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基于对全球及中国的商用车制造商与供应商的深入调查,9月8日全球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艾睿铂)发布了“2010年全球商用车行业展望报告”,显示按产量单位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商用车行业第一大制造国。中国商用车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前所未有的增长后,中国OEM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760年的历程,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创造了许多辉煌:2012年中国产销量均超过1900万辆,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车工业总产值5.29万亿,汽车保有辆达到了1亿20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的10%;中国汽车整车企业近百家,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如今,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增速放缓,成本急剧上升,中国汽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已步入了重要的转折期,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本期专题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中国汽车的强国之路,听听汽车行业意见领袖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
《专用汽车》2010,(10):39-39
近日,全球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2010年全球商用车行业展望报告”显示,如按产量单位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商用车第一大制造国,占据全球总产量的49%。2009年,全球商用车产量下降29%,而中国商用车逆市增长超22%,今年上半年,中国商用车市场进一步增长76%。  相似文献   

4.
卢希 《专用汽车》2013,(11):65-66
汽车产业发展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带动性强,而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汽车产业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JJ2012年已经连续四年产量连续全球第一,今年同样要取得全球第一,连续五年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5.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全球汽车市场回暖。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促动下,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幅均为32.4%。汽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达到23.53%,同比提高1.18%,产销蝉联世界第一,同时占世界产销量的比例继续提高,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5,(6):32-34
入世三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翻了一番,来自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突被185亿美元大关,对外贸易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连续三年高速增长,2002年全球进口增建是4%,我国是21%;2003年全球是16%,我国是40%,当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今年全球不会超过15%,我国预计与2004年持平也将达40%左右。  相似文献   

7.
入世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翻了一番,来自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突被185亿美元大关,对外贸易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连续3年高速增长,2002年全球进口增速是4%,我国是21%;2003年全球是16%,我国是40%,当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2005年全球不会超过15%,我国预计与2004年持平也将达40%左右。除了货物贸易,  相似文献   

8.
饶达 《轿车情报》2009,(9):44-45
由于全球汽车市场连续两年大幅度下滑,200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仅占世界汽车市场分额的15%,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3%。2010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速肯定会降下来,然而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也不容乐观,因此中国市场份额还会增长,估计会超过24%。这一步的跨越将使中国真正成为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能长久的保持下来,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一切。  相似文献   

9.
易宪容 《经济导报》2009,(44):14-17
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遇到现代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本来是,全球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出现了全面的衰退,许多国家的房价持续下降,但从今年4月份开始,中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全面量涨价升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08,(23):10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之一。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中国的轮胎生产是全球增长最快市场,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已占世界轮胎市场份额的9%。2007年,中国生产了3.3亿条轮胎。其中5,000万条属于全钢重型轮胎。  相似文献   

11.
电装(Denso)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3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13位,全球销售额226.85亿美元,其中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销售16856亿美元,2004年全球销售额为270亿美元。在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博世、德尔福)。在200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加藤俊行、株式会社电装上海事务所柴油喷射技术部乌越伸彦、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营业二部部长小西哲人、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田岛五生。  相似文献   

12.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10,(15):15-17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约占了全球份额的22%。而在中国的汽车产销量中,合资企业约占了43%的份额。这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的增加。而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同业企业间兼并重组的活动也日渐频繁、能量也越来越大。而其中最具份量的是,  相似文献   

13.
新闻     
《汽车与配件》2023,(22):12-21
<正>全球汽车行业精英蓄势待发,齐聚2023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将目光聚焦中国,Automechanika Shanghai作为全球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汽车行业盛会,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青睐。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也是众多汽车企业寻求新能源解决方案和下一代创新技术布局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隧道建设》2010,(5):607-607
2010年8月26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了225家全球最大的承包商和225家最大围际承包商最新排名,中国中铁佗列2009全球最大承包商第2位。在2010最大国际承包商中,中国中铁排名第53位,较去年上升了9位。此前,在其公布的2010全球150家最大设计企业和200家最大国际设计企业排名中,中国中铁分别位列第44位和152位。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在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全球汽车市场遭遇重创,中国汽车产业和贸易展现出极强的韧性。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出口市场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品牌车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主要企业加大重点国家生产布局,对维护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中国力量。然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产业变革期。俄乌冲突前景仍不明朗,汽车芯片短缺、全球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等问题,使得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地缘政治及大国博弈,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发生深刻变化,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美国对华科技领域实施全面压制,严重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值此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汽车产业重新洗牌、油价大幅震荡之际,电动汽车再一次聚集了世界汽车界的目光,纯电动汽车研发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10月,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中国蓄势待发:电动汽车的机遇》认为:“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但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处于相同起跑线,中国有成本和市场优势,有潜力和有可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新年新气象     
终于进入2010年了,“疯狂”的09年中国车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全球经济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了1360万辆,乘用车也首次超过1000万辆,不出意料地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取得如此成绩,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在鼓励政策上的举措取得了空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本身的消费能力还在逐渐释放中,潜力依然巨大。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鼓励消费政策的延续和不断深化,预计中国车市依然能有超过20%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10,(3):138-138
1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历史跨越.位居全球首位。从2008年8月汽车销量的负增长.到2009年在全球车市“一骑绝尘”.中国汽车工业足以自傲。但也有专家提醒.高峰之后的中国汽车业未来忧患不少。  相似文献   

19.
久陵 《轿车情报》2011,(2):38-39
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一”的意义在于提高了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在全球的地位、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实力,由此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相关投资、在国际谈判中增加了更多的筹码,同时也为这两年全球克服经济危机,走向复苏做出了贡献。但是每年百分之三十、四十的高速增长也给中国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更多的纠葛。  相似文献   

20.
文龙  马欣 《汽车导购》2005,(7):58-60
克莱斯勒公司作为MPV的创始者,最早在1983年生产了第一辆MPV(在北美叫厢式旅行车),此后,20多年来克莱斯勒在全球MPV的销量超过了1100万辆。大捷龙作为克莱斯勒旗下的一款畅销车型,从2002年9月开始正式投放中国市场,目前已经销售了几千辆。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厂商都看准了中国这块汽车销量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这也是2005款大捷龙在北美刚推出不久就被引入到中国市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