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港工技术》2021,58(3)
本文分析了理论最低潮面计算原理,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理论最低潮面算法,根据潮汐表中黄、渤海29个站位两年逐时潮位预报数据分析不同算法差异。搜集8个站位23年实测潮位数据,分析了采用不同数据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的差异。文中还简述了影响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的其他相关因素。通过对比、分析、汇总,提出了确定理论最低潮面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旧深度基准面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葭 《水运工程》2007,(11):25-27
通过两个测站最新潮位观测资料计算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现有海图理论最低潮面进行比较,并反算验证说明新的理论最低潮面保证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规划工程测量项目,测量范围东起大清河口(捞鱼尖),西至南堡西侧,向南测量至-20 m等深线附近水域,其岸线长达61 km,测量面积达到1 148 km<'2>,是一项超大型的测量工程.结合曹妃甸港区规划工程测量,主要阐述如何对临时水位站进行布设,以及如何解决曹妃甸理论最低潮面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3,(5):387-392
海岸线的划分对于人类管理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海岸线的定义多年来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国以往一直沿用多年平均大潮高潮面的方法来确定海岸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陆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用这种界定方法定义海岸线,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定义中比较模糊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这对海洋管理和资源开发是很不利的。针对此问题,提出以理论最高潮位面代替常年大潮平均高潮面作为划分海陆分界的依据,并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点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江苏沿海为例,建立了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得出了江苏沿岸理论最高和理论最低潮位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沈宏远 《港工勘察》2004,(45):11-13
阐述港口工程测量的投影面,首级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导线设计指出导线不宜过长,边数以不超过10边为宜。闭合差计算中误差,闭合差个数不少于20,1个测区闭合差个数太少,不宜计算中误差评价测量成果的精度。深度基准面的起算平均海面,用1年潮位计算是可行的。1年或1个月潮位计算的理论最低潮面,需经平均海面的季节改正,不能以潮位保证率代替弗拉基米尔法计算的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沿海的深度起算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漳州东山湾附近海域5个潮位观测站的四季实测数据,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余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兼具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特性,各观测站的最大潮差分别为2.98 m、3.82 m、4.10 m、4.32 m、4.48 m,各站最高潮位、最低潮位等特征值的出现时刻基本一致,各站每季度平均涨潮历时皆大于平均落潮历时;各观测站每季度的月平均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站的月平均海平面均为秋季最高,各站理论最低潮面值从西南沿岸向东北逐渐变大;该海域余水位呈现短周期波动,在空间上表现为各站余水位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在时间上表现为春夏季以减水为主,秋季以增水为主,该海域余水位特性有利于实施基于余水位订正的潮位推算。  相似文献   

7.
邓年生  王炳奇 《水运工程》2004,(5):62-63,87
分析现行标准规范对潮汐影响明显的感潮河段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有关规定及存在问题,提出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这类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建议。并建议有关标准规范采用与理论最低潮面值接近的其它实用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8.
宁波穿山港区四期2#泊位码头因所处地理位置关系,在低潮时段(以镇海潮位站为参考点,下同),潮流复杂。码头附近水域存在两处流场切变线,且掉头区水域宽度有限,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靠泊操纵难度较大。本文针对低潮时段四期2#泊位的靠泊进行技术探讨,分享工作中的一些引航经验,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点,分析其原因和应对措施,并提出靠泊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河口挡潮闸闸下低潮水位资料周期性缺失可能导致闸下潮汐调和分析结果出现偏差,从而直接影响到闸下水位过程的预报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闸下低潮缺失水位的修正方法,利用潮汐过程曲线的对称性对低潮缺失水位资料进行初步修正,然后根据调和分析自报结果对修正数据进行迭代更新,直至潮汐调和常数不再变化。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闸下水位过程的自报精度,其成果在2014年宁波高背浦闸闸下测站的潮汐预报中得到了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出基于构造控制的岩质边坡破坏模式识别方法,以某路堑边坡为例,根据优势结构面理论,运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分别对单组结构面与边坡面的组合关系和多组结构面与边坡面的组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边坡岩体结构的稳定状态,进而对边坡破坏模式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判别原理和识别方法可以反映构造控制的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太平湾海域潮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东华 《水道港口》2013,(6):533-536
根据太平湾海域实测潮位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太平湾海区的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性质,日潮不等现象明显;平均海平面在国家85基面下0.05 m,理论最低潮面在国家85基面下1.70 m;设计高水位1.62 m,设计低水位-1.36 m(国家85基面)。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仅利用高低潮数据计算乘潮水位的新方法.以潮汐表中我国不同潮汐类型站点的高、低潮数据和逐时潮位数据为基础,采用按规范方法计算的结果对新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从多角度分析计算误差.结果表明,新方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多在10 cm以内,径流和浅水分潮影响明显区域的最大误差在20 cm左右,结果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此方法含...  相似文献   

