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隧道在隧道建设中已越来越多的出现。结合北京站—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的几个关键施工段,介绍了在城市地下隧道施工中用到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口大量集中为城市公共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大范围地开发地下空间、建造地铁隧道成了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在城市软土中修建地下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管片作为地铁隧道永久支护结构,对隧道结构的安全起决定性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隧道防排水技术是我国公路施工技术攻克的难点之一。我国广阔的山地地形.使开挖隧道在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那么如何在隧道施工中应用防排水技术呢?本文对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随着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高等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克服地形和高程上的障碍.改善公路的平面线形、提高车速、减少对植被破坏.避免山区公路的各种病害.常需修建遂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隧道建设规模也日益增大,特别是山区特殊地形地貌区域出现了大量的傍山隧道.目前对于傍山隧道在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够的现象,如洞口刷坡过高使变仰坡在施工中出现塌方、地表沉陷等.对于偏压洞口.传统上采用的端墙式洞门及带耳墙的偏压式明洞,会导致山体内侧边坡开挖过高.施工后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很难恢复,圬工体积过大.隧道洞口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山区隧道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应是:因地制宜.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步,这就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施工作为交通建设中一项较复杂的工程,在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的方面的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其在施工过程甚至是投入使用后,都有着较高的危险系数,所以如何提高隧道施工技术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在目前的隧道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然后阐述了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施工中所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复兴东路隧道计划于2004年9月全线通车,由于复兴东路隧道双层双向设计的独特性,大量的越江交通会给浦西、浦东出入口周边路网带来极大压力。根据对交通流量的预测和分析,隧道开通后,以复兴东路的轴向流量为主,部分路段的交通流量将达到饱和,故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逐年增加,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在我们的山区公路中,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公路隧道更是不断的增多。近几年来.在我们承德境内已建的公路中,已建成二十余座中、短隧道。随着承朝、承唐等高速的开工.又将出现一批中、长隧道。在这些隧道的设计及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不良地质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不良地质问题.这也是设计和施工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因此,本文总结了公路隧道建设中常见的不良地质及其防治措施.以期对将来的隧道设计及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及指导。  相似文献   

8.
微型顶管隧道作为一种非开挖地下管线敷设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改造中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结合顶管隧道工程的特点,对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处理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铁复杂洞群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京地铁复-八线王府井至东单区间隧道,地外繁华闹市,两侧高楼林立,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密布,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的特点,以三维有限元理论分析为先导,模拟计算了5种情况的施工效应,成功地解决了复杂洞群条件下洞室施工的安全转换,并对复杂洞群系统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一系列施工中的难题,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铁鼓楼站一玄武门站区间北端停车渡线段长333.586m,最大跨度17.358m,隧道间距小,质粉质粘土层.覆土厚度8~9m,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网。穿越浅埋、松散地层,并在楼房下的大断面隧道施工和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国内外均视为难点工程。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辅以小导管超前支护,掌子面深孔注浆及多分部法等综合技术,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交通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公路建设也在飞速发展,随即而来的就是公路隧道的建设,由于隧道建设是在地下建设,所以隐蔽性强、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这都成为困扰公路隧道建设的问题,而且公路隧道的施工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建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复杂性。所以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的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经验,找出保证公路隧道施工建设的措施。本文主要阐述了公路隧道施工的工序,以及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玄武门站南端有320.6m长隧道穿越软流塑状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面有建筑物,地下有管线,本文提出了合理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案,以保证各构筑物和结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下交通工程的高速发展, 立体交叉隧道在施工期间相互影响的案例日渐增多, 由于交叉隧道施工顺序对隧道结构安全影响明显, 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依托义东高速公路东阳段双线西甑山公路隧道与上方邻近杭温高铁单线梧坞隧道的立体交叉工程, 以多线立体交叉隧道施工顺序对周边围岩及隧道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模拟了隧道施工过程中, 下方公路隧道先施工以及上方隧道先施工两种工况, 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后施工隧道对先施工隧道的位移及应力的影响规律。 得出结论: 两种工况均满足隧道安全设计要求, 但上部隧道后开挖时, 其施工开挖过程对下部双线隧道的影响更小, 故对于此类立体交叉隧道而言, 选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多,隧道交通交通成为管控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探究隧道交通的控制本系统以沙盘仿真模拟的方式,搭建公路交通隧道模型,从结构制作上体现公路隧道的交通、照明、通风,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合理布置与运用;同时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对公路隧道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照明控制;以及隧道交通在安全事故状况下,能够实时的对交通进行应急疏导控制方案的。以达到对隧道交通的模拟,并且实现了隧道内出现交通事故时的智能化疏导。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隧道施工.尤其是山区。隧道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后期修复困难较多.对交通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我们在施工时,应加强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万无一失。下面我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2010,(12):52-53
21世纪是全球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隧道超大直径、超长距离,隧道结构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刺激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铁、长大隧道和越江跨海隧道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隧道大国。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营的铁路隧道8900余座,总长度约6000km,在建铁路隧道约2500座,总长度已超过4700km,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优化我国的交通运行体系成为必然选择,作为国家交通体系的重要元素,高速公路存在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其中注重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应用是关键任务。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必须对各项技术进行严格的规范,才能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为此,就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由于瓦斯在煤(岩)中的含量、压力的存在形式、涌出规律、煤层的赋存条件等很难在勘测设计阶段完全、准确掌握,因此在隧道施工中,若突遇高瓦斯隧道地段而不及时按照瓦斯隧道施工规范施工,爆炸伤亡事故便难以避免。对马家坡隧道ZK140+660~ZK141+100段施工过程中所检测的瓦斯含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掌子面出现煤层的位置取煤样测试了吨煤瓦斯含量,通过间接法测试了瓦斯压力,计算出了瓦斯绝对涌出量,具体参数如下:吨煤瓦斯含量值2.75m^3/t,瓦斯压力值0.18MPa,瓦斯绝对涌出量2.06m^3/min,符合TB10120--2002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55中隧道瓦斯工区等级划分标准中二级规定,据此瓦斯压力推算为由此判断该隧道无瓦斯突出危害,但是属于高瓦斯等级隧道。文中所涉及的方法及数据对今后各类瓦斯隧道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公路和铁路(简称"两路")是现代交通系统不可缺少的设施构成,兴建"两路"对缓解区域交通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与早前的交通工程相比,当前国内正积极推广隧道式"两路",以增加地面运输系统开发的利用率,充分地利用了地下空间资源。为了更好地建造隧道设施,必须要注重隧道主体工程的质量控制,防止主体结构失误而减弱了隧道的可利用价值。本次分析了隧道主体工程的发展现状,结合隧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高原修筑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很高,有些项目的桥隧比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在隧道工程中涉及的技术、工序等非常复杂。隧道工程属于地下结构物.是多种多样的,构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地质情况变化大、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工序集中.工序复杂.施工及监理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然而.地下结构物竣工后,我们只能看到外观,而其内部及结构物背后的状态是隐蔽的.严格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