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探地雷达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的探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坝、堤防的隐患探测.在介绍探地雷达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的探地雷达图像,分析了大坝坝肩存在渗漏通道的图像特征,指出了渗流通道的范围和大小,为大坝的除险加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工程为依托,利用普遍测网法测出平硐裂隙,结合分形几何研究对右岸坝肩岩体裂隙分维值进行了分析,利用修正RMR法获得局部区域岩体质量等级并与该区域分维值建立对应关系,其分维值即可作为右岸坝肩岩体质量的一个定量表征指标,从而快速获得坝址区右岸岩体质量等级。此方法可对岩体质量做出快速评价,方便水电站选址。  相似文献   

3.
马岩洞水电站坝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降低坝基的渗透压力,有效控制坝基及绕坝渗漏,确保大坝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在大坝坝基基础及坝肩两岸设计了总长为360.80m、总防渗面积为21.10万m2的防渗帷幕。文章重点介绍该水电站大坝防渗帷幕工程的结构、设计原则、灌浆参数等。  相似文献   

4.
韩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受断块构造控制,随着三角洲向簿推进,影响三角洲发育的边界条件和外营力条件亦有显著差异,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地貌特征。简要介绍了韩江三角洲的概况和软土特征,结合正在建设中的汕汾高速公路,介绍其软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坝陵河大桥基础工程施工岩溶地质探测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坝陵河大桥基础工程岩溶非常发育.针对东索塔、东锚碇基底及西锚洞工程岩溶发育情况,分别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和HSP声波反射法进行岩溶探测.实践表明,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效果较好,对工程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宜万铁路高坪1#隧道岩溶发育特征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宜万铁路高坪1#隧道穿越T21j灰岩,处于岩溶垂直循环带内,隧道最大埋深104m。隧道岩溶极其发育,施工中共揭示大小溶洞51个。通过对所揭示的溶洞进行数理分析,探讨了垂直循环带内岩溶发育特征。根据岩溶发育特征和工程结构特点,提出了岩溶规模划分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对岩溶治理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结合WN,WL,LG三个国家重点工程,对西南地区土洞易发高发区地形地貌特征,覆盖层沉积、岩性、粒组、固结、力学等特征,下伏岩溶发育规律、强度特征,土洞形成机理、控制因素与防控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土洞易发高发区为岩溶强发育的冲洪积粉质黏土堆积区,土洞主要由地表水入渗潜蚀作用形成,其发育规模、频率受岩溶发育程度、地形地貌、覆盖层粒组特征、渗透性、地表水及降雨等因素控制。施工中针对性的采取地表排水、减小土体渗透系数、提高地基强度等综合处理措施,可对土洞进行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三峡翻坝公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穿越两坝一峡,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沿线季家坡隧道、鸡公岭隧道和天鹅岭隧道岩溶强烈发育,隧址区遍布断层、溶洞、岩溶管道以及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是全线最典型的高风险岩溶隧道,也是全线控制性隧道工程。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指挥部和山东大学联合承担了西部交通课题高风险岩溶隧道不良地质预报与灾害控制研究,针对上述3条高风险岩溶隧道,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试验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三峡翻坝公路是为缓解三峡坝区、葛洲坝区水运压力而建的一条重要通道,为  相似文献   

9.
以兰州~海石湾高速公路高69m坝式黄土路堤为研究样本,采用室内试验、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路铺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坝式高路堤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确定出坝式高路堤压实度分区及压实度标准。研究结果为保证坝式高路堤长期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喻洪平 《路基工程》2007,(2):148-150
渝怀铁路冯家坝车站前后路基,受地形、地层、构造、水文及施工等诸多因素影响.施工期间坍滑频繁,病害严重。经针对其地质特征及病害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处理,病害得以根治。通车营运以来,路基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