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摩托车》2014,(11)
<正>纵观当今中国摩托车行业,摩托车生存环境的进一步变化、摩托车用户需求的迅速转型、海外摩托车品牌的扎堆涌入,都让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满足用户基本的代步需求,到产品研发创新的不断投入;从传统的买车、卖车模式,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以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中国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在阵痛中不断探索、前进。二十多年前,五羊-本田合资公司成立之初,一款堪称中国最经典摩托车车型的Honda-WY125A打开了中国城市、乡村的"腾飞"时代,经久耐用的品质让这款车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环,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家庭的喜怒哀乐。时至今日,任凭中国摩托车行业风云变幻、几起几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信息》2014,(1):18-18
开拓是从无到有,从平凡到辉煌的必经之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开辟新的疆土,这需要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勇气,而支撑着《摩托车信息·三轮车》不断前行的,是对中国摩托的不变坚守。这是一本行业权威、极具影响力的年轻杂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摩托车产品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摩托车方面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促使摩托车行业不断开发和研究低污染技术、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从电动车到混合动力车技术,以及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向车辆的智能化、高级化发展,不断追求控制范围、精度、适应性与智能性,实现摩托车产品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4.
面对“家电下乡”,摩托车企业热情高涨,但传来“摩托车下乡”因“汽车下乡”而延后的消息时,沮丧和失望传遍了整个行业,难道“摩托车下乡”就是中国摩托车企业的那根救命稻草吗?是的,除此之外,中国摩托车企业很难看得到前路上的光明。这让我们意识到: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注定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浮,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或许不得不因为伤了脚而在奔跑中停下来。  相似文献   

5.
整合进行时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从1993年起,中国代替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显赫地位一直保持到现在.经过15年的风雨,行业逐渐成型,从快速发展步入到逐渐成熟,2007年,国产摩托车突破2500万辆,中国摩托车工业"大"到让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4,(4):58-60
据中国汽车协会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摩托车年需求量将在1200万~1300万辆之间,而国际摩托车市场也将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根据这种形势,重庆市政府近日制定了摩托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继续做大做强摩托车产业,到2010年,重庆摩托车行业的5家骨干  相似文献   

7.
嘟嘟  张守生 《摩托车》2014,(1):68-73
<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国摩市完成了从"卖方"到"买方"的转变,市场的需求左右着企业的研发方向,跟不上市场节奏的企业只能黯然出局。作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实力派企业,重庆建设摩托在市场动向的把握以及切入市场的准确度上有着深厚的功力,全新的JS125-7F"驭界",便是最有力的证明。细分市场,有的放矢JS125-7F是建设细致调研和细分市场之后的产物。在摩托车用户群体的调查中,调研人员得出结论:摩托车行业整体消费主力已由原来的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变,而85~90后正在成为中高档运动型摩托车消费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中华汽摩配》2005,(8):81-82
中国摩托车工业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从早年的暴利时代到到当今的微利时代,中国摩托车工业逐步成熟了起来。在当今摩托车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产品力、品牌力、服务、营销力等方面是企业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主要力量,将利润的重要性放在了后面,对当前的市场而言,这种看法可能完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繁荣期比汽车行业早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大国,而汽车行业直到如今才开始在产销量上领跑世界。但是,汽车行业本身所具有技术、营销、管理上的优势,迫使中国摩托车行业必须向其学习。尤其是在今天,中国摩托车行业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营销、管理理念上已较大幅度落后于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10.
罗先猛 《摩托车》2009,(8):34-35
进入2009年,我国摩托车行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发展充满了变数,一个“群雄逐鹿”的摩托车“战国时期”到来了。在摩托车下乡一波三折的政策变化下,商家的等待,用户的观望,使整个摩市的发展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然而,在行业发展的这一低迷时期,我们惊喜地看到,建设集团又一次重磅出击,推出了IS110-BF3“灵雅运动版”摩托车,从设计理念到制造工艺,从技术创新到个性特点,进一步突破了既有窠臼,无愧于一款真正具有“建设灵魂”的弯梁摩托车,充分显示出了建设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禁限摩,是长久以来制约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从近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全国范围内有着越演越烈的迹象,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已经或有意向加入到禁限摩的队伍当中,这对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6,(9):56-56
近年来,我国摩托车行业快速发展,大量产品出口到国外,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进入到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作为摩托车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如何有效、快速、准确地维修和保养摩托车已成为摩托车维修行业及整车售后服务行业面临的问题。怎样迎接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9月份,隆鑫出口创汇达1.8亿美元,居行业第一,销售收入居行业第二。6月,隆鑫LX125-赛道获中国摩托车最受消费者欢迎车型奖,隆鑫LX110-9(天圣)摘得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桂冠……回首从1993年驶来的隆鑫,果敢地摒弃家族式管理,剥离处于盈利的子品牌,专注摩托车制造及其热动力行业……无疑,隆鑫这一系列举动坚挺着重庆这个"世界摩托车之都"的脊梁。面对这些.我们不禁思考这,13年来,隆鑫带来了什么?有着共同梦想的隆鑫一个企业会给一个用户带来什么?13年来,隆鑫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创新,让重庆和中国的用户享受着属于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产品。一个企业会给一个行业带来什么?13年来,隆鑫以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今天的纪念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领导与嘉宾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从各个角度回顾了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来的发展历程,盛赞了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真情演绎了中国摩托车历史的最强音!这些演讲振聋发聩,激越人心,对所有听众朋友来讲都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鼓舞,同时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海外动态     
《摩托车技术》2004,(3):34-34
世界摩托车需求在增长 据美国一工业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世界摩托车需求预计会以每年5.2%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数量将达到3500万辆,价值金额达460亿美元。随着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踏板车、助力车和轻型摩托车的需求会呈现强劲增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未来在哪里?摩托车技术未来在哪里?业界一直都有思考,于是就有了摩托车行业的"夕阳说",但是我们更相信"成年说"。中国摩托车行业因求新求变而不断衍生出发展道路,一次次跨越和调整方向表明了这个行业的成熟,这份成熟从宗申集团这样的企业身上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是最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大家所处的大环境就是市场.市场需要才是硬道理。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成熟.市场会不断变化.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的杠杆不但会帮助我们完成自我淘汰的过程.也将帮助我们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对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随着国外大型车企的兼并整合,本身具有品牌优势的国外著名企业加速了优势资源的汇集,对中国本土车企的冲击越来越大。同时,中国在交通政策上对摩托车的限制以及电动车、汽车对摩托车产业的挤压也愈加明显……显然,国内外的环境让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发展前景难以乐观,但摩托车的技术、设计却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市场对高质量、价格合理的摩托车产品需求依然强烈,这意味着国内车企只要找准方向,积极创新求变,依然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凤凰涅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逐步提高,社会购买力不断增强,摩托车消费层次越来越高,从上世纪80年代的嘉陵50到现在大批量生产的125mL摩托车,随着摩托车排量逐步上升,车速越来越快,品种因人们的需求不同也变得多样化。我国摩托车工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摩托车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1980年的4.9万辆发展到现在年产近3000万辆,其中1000万辆出口。摩托车作为全世界普遍使用的交通、娱乐工具,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中国摩托车的保有量约1.6亿辆,是中国保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中国摩托车行业目前约有从业人员150万人(包括上下游产业、销售、售后服务、改装俱乐部等),年产值(2012年)约1000亿,行业利润(2012年)约25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