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阐述宁大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水泥粉煤灰砂砾混合料中水泥粉煤灰比率的变化规律,探讨水泥粉煤灰砂砾混合料在西宁地区,强度形成与水泥粉煤灰比率间的机理关系。依据室内试验结果进行试验路铺筑。对室内试验结果及试验路观测指标经统计综合分析,确定施工现场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是一种兼有水泥和二灰稳定粒料优点的路面基层材料。文章通过对水泥粉煤灰基层混合料的击实试验,进行粉煤灰掺量的优化分析,探讨了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材料的性能特征和强度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形成微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微结构扫描电镜照片,初步比较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掺加粉煤灰、外加剂的物理力学强度形成机理,并就该基层裂缝形成进行了微观分析.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和煤矸石在道路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推广应用粉煤灰和煤矸石,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煤矸石基层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阐述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煤矸石基层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并从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备料、拌和、运输和摊铺混合料、整型、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及养生和交通管制等方面提出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煤矸石基层施工方法对合理利用粉煤灰、煤砰石、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泥用量会对水泥稳定基层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探索不同水泥用量下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含有不同水泥剂量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别进行劈裂强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干缩试验,分析并评价水泥用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当水泥用量为1.0%~1.5%时,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形成速率以及水稳定性提高速率较快;当水泥用量为2%~3%时,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以及刚度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混合料的干缩性能显著降低,容易引起混合料干缩裂缝的产生。因此,建议控制水泥用量在2%以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水泥稳定土砂砾基层的性质、对级配水泥稳定砂砾配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评定及强度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绿色高性能水泥是一种高性能无机聚合物复合硅酸盐水泥,可直接胶结土体中土壤颗粒,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网状胶凝结构。主要成份是CaO、SiO2、Al2O3、激发剂等,因其配料组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能,可任意固化各类中低液限土壤,页岩,泥砂石混合料,建筑废渣、矿产废渣等,绿色、环保、就地取材,减少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选用新疆地区各地天然级配砂砾为配料的低造价绿色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动弹模量优于普通水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贵州省瓮安至江口高速公路路面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工程为载体,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不同水泥剂量、不同龄期以及不同级配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无论哪种级配类型的混合料,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都呈显著的增长趋势;而且随着龄期的增长,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2)无论哪种级配类型的混合料,无论哪种水泥剂量,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3)悬浮密实型级配混合料在各种水泥剂量下其7天龄期的抗压强度都比骨架密实型级配混合料的强度大,但其后期强度增长较慢;(4)在水泥剂量一定的前提下,骨架密实型级配混合料的7天、28天、90天龄期的劈裂强度较小,悬浮密实型级配的劈裂强度较大;(5)在水泥剂量一定的前提下,悬浮密实型级配混合料后期抗压回弹模量较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国道324线岑溪一容县一级公路(容县段)为依托工程,对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混合料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测定两者强度变化情况。对比试验结果得知,相同水泥剂量下的再生混合料抗压强度略低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相差值在0.4MPa内。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应具有稳定性高、整体性好、刚度大、强度大等特点,能够承担并传递行车荷载,适用于高速公路施工。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的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水泥稳定砂砾与稳定碎石的对比情况来看,碎石具有砂砾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实际操作易于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强度大,摩擦系数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大量废弃的脱硫粉煤灰,为解决脱硫粉煤灰的出路问题,考虑将其取代二灰碎石混合料中的普通粉煤灰。在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及劈裂强度试验,测定出其90 d的抗压强度为8.90 MPa,28 d时的劈裂强度为1.15 MPa,通过干湿循环方法,测定出水稳定性系数可达105.48%,其结果均要大于普通粉煤灰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强度高、密实度大的优异材料,文章对其高低温性能展开了研究,以水泥、沥青、纤维三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对混合料的抗压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抗裂试验得到水泥、沥青、木纤维最佳的设计掺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沥青、纤维用量分别取3.5%、3.5%、0.4%时,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抗压、抗剪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实体工程,对比了振动搅拌与非振动搅拌状态下的水稳基层混合料的均匀性,并测试分析了水稳基层强度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振动搅拌的水稳混合料,采用振动搅拌的水稳混合料均匀性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更低,水泥分布和粗集料裹附更为均匀,水化反应更加充分,采用振动搅拌的水稳混合料颗粒合成级配更为稳定,振动拌和芯样相比非振动拌和芯样其强度提升近20%。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掌握水泥、RAP料等对其影响规律,利用重型击实方法成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析水泥用量、RAP用量的变化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抗压回弹模量及粘聚力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干湿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值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二者存在最佳用量范围,而稳定度值呈增加趋势;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劈裂强度指标、抗压回弹模量指标和粘聚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稳定度指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可知,通过掺加适量的水泥能够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RAP料的最大用量需要依据相关试验进行优化确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在我省公路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中,暴露出的强度不足、松散、开裂等质量问题,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水泥稳定沙砾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沉管隧道在不均匀沉降及不均匀荷载作用下的节段接头作用机理,参考试验平台尺寸确定了试验模型相似比,根据相似定理推导了相似判据。采用高水灰比、高砂率并选取低标号水泥、低弹模骨料、膨润土、聚丙烯纤维、粉煤灰等材料制成相似材料混合料,经试配试验最后确定相似材料混合料配合比。应用万能压力机、应变仪、引伸计等对试件强度与弹性模量进行了力学测试。配合比试验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膨润土的掺量,能够配制出弹模低于10 GPa,而强度高于8 MPa的相似材料混凝土。所配制的相似材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稳定,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质相似,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推广应用花岗岩地方材料,文章对资兴高速的花岗岩沥青中面层配合比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对掺加水泥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汉堡车辙验证,结果表明:资兴高速花岗岩集料与沥青粘附等级满足规范要求,但是直接用于沥青混合料后冻融劈裂强度比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采用水泥作为抗剥落剂,其冻融劈裂强度比显著提高,水稳定性能和高温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添加水泥,资兴高速沥青中面层采用花岗岩集料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早期损伤形式及其成因,并结合广西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项目实例,通过正交试验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收缩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依托试验路工程应用,研究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效果、摊铺效果、碾压效果、芯样效果及强度指标均明显优于普通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相较于普通搅拌工艺,振动搅拌工艺可节约水泥剂量约0.5%;相比设备费用增长以及生产效率略微降低,振动搅拌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工程推广应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