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重型商用汽车几种进气系统的布置。长途运输牵引车采用直流空滤器,放在驾驶室下方,轮胎上方;工程自卸车由于特殊的运行工况,通常采用防水型进气扁管、单体油浴式空滤器和中置普通空滤器;中型载货车采用前置竖直空滤器,位于上车踏板内侧。由此可见,差异化的国六车型由于其自身特点需匹配差异化的进气系统。  相似文献   

2.
新型无节气门进气系统--串联气门速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车用汽油机在城市路况下(即中小负荷的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设计了一种由两个串联进气门组成的进气控制系统(SVSC),采用全新的进气控制原理,不通过节气门的操控来降低部分负荷工况下发动机进气损失并提高燃油经济性。仿真计算与试验表明,SVSC 系统可大幅减少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的进气损失,并且不需要对发动机的尺寸或结构作较大改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精确地确定汽油机空燃比,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得到最佳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需要定时、定量地提供当量空燃比。而喷油量是基于进气量变化的,所以精确地控制进气量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基础。在传统的进气歧管空气流量平均值模型(MVEM)基础上,考虑了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PCV系统)对进气量的影响,并对改进后的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稳态和瞬态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得出了改进模型的进气量和进气歧管压力等参数,模拟结果更能接近实际进气过程,空燃比控制精度得到提高。还对传统进气模型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空气滤清器性能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涛 《摩托车技术》2005,(7):25-26,48
空气滤清器(下简称空滤器)是摩托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主要是滤去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和水份,以减少发动机气缸、活塞、曲轴等运动部件的磨损及防止化油器孔道堵塞,部分空滤器还兼有进气消声作用。空滤器既是性能部件又是功能部件,尤其是滤清效率、通气阻力等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使用可靠性和耐久性等。很多整车厂和专业厂对空滤器各项检测试验数据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一维-三维耦合仿真的进气系统优化方法,此方法兼具CFD对进气系统三维流动特性准确描述与一维仿真对内燃机进气系统全局控制的优点。建立了进气歧管三维模型,采用GT-Power软件进行缸内工作过程模型仿真,根据试验数据标定仿真模型。通过一维-三维耦合仿真计算得到进气歧管各转速下的流动参数,以此作为CFD仿真的边界条件,优化进气歧管的结构参数。通过整机试验对进气歧管流动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指导进气歧管设计。  相似文献   

