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EC固结渣土在老路改建中作为土路基加固处理,通过杨南路道路改建施工工程实例,阐述了HEC固结渣土的材料特性、材料配比、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同时,也说明了HEC固结渣土的应用在节能环保和节省工程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充分研究土壤固化剂固化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复合固结材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论述了复合固结土材料的路用性能,总结出复合固结土技术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HEC同结剂是一种环保型新型胶凝材料,具有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发展、水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等特点。在崇明东滩启动区市政道路(一期)工程(二标段),HEC固结土被用做道路路基材料,由于崇明东滩属于软土地基,HEC同结土施工丁艺与普通地基上HEC固结土施工工艺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软土地基上HEC固结土路基的压实度、弯沉和平整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必须对相关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对软土地基上HEC固结土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建筑渣土在上海世博会园区道路工程中的再生利用。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上海世博会园区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渣土,通过试验研究,采用HEC固结建筑渣土用作道路的下基层、垫层与路基,提出了HEC固结建筑渣土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形成了成套施工工艺,在世博园区道路中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路堤分级填筑条件下不排水端承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均质化技术将桩土复合地基均质化为均质土地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给出均质化后复合地基的等价压缩模量。在等应力假定基础上,建立了路堤分级填筑条件下不排水端承桩复合地基固结方程,给出复合地基固结的解析解,并与有限元法解答进行了对比;对不排水端承桩复合地基固结性状作了分析。研究发现,不排水端承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远大于天然地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瞬时加荷情况下复合地基固结速率最大。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置换率、桩土模量比及加荷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复合地基置换率存在最佳值,超过最佳置换率后,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置换率增加增幅较小。  相似文献   

6.
复合蜂窝反滤层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水力特性,在黄土地区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水头反滤层渗透仪对复合蜂窝反滤层进行了6组不同水头下的渗透流量试验,对其渗透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复合蜂窝反滤层的保土性、渗透性与淤堵性进行了评价,发现都满足在黄土区实际工程中的要求。最后介绍了复合蜂窝反滤层在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组成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并对该类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对传统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导得了考虑土工格室加筋垫层作用和时间效应的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文末以某工程实例对本文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可有效考虑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和固结特性,方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进行了端承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监测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桩顶和桩间土沉降、桩顶和桩间土应力及软土中不同位置处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分析了2种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荷载分担比、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等变化规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端承型搅拌桩较悬浮型搅拌桩可以明显减少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与工后沉降;由于桩土刚度差异导致的桩土差异沉降引起了桩间土承担的荷载向桩体转移,桩间土承担的附加应力减少,桩土应力比增大,桩体荷载分担比增加,进而加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端承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较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差异沉降大,桩间土荷载转移现象更加显著,固结速率也更快;水泥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排水通道作用并不显著,但因其模量较桩间土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复合地基固结。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泡沫轻质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其具体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质量检测方法,以供同类工程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道路工程一般采用天然地基,路基稳定和地基沉降是道路设计的关键。固结系数是估算地基随时间沉降和确定地基处理方案的一个重要指标。固结系数主要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方法确定,其测试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地基土性质、试验方法、取值确定方法、加荷和稳定时间标准等等。如何正确测试固结系数指标,并合理应用,对道路工程设计和建设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T形水泥土搅拌(TDM)桩是具有扩大头的变直径搅拌桩,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机理较传统的等直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复杂得多,固结计算也更为困难。为了获得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计算模型,基于加固区桩-土等竖向应变假设,推导出变荷载作用下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一维固结控制方程和求解条件。将固结方程和求解条件进行函数变换,利用3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建立单级加荷条件下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解析解,包括加固区、桩间土和下卧层土中的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解答和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解答。然后,通过与固结度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固结解析解的合理性。最后,利用固结度解析解对影响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固结度的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较为一致;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水泥土搅拌桩贯入比、压缩模量、下部小直径搅拌桩的置换率以及下卧层土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增大,搅拌桩贯入比、下卧层的刚度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扩大头尺寸和刚度的变化对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圬工护坡方式施工强度高、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研究热点。从工程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护坡的机理,介绍了生态护坡技术在道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包括植物固土技术、土工材料种植复合技术、生态混凝土技术、生态水泥护坡技术,并探讨了其局限性,提出了生态护坡需与工程护坡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复合三维排水土工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排水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文首先分析了复合三维排水土工网的原材料性能,并重点介绍其在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例表明:该型材料排水效果明显提高,工程投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基于Davis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求得桩周土体固结沉降随时间和深度变化的计算公式;结合桩-土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复合地基中桩体平衡方程的矩阵表达式,通过将矩阵方程组联立迭代求解,得到复合地基中桩侧摩阻力、桩身轴力及中性点位置.通过针对某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中所建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继而探讨了地基土固结度、桩周土体初始体积压缩系数、桩端土体压缩模量及桩-土应力比对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考虑土体非线性固结沉降的桩侧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可以有效、准确地反映复合地基中基桩负摩阻力和中性点位置随地基土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桩周土体初始体积压缩系数对桩侧摩阻力影响显著,桩端土体压缩模量对中性点位置影响显著;桩身下拽力、中性点深度随着桩-土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斜插式桩板墙与锚索桩复合支护结构在特殊土边坡处治中的应用,结合水湖畔小区红粘土和填土特殊土高边坡施工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边坡处治复合支护结构方案和工程措施,并就如何提高工序施工质量和确保安全进行了论述。通报了处置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特点、桩土作用机理及规范规定,结合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沿线松软土地质条件,介绍了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施工中的一些关键工艺参数和注意要点,为铁路工程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土工合成材料处治黄土地区道路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江  张志清  胡江碧  谢宝玉 《公路》2005,(11):112-115
阐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加筋路堤、加筋路面、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机理,研究了相应的选材原则。在宁夏黄土地区的道路工程中用土工合成材料处治黄土路堤沉陷、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道路边坡破坏等,工程实例证明土工合成材料能有效防治宁夏黄土地区的道路病害。  相似文献   

18.
土工格栅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工合成材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土工格栅以造价低、施工简单、加固土体效果好等优点引起美国交通部门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土工格栅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在边坡、路堤、挡墙和道路中加固土体的效果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并列举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气泡混合轻质填土技术具有容重小,高流动性,固化后的自立性等特性,在解决道路加宽时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及侧移、高填土路堤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京珠高速公路马坝扩建工程,介绍轻质土填土技术在道路加宽工程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固结、挤密及形成水泥土复合地基的角度阐述了水泥砂石复合桩基加固路基的机理。并对其沉降进行估算,沿用前人方法将沉降计算分为复合土沉降和下卧层沉降两部分,计算下卧层沉降时分为软饱和土、正常固结粘土及砂性土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