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觉信息对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至关重要,是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基础.从驾驶行为理论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出发.提出了预览视距的概念,用于量化驾驶员的视觉信息,构建了预览视距计算模型.以预览视距为切入点.根据多条既有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资料、实际运营数据和事故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探讨了驾驶行为中的预览视距与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预览视距变化率的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并通过运行车速修正,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驾驶绩效是衡量驾驶员维持正常驾驶能力的重要指标。为研究高速公路平、纵线形指标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纵向和横向驾驶绩效的影响,利用模拟驾驶实验平台开展了模拟驾驶实验。按照几何线形对实验场景进行路段划分,统计分析了不同线形指标路段单元上车辆速度、车道偏移量等驾驶绩效指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车辆运行速度随着平曲线半径增大而上升;下坡路段车速随着纵坡坡度的增大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小幅度变化;车辆横向偏移量随道路线形指标无明显变化规律,其变化受驾驶经验、车速、线形指标等多因素影响。这一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人性化道路线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驾驶员对道路线形走向的敏感性有所变化,驾驶员需要不断调整方向盘,以不同的车速行驶在线形不断变化的高速公路上.为了探寻在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驾驶员以不同车速通过不同曲率道路时的驾驶行为安全特性,利用UC-win/Road建立道路驾驶模拟环境,采集驾驶员在单因素和正交多因素实验方案条件下的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结合驾驶行为特点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车辆横向偏移系数)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见度、圆曲线半径和车速对车辆横向偏移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车辆横向偏移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能见度(F=531.643)>圆曲线半径(F=256.599)>车速(F=45.986).   相似文献   

4.
张玉  王俊骅  刘阳 《上海公路》2015,(1):60-65,12
针对在道路施工之前很难有效地对道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线形设计安全评价方法,即在驾驶模拟器上构建待建道路的场景,通过提取并分析驾驶员操纵驾驶模拟器汽车在虚拟道路上行驶的客观反应指标,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进行驾驶安全性、舒适性评价,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对安全有不利影响的设计,减少由于设计不当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及危害。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车速与线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解析。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及运营阶段的使用质量。车速则是线形几何设计的基本控制参数。车速是对线形设计效果最直接的反应,用其来检验及评价线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国内外大多将其作为线形评价的一个参数。但是车速对线形的敏感性是有一定范围的,即车速作为线形评价参数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从系统的软件体系架构、功能需求、工作流程以及数据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并使用Java语言及Eclipse开发工具完成了系统开发。该系统实现了线形指标的规范符合性检查、基于公路线形的运行车速预测、进行线形的连续性评价及安全性评价,可以为公路线形设计提供评价、修正和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多发的现状,调查了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速度,分析了隧道出入口车速变化规律,采用线形过渡技术指标、抗滑过渡技术指标和照明过渡技术指标对隧道出入口过渡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安全设计方法,可为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行车速是检验公路线形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运行车速的线形安全性检验越来越受到设计部门的重视,但是与之配套的CAD软件还比较欠缺,文章采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荐的运行车速计算模型,利用ObjectARX开发了相应的CAD软件,实现了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与公路设计系统的结合,并在高速公路路线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运行安全的公路隧道进出口线形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公路隧道进出口区域的运行安全,对该区域的线形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隧道进出口区域的运行环境过渡特征,基于隧道进出口前后5 s设计车速行程范围的平纵面线形要素的科学组合,构建了隧道进出口线形过渡技术指标,用于衡量隧道进出口区域线形设计的安全性。鉴于我国目前隧道进出口事故资料的统计尚不完善,选用运行车速差作为中介指标采用间接分析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运行车速差的隧道进出口区域运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实测隧道进出口线形和运行车速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隧道进出口线形过渡技术指标与运行车速差的二元回归关系模型。据此提出了基于运行安全的隧道进出口区域线形设计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0.
