2000及一汽红旗名仕这三款老车的使用感受。  相似文献   

3.
概要回顾了上海大众10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经验,对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产品改进、扩大轿车品种,推出桑塔纳旅行车、豪华车作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联合开发桑塔纳2000轿车的成功事故,最扣对上海大 为今后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提出设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厂商纷纷上演“变脸”戏法。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新车型.层出不穷的“04”款新车成了今年年初车市的一道独特风景。从“老三样”中的桑塔纳、捷达、富康,到黑马奇瑞、新秀马自达福美来、东南菱帅等等。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对应的新款车型。虽然还有部分厂家的“04”款车型尚在酝酿之中,但大部分厂家的“变脸”车型都已经掀开了盖头。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在发改委官方网站上最新挂出的第166批新车公告中,新马6、08款福克斯、比亚迪F1以及两用燃料轿车等重磅级新车上榜,它们上市的步伐已越来越近。据粗略统计,此次获得准生证的新车约为40款。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公告中,还有一大看点:浙江民营车企新军众泰汽车旗下“众泰”品牌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其一款1.6L轿车获批。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再添一匹“民营黑马”。  相似文献   

6.
例1故障现象:一辆桑塔纳2000GLi乘用车,发动机怠速时有轻微的不规则抖动现象;停车空加油时,排气管有“突、突”声;行驶过程中急加速,汽车有“后坐”现象,且超车时很费力。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沪西一家汽车超市里,市场占有率颇高的“新三样”——伊兰特、凯越和福美来,竟然同时出现了1000~2000元的价格降幅。据了解,目前市场降价的车有:上海通用2005款别克君威市场价格全线下调,最新的价格和厂家指导价相比,普遍低了1.3万元左右。上海大众21日正式推出全新的帕萨特增值版,比厂家指导价低了近2万元。两厢飞度下降2000元以上;三厢飞度全线降价幅度超过5000元,最高达到8000元;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07,(16):17-17
长城汽车将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推出三款新车,分别为:1.5L轿车“i7”、1.3LSUV“长城迷你”、2.0LMPV“嘉誉”。除了三款新车外,长城参展的车型还有小巧灵秀的“精灵”、1.3L靓丽时尚的“炫丽”、1.5L中国第一款小排量男人车“酷熊”。皮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信息台     
《汽车导购》2006,(3):8-13
东风雪铁龙正式发布2006年第一款新车——凯旋,新Mazda 3全球首发定在中国,梅赛德斯-奔驰古典汽车巡回展在北京结束中国之旅,奥迪公司连续第十年创造汽车销售新纪录,吉利豪情荣获“最亲民车型”大奖,固特异轮胎全线推进中国战略,多款新车节后上市,车市价格稳中有降,长安汽车将推出情侣车CV6,韩国现代推出新一代EQUUS,华晨骏捷震撼下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引进车型如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雅阁等产品,提升了我国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例,当年上海大众引进生产桑塔纳,为了抓好国产化工作,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上百家零部件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由于国产化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整车企业发展。后来的上海通用别克、广本雅阁,都是投产当年,国产化率就达到了40%,帕萨特B5轿车实现了投产当年国产化率超过52.8%。而现在一些民营和地方轿车企业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各层次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新品投产起步就能达到90%以上的国产化,整车国产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丁二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57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期,由于上海宝钢的崛起,给中国冶金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如今,宝钢冷轧产品为了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大打翻身仗已步入了第六个年头,而为上海大众生产“桑塔纳”轿车专用板,屈指数来也已4年有余了,加之其它中外合资和国营大中型汽车制造业需求量的骤增,使中国自制汽车用板向质量更高、批量更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上期曾介绍了有关桑塔纳2000GLi传感器故障的检修,本期介绍的是同属于桑塔纳2000系列的另外一款——桑塔纳2000GSi的传感器故障检修技巧。  相似文献   

13.
上海大众为了满足用户日益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开设天窗等一系列改进,于近期相继推出了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帕萨特天窗版轿车。文章联系实际,结合对轿车天窗的匹配,就其形式、特点、开发和使用维护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时代汽车》2014,(10):84-89
从第一辆桑塔纳下线,到成功完成桑塔纳国产化,上海大众汽车秉承对高质量的坚持,建立了一套高标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现代化汽车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新帕萨特的研发,到首款自主研发车型朗逸的成功,上海大众汽车在探索汽车合资的道路中,也走出了一条从引进吸收、联合开发到自主研发的创新道路,为合资合作提供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可以说,上海大众汽车的30年,是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车时代》2011,(6):238-238
在刚刚落幕的2011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海大众旗下战略旗舰车型——全新帕萨特凭借非凡实力,接连斩获“2011唯美汽车设计大奖”,“2011上海展展最佳上市新车奖”“非凡品味奖”和“中国汽车十年经典乘用车”等多项重量级大奖。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一辆2002款上海桑塔纳2000Gsi(时代骄子)轿车,车主用遥控器无法将车门上锁。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运动》2013,(12):28-29
11月5日,上海大众汽车在广州举办“Lavida之夜”,全国数百家媒体受邀,更有经销商及车主代表近两千人到场,见证Cross Lavida朗境、NewLavida Sport新朗逸运动版、GranLavida Sport朗行运动版与Lavida Blue Motion朗逸蓝驱技术版四款新车上市,与NewLavida新朗逸、Gran Lavida朗行共同组成Lavida家族。朗逸为Lavida品牌奠基2008年,基于大众当时的技术平台,针对中国市场消费习惯量身设计的朗逸推出,成为上海大众创立二十多年来第一款A级车。  相似文献   

18.
例一:2002款桑塔纳2000,水温异常。 故障现象:一辆2002款桑塔纳2000轿车,手动变速器,行驶里程为155887km。因水温过高进厂修理。据车主反映该车有时水温表指针到底,水温警告灯亮,同时有报警声。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6,(10):146-147
新上市车型受到中国新车购买者的青睐。 如今,中国的消费者可以在100多款车中进行选择,而2000年时可供选择的车型还只有12款左右。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汽车制造商正积极推出新型差异化产品,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眼球。根据日前发布的J.D.Power Asia Pacific 2005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调研SM(APEAL)报告,新推出车型的用户满意度高于现有车型。  相似文献   

20.
提到“绿动”,读者们应该不会陌生。因为上海大众斯柯达在去年已经引入并推出了第一代Green-Line车型中的一款——新明锐绿动版,并且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斯柯达汽车在2008年推出了第一代GreenLine绿动版节能汽车,这也是斯柯达汽车在节能环保领域的首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