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废弃泥浆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沪高速铁路1标段的桥梁施工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固体加药进行絮凝沉淀是可行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效果最好;加药量过大絮团松散,不利于压缩沉淀底泥的体积,添加合适的药量对于提高沉淀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品种、不同密度泥浆的有效加药量和沉淀时间。  相似文献   

2.
PAS与增稠保水剂复掺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AS及增稠保水剂(聚醚多糖、聚丙烯酰胺)与PAS复掺对水泥浆的泌水、流动度及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醚多糖及聚丙烯酰胺与PAS复掺能明显降低水泥浆的泌水率,提高其早期强度;由于掺聚丙烯酰胺的净浆粘度增大很快,其流动性变差;聚醚多糖与PAS复掺后浆体流动性较好且流动度经时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泥水盾构产生大量废弃泥浆严重影响环境与施工进度的问题,选取广州地铁8号线亭岗—白云湖区间泥水盾构废弃泥浆,对添加单一絮凝剂、复合絮凝剂泥浆及不同相对密度和黏度的泥浆开展试验研究,对比其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优于低分子量的絮凝效果;每500 mL泥浆粉煤灰最佳掺量为1.0~2.0 g,聚丙烯酰胺最佳掺量为1.5~2.0 g,随着相对密度及黏度的提高可以适当减小复合絮凝剂掺量和降低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4.
选择了4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400万、600万、800万、1000万)作为絮凝剂,对每种聚丙烯酰胺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浆体的扩展度、屈服剪切应力以及粘度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提出了掺量临界点和系统不稳定区域的概念。并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采用化学脱稳与固液分离方法处理京沪高速铁路施工中膨润土泥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膨润土泥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脱稳与固液分离效果最好,其它试验絮凝荆无效.不同条件下固液分离脱水率的试验结果表明,pH值在5.5~6.5范围内固液分离效果最好,且离心机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5 min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桥梁施工废弃泥浆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京沪高速铁路1标段的黏土泥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固液分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固液分离比较有效,从加药方式对比试验可知,采用直接固体加药从工程上考虑是可行的;而且经固液分离处理后上清液的COD和SS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要求.在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泥浆现场处理工艺流程,采用该工艺可以节约废弃泥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7.
直接快剪条件下黏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孔隙比、含砂率对长沙市岳麓地区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对不同孔隙比和含砂率的12组土样进行一系列直接快剪试验,得出相关试验结果。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黏聚力、内摩擦角与孔隙比、含砂率2种因素的相关方程。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孔隙比、含砂率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实度增大,即当孔隙比减小时,黏聚力增强,内摩擦角增大;随着含砂量增大,黏聚力减小,内摩擦角减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隧道工程可能对洞顶植被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为例,选取穿越太岳山脉太谷隧道、白北隧道、榆社隧道3处隧道工程建设前、中、后期等建设过程各个时期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多时期遥感影像监测穿越太岳山脉隧道工程洞顶植被生长动态变化。研究分析得到,穿越太岳山脉隧道工程建设前、中、后期沿线遥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均值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特征,与所处区域年降雨量变化特征一致,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55 5和0.855 7。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工程洞顶植被生长主要受所处区域降雨量变化的不利影响,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涌水对洞顶植被生长基本无影响。本研究为监测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洞顶植被生长动态变化提供了一套实时、定量化的遥感技术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拓宽脱硫石膏的利用途径,选取萘系高效减水剂(NF)、聚羧酸系减水剂(HC)、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SM)对半水脱硫石膏现浇墙体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M对半水脱硫石膏凝结时间影响不大,对提高石膏强度的效果与HC及NF相比不明显;NF使得半水脱硫石膏流动性较差,不适合作为减水剂;HC对凝结时间影响较明显,对半水脱硫石膏强度提高较多,但随其掺量的增加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减水剂对墙体材料制备过程的初、终凝时间,减水率和扩展度,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选择HC作为半水脱硫石膏现浇墙体材料的减水剂,最佳掺量约为0.5%。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长江阶地粉质黏土相似材料配比方案,本文研究原材料间配比关系。