公路线形空间几何特性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速公路线形的空间几何特性,采用高等数学几何中曲线空间曲率的计算方法,结合高等级公路平纵组合设计方法,对公路线形进行空间曲率计算,并结合运行车速方面的特征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空间曲率指标,以及高速公路中不同车辆运行特征、运行分布与安全的相关性分析,结合客车占有率提出了多个针对高速公路断面运行状态的空间曲率指标模型;通过数学回归,进行评价模型与道路事故率统计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空间曲率指标与事故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建立的以高速公路空间曲率为主要指标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能够为道路线形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5,(6)
线形连续性是公路线形设计最基本的准则之一,线形连续性评价是高速公路线形适应性评价最主要的方面。文中在线形连续性以及现有评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将灰色理论引入到连续性评价中来,并与单车车速差|85ΔV|指标相结合,建立了线形连续性灰色评价模型。同时,将模型运用于鹤岗高速相关路段,表明应用该方法是可靠的、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避免由于线形设计不良造成日后事故多发路段的产生,提出了基于人-车-路虚拟试验的道路线形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对公路线形导致交通事故的分析,选取并构造了轨道跟踪误差、转向任务间隔、方向盘峰值转速、侧向加速度、垂直荷载和路段通行极限车速为道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采用EICAD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实现了道路设计方案的三维建模,然后与车辆模型、驾驶员模型构成仿真环境完成了对安徽至浙江某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方案的安全性评价;多数评价指标显示该设计路线安全性较好,但路段通行极限车速显示该路段前段(里程0~2.47 km)行车速度分布较分散,容易诱发超速行驶,为潜在的事故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13.
双车道公路线形一致性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速是对线形状况最直接的反映.通过研究地点车速的分布规律,提出用样本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值等车速分布特征指标分析线形设计的一致性.通过对运行车速和设计车速的研究,提出用速度差值评价线形一致性的方法,并给出双车道公路线形一致性评价标准,经实例分析证实较为合理,为双车道公路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7名典型车型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不同线形条件下的运行速度、生理和心理变化等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得到驾驶员安全舒适性评价指标(驾驶工作负荷度)在高速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的变化规律;提出高速公路线形变化引起的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工作负荷度变化具有提前性,而并非在道路线形变化点同时发生变化,这种提前现象反映出驾驶员对道路线形条件变化认知和决策的适应特性;提出了基于驾驶工作负荷度变化特性的高速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研究结论对道路设计、交通安全设施布设和道路运营管理等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S形弯坡路段自由流大货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速驾驶是山区高速公路S形弯坡路段大货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研究S形弯坡路段运行速度对大货车的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车速与影响车速的公路线形因素抽象函数关系,确定影响S形弯坡路段车速的公路线形因素包括曲线半径、坡度、线路长度;采集监测数据和路段信息,分析S形弯坡路段大货车运行速度变化规律;建立自由流大货车S形弯坡路...  相似文献   

16.
隧道进出口车速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自行开发的三轴加速度仪对某高速公路的十八条隧道的出入口的车速变化进行测量,分析了隧道出入口车速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结合隧道出入口附近的道路线形,分析了道路线形对车速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平、纵线形指标组合及相邻分路段线形指标是否一致,对行车驾驶员视觉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本文应用雅泸高速公路一段12 km长连续下坡路段,将其制作成驾驶模拟舱里的试验路段,采集驾驶模拟舱里做行车试验驾驶员的视觉指标数据,通过分析,建立线形指标与视觉特性之间关系模型,最终获得了不同的平曲线半径对驾驶员视觉构成不同的压力,不同的分路段线形指标对驾驶员视觉也产生不同的压力,这些成果可用于评价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线形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运行车速被广泛的应用于检验公路线形。该文对运行车速计算模型采用了一个新的思路:考虑了隧道对运行车速的影响。该研究以人为本,分析了影响隧道入口驾驶员行车速度的三个主要因素:隧道洞内外光线差值、路基宽度差值以及洞口位置,运用Origin软件统计得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运行车速计算模型。该研究完善了运行车速模型,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双车道公路运行车速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工具箱中的BP人工神经网络,根据实验路段的运行车速实测数据,通过反复训练,建立了双车道公路运行车速与平面线形要素之间的神经网络关系,得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新的双车道公路运行车速预测模型,以用于新建双车道公路的线形设计中,在设计阶段考虑交通安全因素,从而提高线形设计的质量。同时,该模型可用于已有双车道公路的运行车速预测,根据预测车速值,对线形设计质量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及预防措施,提高双车道公路线形的安全性。在应用中发现,建立的运行车速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公路线形设计的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行车速是对线形设计效果最直接的反应。采用设计速度对应的指标设计的公路,仍需要采用运行车速来检验其线形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交通部新发布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给出了运行车速的计算模型及线形设计的安全性检验方法。该文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使用《指南》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指南》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