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装箱化》2008,19(1):1-6
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历史上有2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30年前,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平乡城”轮开辟了上海至澳大利亚集装箱班轮航线;10年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组建了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我刊就国际及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当前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特点:船舶大型化、市场集约化、班轮联盟重组及中国在其中的作用,未来集装箱运输趋势等问题对中远集运总经理孙家康先生进行书面专访。  相似文献   

2.
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世界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普遍现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种不平衡更加突出。但一个国家经济要健康发展,不能忽视港口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因此,制定与实施有效的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政策,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3.
《水运管理》2009,31(5):41-41
2009年4月27日,“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主办,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承办。  相似文献   

4.
世界航运业正处于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集装箱运输作为航运业的重要部分,2004年也经历了诸多变化与发展。为进一步探讨世界集装箱行业的最新发展与未来前景,以及中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对海陆多式联运及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IBC亚洲私人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9—10日在中国北京举办了2004年中国集装箱运输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及国际集装箱运输界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并对中国和世界集装箱运输的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会议期间,针对航运界以及集装箱运输的一些热点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货代协…  相似文献   

5.
杨仁法 《世界海运》2006,29(3):28-30
通过对国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较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关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航道及主要港口码头、船型及组织方式等基本情况的介绍,深入分析了国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趋势,总结了值得中国借鉴的国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策略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是运输市场竞争的重点。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缓慢, 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导致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滞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经济全球化等的影响,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正面对着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进行合理定位,并采取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制度环境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运输作为传统海运中年轻的运输方式,问世至今刚刚51载。从1956年4月开始运输第一个集装箱,其在各种海运方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现每年约有10亿吨货物以集装箱方式运输。集装箱运输使传统班轮海运获得了革命性变化,使装卸效率和运输安全性极大提高,为全球性产业分工转移创造了条件。 中远有幸成为中国集装箱海运事业的先驱者,以持续稳健的发展步伐,保持全球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前六强地位。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作为中远集团旗下从事集装箱运输的专业公司,正积极关注并投身于集装箱海运业新一轮的发展,并有信心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矗立行业湖头。 时逢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特以此文回顾行业发展历程,概述当前市场特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小舸 《中国船检》2003,(11):40-43
国际贸易的发展,带动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特别是水运集装箱,已经遍及全球所有能通航的角落。早有专家预料,到2010年或者2015年,全世界集装箱运输量将比现在增加2~3倍。届时,个别航线的集装箱运输量,比如中国到北美西海岸将可能达到4倍。这就加快了国际集装箱码头经营管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刘磊 《集装箱化》2007,18(3):1-3
目前,日照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在港口吞吐量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下仍旧是一块短板,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滞后与日照港“亿吨大港”的地位极不相称,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问题上,还有自己的软肋。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日照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寻找集装箱运输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的集装箱运输,起步于70年代后期,并在80年代、90年代初得到较快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相当规模,并已成为中国北方集装箱运输枢纽港,拥有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八个集装箱泊位,装卸能力已达100万标准箱。 集装箱运输的摇篮 天津港是我国最早发展集装箱运输的港口,可谓集装箱运输的摇篮。天津港集装箱运输起步于1973年5月,当时由天津港务局、外贸局、远洋运输公司以及  相似文献   

11.
梁晶  梁平瑞 《世界海运》2000,23(1):50-51
加入WTO将进一步深化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样也会促进中国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会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这就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而战,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使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运输作为传统海运中年轻的运输方式,问世至今刚刚51载。从1956年4月开始运输第一个集装箱,其在各种海运方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现每年约有10亿吨货物以集装箱方式运输。集装箱运输使传统班轮海运获得了革命性变化,使装卸效率和运输安全性极大提高,为全球性产业分工转移创造了条件。 中远有幸成为中国集装箱海运事业的先驱者,以持续稳健的发展步伐,保持全球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前六强地位。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作为中远集团旗下从事集装箱运输的专业公司,正积极关注并投身于集装箱海运业新一轮的发展,并有信心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矗立行业湖头。 时逢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特以此文回顾行业发展历程,概述当前市场特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4月27日,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主办,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水运院院长、集装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平贤主持,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宋德星局长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我国集装箱运输走出困境的步伐》的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洋航务》2013,(11):84-86
宁波港是中国大陆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中国大陆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也是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化》2009,20(5):29-29
2009年4月27日,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主办,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承办。 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发表题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我国集装箱运输走出困境的步伐”(全文另发,见本期)的主旨演讲,相关港航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发表以下演讲: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起步于50年代,到70年代才开始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同时在。1978年以前的近20年里,由于认识方面的原因和基础设施、设备跟不上,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集装箱运输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到1996年,我国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803万TEU,较1981年10.1万TEU增长了近80倍,年增33.9%,形成了一定的运输规模。  相似文献   

17.
郑在 《集装箱化》2008,19(9):15-16
集装箱运输是运输领域的一场革命,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当今世界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运输已进入稳定发展期,70年代已趋于成熟,而该时期我国集装箱运输刚刚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装箱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平均年增长率近30%,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增幅6%~8%的水平,也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集装箱运输大国。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     
《港口科技动态》2003,(1):38-42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集装箱运输市场,六部委协力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我国国际班轮航线经营审批改报备,2002年11月水路货物运输量,中远、中海、中外运三大集团完成物流重组,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全线贯通,西部大开发助推陕西航运发展,京杭运河航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镇江将建长江沿线最大物流园区,大连港又包租一集装箱班列,福建已开辟35条国际班轮航线。  相似文献   

19.
戚秀莲 《港工技术》2000,(3):29-30,33
目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已成立为上海港的支柱产业。如何依托集装箱运输主业,规划开拓集装箱运输延伸业务,寻求港口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文中就上海集装箱运输相关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婕 《集装箱化》2009,20(5):10-11
0引言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极快。近年来,我国内贸集装箱运量持续增长,在内河运输方面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长江干线为主轴的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相对于铁路运输而言,水路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在于长距离运价,而公路运输的发展则起到完善水路集装箱运输物流网络的作用。随着国内贸易的稳健发展、国内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内贸货物集装箱化的推进,长江干线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