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深入分析透水混凝土路面和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后,提出了两种透水路面相应的典型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透水路面的降雨条件四级分级标准,并确定了各分级条件下的透水路面结构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提出了城市透水路面的交通条件三级分级标准,确定了透水路面结构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其危害,分析了城市铺装表面温度对城市气温的影响,可以通过降低城市路面的温度来降低城市温度,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介绍了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几种降低路面温度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热反射涂层、透水式路面、保水式路面和热阻式路面,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应用情况和降温效果。从实际应用和试验研究情况看,这些技术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面结构的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3.
响应海绵城市建设号召,改善城市水环境,新建城市道路的绿道和人行道推荐采用透水铺装设计。透水性铺装能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起到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透水铺装采用最多的是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是透水路面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透水性路面的技术优点和生态优点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各类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及其工程应用,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砖3种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探讨了其常见的病害与维护、维修方法,为相关路面的施工与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29-130,158,13
透水水泥混凝土作为新型生态环保型产品,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透水混凝土路面在国外发展很快,但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该文详细地论述了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原理及特点、原材料选择、施工质量控制,可对城市道路设计、研究、施工及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章毅  徐一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51-54,M0007,M0008
传统的非透水路面易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水量分配不均衡、水质恶化、热岛效应等生态和环境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因此产生,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而这一概念的实现是采用透水路面。透水路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铺装技术,该研究对其路面结构和材料进行介绍,如能成功引用,将积极支撑起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取得显著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结合透水砖路面规范对透水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从暴雨强度、透水砖透水系数及土基渗透性能的分析,以河北省唐山市一座停车场为例,探索对土基透水能力不足路段透水设计的新思路,提出了设置透水通道的方法并进行了布置设计,拓展了透水路面结构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对透水混凝土路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对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组成进行梳理归纳。结合北京市台基厂大街市委周边道路维修改造工程中透水路面的实际应用,进行技术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的总结。工程将透水路面结构与创新设计的高承载侧缝式排水沟系统综合考虑,通过路面表层、侧向、层间等多渠道与排水设施相连,保证机动车路面的排水效果。从竣工通车后的实际效果来看,该技术方案较为成功地将路面透水与排水利用相结合,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波市姚江新城云飞路中海绵城市的营造,基于工程特点,开展技术选择和比选,提出适应性强的透水路面方案和生物滞留方案,并对技术路线以及设计复核进行了阐述。借此对城市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与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介透水性路面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各类透水路面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中的工程应用,从技术角度探讨了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砖等三种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  相似文献   

11.
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用于铺筑路面工程,对于改善环境、降低路面噪音和提高行车舒适性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属于一种环保型绿色的建筑材料。该文采用间断级配的粗集料,构建强度达到27MPa、透水系数为6ml/min的高性能透水混凝土。试验表明:对于间断级配的无砂大孔透水混凝土,具有一个最佳用水泥浆用量。集料粒径越小,其强度越大,透水系数越小;集料粒径越大,则反之。因此,为满足两方面需求,设计中应选择一个合适的集料粒径。  相似文献   

12.
倪彤元  胡康虎  何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137-138,143,154,155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道路铺装材料在城市道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设计新型渗透性检测试验装置,提出模拟降雨条件检测不同降雨条件下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探讨不同降雨条件对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新设计的渗透性检测装置能准确反映透水混凝土工作状态;(2)模拟降雨法与常水头法相比,测得的渗透系数均较小一些,并有随孔隙率的增加,两者差值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城市路面硬化程度越高,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就越大。修建生态型渗水路面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渗水路面结构由渗水路面砖和透水基层结构组成。适用于城市人行道、居住区内部道路、城市广场路面及小型车停车场等。该文介绍了生态型渗水路面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沥青面层的路用水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沥青面层的水稳定性与路面的水损坏密切相关。由于施工压实度以及城市道路的特点等因素,我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建成初期的空隙率高于设计值,处于透水临界状态,面临着严重的水损坏危险。该文采用ModifiedLottoman方法试验评价了AK13A和AK13B两种常用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结果显示其水稳定性随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小,路面建成初期的劈裂强度比(TSR)指标小于0.5,极易产生破坏。因此,将空隙率控制在较小水平,有利于控制我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10-114,16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日益重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是一种成本低、实施便利、见效快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布置的调整,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道路路面的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达到雨水过滤、绿化灌溉、绿化储水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兴富  李翔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69-171,M0019
砌块路面具有透水透气的结构形式和优越的表面特性,在城市人行道、景观道路等方面广泛采用。为了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内涝问题及响应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通过研究分析砌块路面的结构形式、道路功能及改善城市生态方面的性能,肯定了砌块路面应用于城市行车道路的可行性。砌块路面应用于城市机动车道铺装对缓解城市生态问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路面结构层会出现损坏,性能满足不了使用要求。通过对老路的路面平整度、路面病害、路面强度(弯沉)进行调查和检测,对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进行评价,针对不同路段的损坏情况提出相应的大修措施,提高道路承载力、改善平整度、改善路面功能,使路面各项指标达到相应要求,恢复道路使用性能,提高道路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8.
对地下道路工作环境及交通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城市地下道路特殊的工作环境及交通特点对地下道路路面材料及路面结构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提出城市地下道路路面材料使用性能要求以及地下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