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深中通道项目伶仃洋大桥西索塔直径3m,平均桩长123m超大直径超长桩基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求,保证设计使用年限120年,在满足设计耐久性指标前提下,以灌注过程中的桩基混凝土工作性能进一步保证海工耐久性为主要目标,在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基础上,优选出满足耐久性设计指标、满足施工要求的C35超大直径超长桩基配合比,并通过工程实践,桩基工程实体满足质量要求。尤其对于海上搅拌船生产输送工艺的运用及灌注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季斌 《隧道建设》2012,32(1):41-45
为满足杭州钱江隧道超大直径高性能盾构管片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研究。通过各项试验,对杭州地区多种原材料进行比较优选,得出最佳原材料的配合比;通过对混凝土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等进行试验,使其满足耐久性要求。管片混凝土成功应用于钱江隧道工程,其配制及应用经验对今后类似工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原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 《隧道建设》2009,29(6):650-652,688
混凝土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意义重大。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材料是配制混凝土、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生产耐久性混凝土的基础,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水泥、掺合料、集料、外加剂指标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7,(2)
以乌海市甘德尔黄河大桥为依托工程,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合理的外掺料、降低水胶比等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从而配制出大流动性、硬化后具有高耐久性、高尺寸稳定性、抗冻性及较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通过价值工程原理针对重庆某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并综合其耐久性混凝土的功能性质展开讨论,通过功效函数法对耐久性混凝土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进行确定并优化,从而筛选出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佳设计方案。研究表明,采用功效函数法对指标功效系数进行计算,指标功效函数值越大越好,利用总功效系数对成本系数和功能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直观,过程简单;在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中,配合比价值系数最小的是第18组,为0.69;配合比价值系数最大的是第1组,为1.40;在价值系数1时,比重较大的指标为成本,且其重要程度要高于功能;在价值系数1,各项功能所占的比重则较大,同时资金消耗成本重要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铁路建设要求高、技术标准高、质量目标高。为确保桥墩混凝土质量,保证混凝土外观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表面光洁、色泽一致;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缝;保证混凝土满足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对桥墩混凝土配合比、裂缝产生原因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家兴  黄树荣 《公路》2023,(9):223-228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灌注时易出现脱空而影响拱桥质量与安全。为了保证钢管拱肋内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广西平南三桥拱肋灌注施工为依托,配制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自密实C70混凝土,结合有限元仿真对混凝土灌注技术过程进行了模拟,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并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拱肋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配制的微膨胀自密实C70混凝土28 d强度达到81MPa,含气量1.7%,扩展度良好,均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真空辅助技术与调载索辅助的分级灌注方案能使拱肋所受应力最大降低63%,保证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拱肋灌注后经无损检测,结果表明无脱空、密实良好。  相似文献   

8.
江门至肇庆高速公路横跨喀斯特地区,桩基施工技术复杂,对桩基混凝土质量要求较高。以西江特大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研究背景,对承包人申报的大直径桩基配合比标准试验进行了平行验证,其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性能指标与申报的试验指标有差异,分析了承包人试验室技术人员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就原配比提出优化意见。重新试验后,使各项指标与申报资料相符,该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应用后,符合工程施工要求,桩基完整性检测结果均为I类桩。  相似文献   

9.
吴贤国  陈彬  刘琼  邓婷婷  陈虹宇  王雷 《隧道建设》2020,40(12):1691-1699
为减少由于耐久性不足而导致的混凝土结构劣化损伤,实现快速准确地确定配合比优化方案,以吉林某隧道工程为背景,选择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指标抗冻性(动弹性模量)和抗渗性(氯离子渗透系数)为研究目标,建立一种LSSVM-NSGA-Ⅱ算法。基于原材料及配合比,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实现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和氯离子渗透系数耐久性指标高精度预测,将回归预测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并结合规范及工程项目要求建立原材料及配合比相关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NSGA-Ⅱ实现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1)将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氯离子渗透系数作为耐久性评价指标并利用LSSVM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精度高; 2)所得预测回归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以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渗性为目标,利用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后,可以获得配合比优化目标值; 3)经试验可知,混凝土工作性能等均符合规范和工程项目要求,且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研究结果反映了该模型在配合比多目标寻优中的智能化、精准化。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钢管拱混凝土顶升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开始广泛应用此结构多采用钢管组合结构,并使用混凝土灌注以保证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要求从方案的设计、计算、混凝土配比及过程控制等多方面介绍了大跨度钢管拱混凝土顶升施工技术,可以为此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耐久性混凝土在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全兵  杨学广  郭荣泰 《公路》2003,(2):108-112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的情况下,按耐久性指标,即盐冻剥落量、DF值、Cl^-离子扩散深度和钢筋锈蚀率对C50空心板染混凝土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同时,比较了按耐久性设计优化混凝土与按传统设计混凝土两者间的性能优劣,并介绍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70 m预制箱梁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及耐久性的需求,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的用量以及掺合料的掺配比例,进行多次试配、试验,配制出满足东南沿海地区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箱梁混凝土施工工艺需求的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铁路建设要求高、技术标准高、质量目标高,为确保箱梁混凝土质量,保证混凝土满足工作性、耐久性和强度的技术要求,对箱梁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东海大桥打入桩基础耐久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海大桥的工作环境和使用年限100年的技术要求,参照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国内外海洋固定式钢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蚀工程经验,分别制定了打入钢管桩和PHC桩的耐久性方案,其中钢管桩耐久性方案给出了保护规模、保护方式、保护参数、阳极用量、阳极配置、阳极水下湿法焊接工艺等;PHC桩耐久性方案采用了桩身外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桩身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主要的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飞云江三桥钻孔桩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实例,分析了影响钻孔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因素,阐述了碎石混凝土、卵石混凝土、掺外掺剂的卵石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通过比较得出优化方案。经实践证明,该方案达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6.
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州黄河大桥主桥是三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塔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等活性掺和料,配制不同配合比的C55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可能采用的C55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混凝土收缩、抗渗、碳化和钢筋锈蚀以及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活性掺合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塔施工为背景,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践证明:通过精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规范施工工艺等手段,能够有效保证斜拉桥高塔混凝土高工作性、抗碱集料反应、抗裂性、抗有害离子渗透等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刘昌国  张书良 《桥梁建设》2012,42(Z1):90-93
为保证高强度混凝土长距离输送的和易性和可泵性,以白马大桥(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从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配合比的选配,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等环节对长距离、高压、高强泵送混凝土进行设计和施工.在配合比设计时增加外掺料,采用三级配的碎石,使用高性能的外加剂和选择高压混凝土输送泵,从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无泌水、无泌浆、无沉淀抓底现象)、可泵性、凝结时间、强度及耐久性均满足气候、施工技术条件及混凝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廖建东 《路基工程》2013,(4):176-178
修建某高速铁路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由于该地天然砂短缺,按就地取材原则,使用机制砂;采用粉煤灰、矿粉、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三掺”技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郑强 《公路交通科技》2010,(11):389-391
通过对湛江东海岛红星水库跨海大桥海工混凝土的结构布置、耐久性设计、配合比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并结合大桥工程的实际运用效果,阐述在跨海大桥中合理使用配制优秀的海工混凝土,是可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