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依据最新构造的扩展LEPS势能面,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放热反应F+HI→HF+I在碰撞能分别为0.1、0.3和0.5 eV的条件下,对反应物与产物的矢量相关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描述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描述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碰撞能以及反应物分子转动激发对矢量相关的影响都得到了计算,结果显示产物角动量j′不仅取向,而且沿垂直于散射平面方向定向. 产物角动量取向和定向都随着碰撞能的增加和反应物分子的转动激发的增强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LEPS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O(3P)+HBr(ν=0,j=O)→OH(ν’j’)在碰撞能为0.4,0.8,1.2eV下的矢量相关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到了k-j'两矢量相关的P(θ,)分布,二面角分布P(θ,),以及四个微粉散射截面,计算结果显示产物角动量不仅沿着质心坐标系的y轴取向,而且还在负y轴方向定向,增加碰撞能使得OH产物更趋于前向散射,并与实验结果作比较,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另外产物的角动量极化对碰撞能的改变敏感.  相似文献   

3.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最新构造的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F+HBr→HF+Br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在碰撞能为0.01-0.5eV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几率、反应物HBr分子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几率的影响、积分散射截面和产物HF分子的角度分布。在同样碰撞能范围内,碰撞能对产物HF转动取向参数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最后结合F+HBr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效应和势能面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4.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最新构造的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F+HBr→HF+Br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在碰撞能为0.01~0.5eV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几率、反应物HBr分子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几率的影响、积分散射截面和产物HF分子的角度分布.在同样碰撞能范围内,碰撞能对产物HF转动取向参数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最后结合F+HBr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效应和势能面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5.
利用准经典轨线法在DK势能面上对反应O+HD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在碰撞能为1.1~11 kcal/mol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在碰撞能为2.05 kcal/mol时对产物OH渠道的角分布与实验结果和BR势能面上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的吻合程度较好;研究了反应物的初始转动激发改变后对产物的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动激发对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对H+OBr→HO+Br反应产物的散射和产物角动量进行了研究.计算中的碰撞能为0.5、1.0、1.5、2.0 e V并且初始振转动能级为ν=0,j=0.结果显示,在四个碰撞能下的散射和产物角动量取向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从反应机理和势能面的角度分析了它们对碰撞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计算了反应H(D,T)+OCl,主要是研究同位素效应对反应截面、产物的转动取向和分支比的影响.准经典轨线的计算选择了PSB2势能面,在0.2~1.2eV碰撞能范围内计算了H(D,T)+OCl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分支比等结果.同位素对反应截面和产物分支比的影响很明显,而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adiabatically corrected sudden近似研究了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单一三重混合态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并计算了CO与HCl碰撞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9.
使用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研究了宽碰撞能范围下H+LiH~+反应动力学.反应几率和反应截面均显示这是一个没有阈能的反应.通道1(H+LiH~+→H_2+Li~+)和通道2(H+LiH~+→LiH~++H)之间的分支比随0.433 6到2.602 eV范围的碰撞能变化.所得到的H_2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表明涉及两种反应模式:在不同的能量区域分别占主导地位的直接提取和间接插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adiabatically corrected sudden 近似研究了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单-三重混合态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并计算了CO与HCl碰撞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控制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汽车碰撞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应用摄动理论分析了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应用碰撞前车速曲线平均斜率、车速方向角曲线平均斜率和角速度曲线平均斜率,研究了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程度能够确定满足模型计算结果精度要求的车辆转动惯量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当限制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在7.94%范围内时,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类高阶非齐次微分方程 f ()k + A k -1()z f ()k -1 +  + A0()z f = Q()z ,其中 Aj()z 为有限级整函数,Q()z 为次数小于 n 的多项式,和另一类高阶非齐次微分方程 f ()k + h k -1()z eak -1z f ()k -1 +  + h1()z ea1z f ′+( A1()z ebz + A2()z edz f = Q()z ,其中hj()z ,Ai()z 为级小于1的整函数,Q()z 为次数小于 n 的多项式,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了方程解的级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13.
设(Nn+1,g)是n+1维单连通完备黎曼流形,其黎曼曲率张量取如下形式:KABCD=a(gACgBD-gADgBC)+b(gACλBλD-gADλBλC+gBDλAλC-gBCλAλD),则称Nn+1为拟常曲率空间。又设M是Nn+1中具常平均曲率的连通闭超曲面,S为M的第二基本形式模长的平方。若Nn+1的生成元切于M,则(1)当S2(n-1)~(1/2)(a+b-b)时,M是全脐超曲面;(2)当S=2(n-1)~(1/2)(a+b-b)时,M是全脐超曲面或球面Sn+1(a)中的H(r)-环面S1(r)×Sn-1(t)。若Nn+1的生成元法于M,则(1)当S=2(n-1)~(1/2)a时,M是全脐超曲面;(2)当S=2(n-1)~(1/2)a时,M是全脐超曲面或Nn+1中的H(r)-环面S1(r)×Sn-1(t)。  相似文献   

14.
简单图G和H的合成图是指具有顶点集V(G)×V(H)的简单图G[H],它的顶点(u,v)和另一个顶点(u,v')相邻当且仅当或者uu'∈E(G),或者“u=u’且vv’∈E(H).文中研究了n+1阶简单图G与m阶简单图H的合成图的星全染色,其中G为Wn。,扇Fm或星Sn.得到以下结果:(1)若△(H)=2且n≥4,m≥5,则G[H]的星全色数为(2n+1)m;(2)若x(H)=△(H)=m-1且n,m≥4,则G[H]的星全色数为2(n+1)m-1.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ω4g,4h+3的(r1,r2,…,r4g,4h+2)-冠的定义,讨论了ω4g,4h+3的(r1,r2,…,r4g,4h+2)-冠的优美性,用构造性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特殊的ω4g,4h+3的(r1,r2,…,r4g,4h+2)-冠的优美标号。证明了一些特殊的ω4g,4h+3的(r1,r2,…,r4g,4h+2)-冠是交错图。  相似文献   

16.
设肘是共形平坦流形N^n+1中具有常平均曲率的完备超曲面.如果肘的法向量是Nn+1的Ricci主方向,则(1)S〈2√n-1C时,M是全脐超曲面.(2)S=2√n-1C时,M=S1(u)χSn-1(v),其中S是M的第二基本形式模长的平方,C=(2nr-(n+1)R/(n2-2),R与r分别表示N^n+1的Ricci曲率的上、下确界.该结果是文[1,2]中结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列车碰撞时爬车失稳响应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防爬装置间动态耦合关系的防爬吸能装置二维碰撞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针对防爬齿接触的几何搜索算法, 讨论了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吸能装置纵向阻抗力的获取方法,导出了考虑塑性大变形和动态因素影响的防爬吸能装置阻抗力/力矩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该装置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防爬齿间的啮合程度与防爬齿本身绝对最大转动角度和防爬齿间的相对最大转动角度密切相关;减小吸能装置的纵向阻抗力和吸能长度,以及增加防爬装置的弯曲刚度均能减小防爬齿的绝对最大转动角度;防爬齿的相对最大转动角度随吸能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防爬装置弯曲刚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与防爬吸能装置纵向阻抗力的变化关系不明显;该计算方法比传统有限元方法在计算时间方面缩短了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