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都在致力于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而正确认识BRT实施的综合效果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果分析模型,采用综合赋权法标定参数,并以大连市华北路公交走廊为案例,对四种公共交通系统(普通公交、BRT、地铁、轻轨)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RT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交通服务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轨道交通。本文建立的分析模型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BRT系统的综合效果,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BRT系统作为一种城市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通常被定位为中、小城市公交骨干或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使得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构建成轨交一中运量一常规公交的多层次、级配合理的系统。自2004年底首条BRT线路北京南中轴线开通以来,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已陆续建成数十条BRT线路。  相似文献   

3.
快速公交(BRT)系统是利用现代化的大容量的专用公交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上快速运行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容量大、速度快、投资省、见效快等特点。世界银行、国际能源基金会等机构向各国城市重点推荐BRT。BRT在世界范围内正得到迅速推广,欧洲、美洲、亚洲等数十个城市已建成BRT,并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边经卫  丁明 《城市交通》2009,7(3):6-10,85
为了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厦门市进行了多方式的公共交通建设。分析了大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和厦门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阶段特征,着重阐述了厦门市BRT近期和中远期的线网规划情况,并介绍了BRT首期通车工程和高架BRT升级为轨道交通的预留条件。厦门市BRT的规划实践表明:BRT是大城市现阶段较好的公共交通方式;建设高架BRT可与未来升级轨道交通相结合;与城市空间拓展和转型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选择BRT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以其独有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可有效地缓解城市道路拥堵.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对BRT与常规公共交通进行了对比,总结了BRT的优势;介绍了国外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的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针对我国BRT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BRT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它所具有的快速性、灵活性和成本效应对国内城市尤为适合.基于BRT的优点及厦门市交通现状,厦门市BRT一期工程及其链接线于2008年9月初建成并投入运营.本文主要针对厦门市“BRT+链接线”模式,通过服务半径及覆盖面积的计算,分析BRT链接线对BRT主线服务范围的延伸作用及设置BRT链接线的相关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快速公交(BRT)得到广大城市管理者、市民的极大认可。本文主要阐述了BRT的组成、BRT智能系统的构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可为其他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至2月底,我省的第二条BRT——中山市快速公交试运营"满月",日均迎客量超1.4万人。这条BRT线路的上线运营,是去年中山市被确立为我省首批创建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后,为完善该市公交服务系统打响的"头炮"。去年,中山与惠州、四会三市同时被确定为我省首批创建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时间拟定为2014—2018年,创建内容包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万人公共交  相似文献   

9.
长沙BRT系统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生  魏涛  彭燕 《湖南交通科技》2004,30(4):106-109,112
BRT系统是一种新的便捷、经济、有效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为更快更好实现长沙市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结合长沙市交通现状和针对公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传统公共交通、轨道交通、BRT三种模式的比较,对BRT系统在长沙的适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建设长沙市BRT系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都提出建设以轨道交通和BRT为骨干的多元化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公共交通的集散能力与服务水平,满足不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需求。一、BRT定义对BRT的定义,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有所差异。建设部:利用现代化大容量专用公共交通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快速运行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与轨道交通相同的运量大、快捷、安全等特性,而造价和运营成本相对低廉。  相似文献   

11.
BRT在中国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与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公交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公共交通形式,相对于传统的地面公交无疑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因此,投资少、见效快、建设周期短的BRT系统正是在短时期内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BRT是一种经济、高效、新型的以“公交优先”为核心思想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通过对南昌市公交现状和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城市运用BRT的成功经验,对南昌市应尽快修建BRT的原因加以阐述,最后提出南昌市发展BRT的一些建议。对南昌市BRT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BRT快速公交系统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公共交通模式,是改变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困境的一种新思路.通过分析石家庄市交通需求、硬件设施、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对BRT系统的适用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等规模城市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特征等方面与超(特)大城市差异显著,有必要从"公交"和"都市"两个层面剖析中等规模城市构建公交都市的路径与策略。就"公交"而言,提出中等规模城市除步行外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建议统计方法。规划方面应实现常规公共汽车随高客流BRT走向适时调整使其与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提升公共自行车出行环境,优化租赁点布局。就"都市"而言,提出编制BRT沿线的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商业中心、居住区、历史街区塑造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的空间形态。最后,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智慧公交服务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宿迁城市发展模式的解读,分析公交导向开发(TOD)模式的适应情况;结合适合卫星城发展的公共交通模式及其优缺点比较及宿迁BRT需求分析,得出BRT在宿迁建设的可行性及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公交客流走廊增强和市民收入水平提升,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建设公交都市需要对公交市场进行细分,包括满足出行的基本服务、缓解拥堵的高效服务和替代小汽车的品质服务组成的多层次公交服务体系.目前,部分城市已建设轨道交通或BRT以提供高效公交服务,但高品质的公交服务在各城市仍未广泛推广.讨论商品质公交服务引入的必要性和建设的三大保障要素,即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化的票价或补贴和多元化的运营主体,最后以深圳、香港多层次公交体系及其保障要素建设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快速公交(BRT)与轨道交通换乘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共同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层次的网络,这一发展战略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广泛应用,实施这一发展模式既可以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也可以体现地面快速公交的优势。在BRT与轨道交通共同运营、BRT功能定位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枢纽发展趋势及BRT与轨道换乘枢纽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北京南中轴路BRT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健 《城市公共交通》2004,(4):24-26,32
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是利用现代巴士技术(如大容量、低地板、低成本巴士和先进的光学导向技术等),在城市街道的巴士专用道(路)上行驶,配合智能交通技术,采用轨道快速交通的运营管理模式(如车站买票上车等),提供接近轻轨快速交通的服务.这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模式既保持了轨道交通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传统巴士公共交通的灵活性、便利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本分析的常规公交和BRT的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然而,由于我国大城市人口密集,而土地资源有限,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考虑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一方面提供中等运量和快速公共交通服务,一方面避免建设轨道交通所需要的大规模投资。但是,目前我国BRT的可行性研究多是基于客运需求的分析,较少从综合成本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建设BRT前后的成本分析入手,分析BRT的可行性,并进行示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BRT是一种经济、高效、新型的以"公交优先"为核心思想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通过对南昌市公交现状和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城市运用BRT的成功经验,对南昌市应尽快修建BRT的原因加以阐述,最后提出南昌市发展BRT的一些建议,对南昌市BRTg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