基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滑石粉、膨润土、石英砂和水为原料,配置基坑模型试验粉质黏土相似材料,通过剪切试验获取九组配比方案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物理力学指标,采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分析各因素的敏感性与显著性,研究滑石粉、膨润土、石英砂以及水含量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极差法与方差法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两种方法能合理判断各因素对考察指标的敏感性与显著性;膨润土掺量虽少,但对粉质黏土的黏聚力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次为滑石粉含量,当滑石粉含量增多时,相似材料黏聚力逐渐增大;滑石粉含量为相似材料内摩擦角的主要控制因素。试验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模型试验中土质相似材料的配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流动度、扩展度、分离度试验,测试了水灰比(水与水泥质量比)和聚灰比(沥青与水泥质量比)对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体系工作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浆体的流动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随聚灰比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大;当水灰比一定时,凝结时间随聚灰比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水灰比范围内,水泥-乳化沥青复合浆体的匀质性和稳定性良好,浆体分层不明显。研究表明:水灰比和聚灰比对浆体工作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对浆体工作性能设计有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1276名司机作业稳定性调查结果认为,作业完成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40岁以下显著下降。随文化程度降低而减少,小学文化显著减少。后15min的作业完成量明显高于前15min(P〈0.05)。根据本调查提出了我国铁路机车司机作业稳定性的分类标准,从而可区分出机车司机的优劣。作业完成既快又好的人约为40%。慢而差的人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深部高地应力岩层中修建TBM隧道时管片衬砌结构的力学行为,以某深埋TBM工法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围岩蠕变和管片分块效应的衬砌-围岩复合模型,研究考虑时间效应下管片衬砌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考虑围岩蠕变效应下管片衬砌受力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随着围岩蠕变时间的延长,管片衬砌的形变、内力和接缝张开量均呈现两阶段增长,具体表现为前期呈线性增长,后期增加趋缓。洞周围岩应力经历三阶段变化,即先减小后增大直至稳定。围岩蠕变时间为100年时,管片衬砌的内力和形变量均接近极限值。研究结果可为深部高地应力且考虑围岩蠕变效应下的TBM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SS7E型电力机车轴箱拉杆为研究对象,为适应提速需要,在安装空间、接口不变的前提下,对老结构产品进行改进.刚度及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结构完全满足主机厂纵向和横向刚度要求,具有更长的疲劳寿命.新结构保证了机车一系定位刚度,满足更高速度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隧道的病害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而隧道衬砌分岔裂缝发育造成的衬砌剥落掉块已成为常见的隧道病害之一,因此对于分岔裂缝的检测与防治十分重要。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隧道衬砌裂缝特征提取研究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大都基于单线裂缝,针对分岔裂缝的特征提取研究还很少。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在单线裂缝特征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分岔裂缝进行分支化处理,提取了分岔裂缝的拐点特征。并加入了分岔点生长编码作为分岔裂缝新的裂缝特征,该特征能够量化分岔裂缝的初始生长方向。经裂缝匹配试验验证,不同时期的分岔裂缝图像,其拐点特征和分岔点生长编码特征能够达到高度匹配。两种特征能够为分岔裂缝的机器自动化识别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为实现隧道衬砌剥落掉块预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品牌可持续成长力内涵及铁路旅客列车的特性,明确铁路旅客列车品牌可持续成长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长沙—北京西Z17/18次列车、利用AHP-FCE方法对其品牌可持续成长力进行实证评估,评估结果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最后依据评价结果,给出了针对Z17/18次列车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分析高级加密标准(AES Rijndael)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设计算法各部分实现的具体方法;采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完整地实现该算法,并在Quartus Ⅱ 5.1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Rijndael算法能满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对信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FLAC3D软件,分别对北京地铁大兴线01标盾构始发工程和一般地铁盾构始发工程进行模拟,分析负环管片水平位移与拼装管片环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负环管片和反力架的拆除时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拼装管片环数的增加,负环管片水平位移的增加经历了初始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稳定4个阶段.在负环管片水平位移进入第4阶段时,负环管片和反力架不再承担盾构推力,此时是拆除负环管片和反力架的最佳时机;摩擦系数、隧道埋深和管片外径3个因素对负环管片水平位移的影响显著;随着摩擦系数、隧道埋深的增加,水平位移均逐渐减小,且影响程度逐渐减弱;随着管片外径的增加,水平位移逐渐减少,但影响程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数据是GIS运行的基础,随着GIS功能的不断完善,对GIS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GIS数据质量进行控制与评价就越来越重要.提出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GIS数据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