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南宁地铁1号线ATO(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停车精度为研究对象,以停车精度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对ATO制动力和电空制动配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停车精度不准的根本原因。进行了ATO模式停车精度的优化设计,并在实际运营线路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南宁地铁1号线ATO模式下列车停车精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可行,列车停车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地铁车辆闸瓦国产化后,列车以ATO模式进站定位停车不准的故障,找出线路、速度等影响停车精度的原因,从信号专业方面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舒适性和停车精度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首先根据现场经验建立ATO的性能指标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舒适并且高停车精度的列车自动停车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本文设计的控制器的舒适度更好,停车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ATO实现站台精确停车的关键,除采用合理的控车算法外,还需充分考虑列车的性能对列车停车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车载设备的研究与设计。具体描述了国产化ATO的原理、结构及自动驾驶原理,同时着重介绍了ATO车载设备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测试表明,ATO能够在ATP的监控下很好地按照给定的策略行车,并达到较好的停车精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城轨列车自动停车精度分布变化,研究停车精度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列车自动进站停车精度预测方法。对停车精度数据进行分期预处理,进而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各期数据,由此得到两个分布参数的时间序列,通过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对参数序列构建预测模型,实现对进站停车精度分布预测。采用北京地铁某条线一列车的自动进站停车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分布与真实分布相似性均值可达0.953 3,验证了提出的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为城轨列车自动进站停车精度变化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按照列车运行的启动、区间调速和定点停车3个阶段研究高速铁路的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在满足时间性、停车精度、舒适性,安全性等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线路技术条件,提出ATO的控制算法,针对列车运行各阶段建立由最快加速策略,巡航和专家打分法及预测算法组成的数学模型,并对ATO系统进行仿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中的列车自动运行速度曲线的优化问题.根据ATO控制指标的要求,建立了包含速度防护、舒适度、节能、精确停车等多个目标的列车运行控制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优化,验证和仿真了优化后的速度曲线,直观反映了列车自动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和停车精度等性能提高情况.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地铁列车启动和停车冲击大的问题,以厦门地铁1号线列车为例,分析列车启动和停车的控制逻辑,提出启动和停车冲击优化方案,并通过固定制动级位停车试验和ATO启动停车试验验证了改进效果,实现了地铁列车舒适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地铁列车停车精度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结合车辆参数、列车冲击、电空转换等性能建立了列车制动模型,并提出了利用在线识别的方式对每一列车的空气制动参数进行自学习,解决了不同列车因空气制动变化导致的制动异常问题,可较好地提高列车自动驾驶舒适性和精确停车模型的鲁棒性。通过仿真和实际工程项目结果分析,所提出的制动模型可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达到±0.25 m。  相似文献   

11.
城轨CBTC系统运营对列车停车精度具有较高要求,其中ATO精确停车是系统的重要功能。而外部干扰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系统延时是影响停车精度的重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模型的自适应优化算法,对停车精度的概率分布曲线进行拟合,而后采用二元马尔可夫模型优化ATO精确停车模型。通过3种不同类型情景的优化模型获得相应的停车精度数据,以期望和方差作为对比指标,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对ATO停车精度有一定改善,获得较为理想的停车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全线贯通调试过程中发生的列车进站停车欠标问题展开调查,对停车欠标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车型列车在牵引系统上的兼容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ATO系统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ATO系统控制算法的智能性和高效性,在传统PID算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列车系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能进行实时非线性调节的优点,提出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ATO系统的仿真模型和算法控制模块。将两种算法分别运用到ATO系统中,对目标速度曲线进行跟踪,从停车精度、追溯性、准时性、节能性、舒适性五个方面对二者的控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模糊自适应PID算法运用到ATO系统中,列车的控制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ATO系统的各个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高速列车自动驾驶(ATO)控制策略优化时简化线路参数、列车牵引计算采用单质点模型等问题,将列车通过牵引供电分相区断电惰行纳入运行工况,建立动车组多质点模型。在满足列车运行图固定运行时间条件下,以能耗、准点性、停车准确性及舒适性为指标建立高速列车ATO控制策略优化模型。利用磷虾群(KH)算法对高速列车ATO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以兰新高速铁路某区间线路数据为例,仿真测试表明KH算法可以在较少的迭代次数下获得较粒子群算法更优的ATO控制策略,且列车过分相区断电惰行会对优化结果产生影响,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优化高速列车ATO控制策略中的优越性及将列车过分相区断电惰行纳入运行工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陈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3):204-206,212
对实际运行的城际轨道交通列车在ATO(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进站时滑行冲标现象进行分析.从制动系统角度分析了列车滑行时的车轮状态,结合信号系统和车辆牵引系统在列车滑行时的控制动作,分析列车进站时滑行冲出站台和发生车轮擦伤的根本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传统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与车辆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之间并没有建立直接、实时、双向的数据交互,在控车过程中无法获取车辆的牵引/制动状态和能力信息,进而导致ATO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可能与车辆实际能力不匹配、控制周期长、停车精度低等问题,需要将ATO系统和车辆系统进行深度融合。[方法]阐述了传统ATO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存在不足。提出了基于车辆深度融合的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以下简称“融合ATO系统”),论述了融合ATO系统在系统架构、信息传输、车辆接口及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融合优化措施。将传统ATO系统和融合ATO系统进行对比,对融合ATO系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融合ATO系统取消了ATO系统与车辆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之间的中转环节,减少了通信链路,使得二者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丰富和透明。融合ATO系统可充分发挥车辆系统和信号系统各自的特性和优势,增强ATO系统与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间的配合度,提高整体控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城际铁路CTCS2+ATO车载设备运用初期偶发停车“出窗”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对停车精度的影响因素;针对列车制动性能波动和车站坡度对列车精确停车的影响,提出改进的速度自动控制算法。通过车站坡度补偿计算列车惰行减速度,对制动工况下的列车制动力进行在线学习,进而调整施加和缓解制动力的时机,实现停车制动距离的动态调整。车站坡度补偿优化方案已在现场应用,解决了由于坡度造成的停车出窗问题;制动力在线学习方案已通过实验室验证,后续需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其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ATO(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停车对标不准问题涉及多个系统,原因较复杂.以深圳地铁2号线T 240车自主化牵引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发生冲标问题为实例,阐明了ATO模式下对标停车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牵引系统可能引起对标不准的几个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详细分析了案例列车冲标的具体原因及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并通过正线试验验...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列车自动停车装置(ATS)、列车自动运行装置(ATO)、列车自动控制装置(ATC)及列车集中控制装置(CTC)的种类、作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停车精度是衡量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城际轨道列车精确停车的需求,分析列车自动停车过程、列车动力学模型以及制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来提高停车精度和列车运行舒适性;应用滑模控制原理设计列车停车控制算法,并对滑模控制中的趋近律增益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及改善稳态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停车算法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该控制器使列车能够精确地跟踪停车目标曲线,并改善列车的停车精度和运行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