6.
汽油机过渡工况进气流量的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气流量的精确测量是车用汽油机空燃比精确控制的基础,发动机工作在过渡工况时,因进气状态变化,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滞后响应影响了过渡工况空燃比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汽油机过渡工况各种参数信息融合的过渡工况进气流量预测方法,分析了影响汽油机过渡工况进气流量的各种工况参数,提取了特征参数并建立了BP神经网络信息融合预测模型。对车用汽油机加减速工况试验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实时地预测汽油机过渡工况的进气流量,同时能够消除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滞后特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Fluent对客车进气管路内部流场进行模拟,计算进气系统中压力损失。结果表明,利用Fluent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为4.13%,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进气管路阻力值,从而在设计之初合理评估进气系统阻力,确保进气系统设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增压柴油机的装车适应性,对压气机前进气阻力对缸内燃烧过程和整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阻力的升高,压气机运行效率降低,燃烧持续期变长,从而影响了整机综合性能,且整机性能随进气阻力的变化基本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发动机进气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因此构建了进气流量小波网络辨识与预测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DLS)对小波网络参数和预测控制率进行了学习和优化,以提高小波网络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作为对比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利用瞬态工况试验数据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小波网络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发动机瞬态工况进气流量,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误差精度更高,可用于发动机瞬态工况空燃比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进气通道中装有旋转阀的高压缩比汽油机可以有效地减少压缩比。这种旋转阀在活塞达到下止点之前中断进气。这种进气控制系统消除了节流,因而,可以将部分负荷工况的泵损失减少。用模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广为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通风阻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浩庭  陈超  李琼  王陆瑶  李亚茹 《隧道建设》2017,37(11):1409-1416
为分析多点进出结构的城市地下道路空气流动特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原型,通过现场实测、缩尺模型试验以及CFD软件数值模拟方法,对分(合)匝道通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雷诺数、风量比、分岔角度对分(合)流匝道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主隧道与匝道风量比、主隧道与匝道夹角是影响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系数的关键因素;2)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变化特性,不宜简单套用通风管道的三通构件的参数;3)结合最小二乘法和Matlab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给出了基于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的分(合)流匝道主隧道和匝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关联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结构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阻力特性分析及通风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AMEsim分析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系统模型,对某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台架的空气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仿真研究能够为空气系统设计以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和发动机模拟软件GT-Power分别对某型号空滤器进气系统的气动性能和消声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别研究了进出气管的管径大小和插入长度对空滤器进气系统的气动性能和消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空滤器的进出气管直径均能改善空气滤清器进气系统的消声性能,但其气动性能有所恶化,而且通过比较发现,进气管的管径大小比出气管对空滤器的气动性能和消声性能影响更大;进出气管的插入对于此种结构的空滤器进气系统的气动和消声性能并无改善。文章最后根据空滤器消声性能的不足和发动机进气口的阶次噪声曲线,设计了一个谐振腔,改善了其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4.
Recent reports show that the secondary collision on the road gives much higher fatality rate than the other traffic accidents.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prevent the secondary accidents and as a result automotive companies began to introduce brake-based secondary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 To prevent the secondary acci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lateral deviation of the vehicle after the primary collision. An estimator for the vehicle’s lateral offset and drift angle based on the in-vehicle sensors and the camera wa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By employing sensor fusion scheme and apply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 the estimator has been designed so that it works even when the camera loses the image of the lanes due to sudden change of the vehicle’s heading angle. For validation of the estimator, simul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various collision scenario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stimator of this paper could calculate the vehicle’s lateral deviation with robustness that may be required for application in the secondary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微米木纤维过滤体材料及其过滤机理,分析了微米木纤维空气滤芯的特性.对微米木纤维空气滤清器在稳态和非稳态工况下的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空气滤清器模拟试验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微米木纤维发动机空气滤清器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小,可满足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旋转气流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稳流气道试验台对切向引入式的标准旋流筒进行了稳流试验,并用CFD软件对旋流筒内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提出数值模拟与稳流试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以某大客车为研究对象,分别拟合前后悬架空气弹簧刚度,在Matlab中建立八自由度整车模型,并进行平顺性仿真与实验,将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混合优化设计的概念,在考虑空气滤清器流动性能和降噪两大指标的前提下对空气滤清器作出整体优化。计算过程中利用有限元分析前处理软件HyperMesh进行了网格划分,利用声学分析软件Sysnoise对空气滤清器总成进行了声学性能计算,利用流场分析软件Fluent进行了进气流场和压降分析,最后依据各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空气滤清器结构改进的合理优化方案,使其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传递损失和压力损失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柴油机进气管瞬态流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在进气重叠期内,不同工况下进气管内部流场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柴油机进气增压压力、转速以及进气重叠时间对各进气歧管出口空气质量流量、进气分配质量、进气最大不均匀度的动态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柴油机进气增压压力越低,进气最大不均匀度越大;进气重叠角越大,进气最大不均匀度也越大;柴油机低转速工作时的进气最大不均匀度要高于高转速最大不均匀度。通过提高进气增压压力、合理优化进气管几何结构,可以减小柴油机在进气过程中出现的进气分配不均匀现象。  相似文献   

20.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和声学有限元方法分别对空气滤清器的流动阻力和噪声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中还专门研究了滤芯的流阻特性和吸声特性.最后对空气滤清器进行了降噪优化,并重新评估了优化后的空气滤清器的流动阻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