13.
李俊娜 《水运工程》2013,(12):89-91
梧州中心港区濒临西江,地理位置优越,上游受长洲水利枢纽影响,下游受珠江三角洲潮汐影响,水文泥沙条 件复杂多变,港区设计低水位取值值得探讨。通过分析梧州站统计资料,结合航道整治情况以及项目经验,提出该港区设 计低水位确定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各种因素取值参考范围,旨在为该港区设计低水位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船闸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直接影响船闸使用性能、投资和工期。针对已建枢纽扩建船闸工程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取值的问题,根据株洲枢纽实测水位,进行枢纽实际最低运行水位和保证率水位的分析,对不同特征水位时二线船闸工程投资情况、一线船闸运行情况及渠化梯级间水位衔接情况进行论述,采用模型试验验证和测算投资比较的方法,得出株洲二线船闸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宜采用38. 3 m的结论。该研究方法对山区、丘陵区枢纽扩建船闸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由调和分析方法建立了潮汐潮位预报模型后,利用牛顿迭代法给出了一种快速求解潮汐潮位预报模型的高低潮时方法.利用连云港的潮汐潮位预报模型,分别通过不同的求解高低潮时的方法,对潮汐高低潮时进行了预报.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同等精度条件下,求解高低潮时的牛顿迭代法具有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常利用Foreman的高低潮潮汐预报模型,对只有高低潮实测数据的海洋水文站位进行潮汐预报,但在某些组合分潮情况下,在高低潮间会产生抖动现象,这种现象增加了不应有的虚假高低潮,给高低潮时和潮位的预报以及天文潮的整体预报精度造成很大影响。基于定点天文潮曲线变化具有的特性(高、低潮位处一阶导数为零且具有凸、凹性),在只有高低潮数据情况下,给出了建立分段四次多项式插值的优化保形潮汐调和分析模型(OCTHM)的一般方法。利用此模型思想方法,根据江苏省连云港站、上海高桥站的实测高低潮数据,建立了相应站位的优化保形潮汐调和分析预报模型。对有关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表明OCTHM模型克服了Foreman预报模型的抖动现象,具有其所不具有的保形性,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出高低潮时和潮位。  相似文献   

17.
陈晓云 《水运工程》2013,(3):140-143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地处感潮河段,如何计算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建设技术论证的首要工作。通过初步论证分析,得到一些基本认识:对于南京以下河段,现行航道水深起算基面不能视同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不宜轻易调整航道水深起算基面、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宜统一采用海港方法计算并根据水文条件变化作必要调整、个别河段航道设计水深需大于12.5 m。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为充分发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效益,更好地发挥长江下游港口和航道的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迫在眉睫。南浏河段河道条件复杂,受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现状条件下,要对长江中下游主航道进行经济合理的整治开发必须以确定合理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保证。不受潮汐影响或是受潮汐影响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应该用综合历时曲线法来计算取值,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地方采用低潮位累计频率曲线90%来取值,南浏河段受径流、潮汐共同作用,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沿海地区面积广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相当复杂。由此,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1个验潮站连续1 a的逐时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其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并由此分析了年平均潮差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分布特征及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除受天文因素的影响,径流以及海湾形态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沿海地区,在天文因子作用下,月平均潮差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在河口内及受非周期性因素影响严重海域,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则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