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T形沉管灌注桩是一种异形沉管灌注桩,本次试验通过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工程中,并获取了现场施工经验和较好的工艺参数,检验了护岸驳坎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亚洲铝业工业城建设工程实例,分析了沉管灌注桩的特点及应用意义,通过阐述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对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与质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带预制桩尖的沉管灌注桩与混凝土预制桩同属于挤土桩的观点出发,在较为成熟的混凝土预制桩承载力参数和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双桥静力触探方法确定沉管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和参数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可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现浇薄壁筒桩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桥头软基处理采用薄壁筒桩施工,与预制桩、沉管类桩、钻孔灌注桩、水泥粉喷桩和插板桩比较其优势,谈其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层建筑沉管灌注桩桩基施工中易出现的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如何对桩基进行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薄壁筒桩是一种新型的部分挤土沉管灌注桩,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一期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对其他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Y形灌注桩在申嘉湖高速公路中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形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派生于传统圆形沉管灌注桩。它是根据等截面异形刷边扩大原理变形出来的一种新桩掣:文章介绍了Y形混凝土灌注桩住申嘉湖高速公路的应用情况以及技术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波计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松原市吉发赛力事达玉米深加工工程中地质情况的分析和针对桩基础的设计、施工,本文对钻孔压浆桩、沉管灌注桩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从工艺、设计、施工、单桩承载力、优缺点、适用条件和经济角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从而找出了最佳桩型和最佳桩径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9.
结合大直径灌注桩垂直静载试验的实例,介绍了大直径灌注垂直静载试验的方案及操作要点,提出了端承型灌注桩沉碴厚度控制指标应从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一期工程采用沉管灌注桩替代预应力管桩,以便大幅降低造价。针对大面积施打沉管桩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不合格率及其影响。由对沉管桩路段沉降监测的分析可知。路堤堆载后沉降较快地趋于稳定,可以达到路基施工稳定和工后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沉管隧道的典型工程实例,论述了沉管隧道的发展历史和设计方法的新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进步演变。并籍此指出沉管隧道在21世纪跨江跨海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镇江市某沥青产品有限公司8000m^3沥青储罐扩建工程的沉灌注桩施工的监测结果,分析沉桩过程中土体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沉管隧道的沉降问题是隧道设计、修建以及运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论根据已公布的十余座国内外沉管隧道沉降的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沉管隧道沉降的原因与特点,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钻孔沉管桩的设计理念,并结合施工方案对钻孔沉管桩与普通钻孔灌注桩在理性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说明钻孔沉管桩在软土地基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桥梁桩基中大多采用钻孔灌注桩,主要研究了钻孔灌注桩成孔以及成桩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钻井平台的搭设、钢护筒的沉放、钻孔、钢筋笼安放和混凝土浇筑,同时针对钻孔灌注桩的桩底沉渣问题,对桩底注浆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沉管隧道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营口市辽河沉管隧道工程建设条件,介绍了辽河沉管隧道设计和修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沉管隧道的国内处发展情况、沉管隧道的防水、地基处理、浮运沉放等技术作了概述,文中还将沉管隧道与桥梁、沉埋法与盾构法进行了相应比较,指出了沉管隧道的优点及有关顾虑,最后就有关沉管隧道的模型试验作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18.
沉管隧道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沉管隧道为背景,研究地震动作用下沉管隧道的响应,计算中计及水的影响,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以模拟地基的无限性,由模态计算得到体系的振型和频率,以确定积分时间步长和阻尼系数,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方法,计算了100a超越概率63%,10%和20%地震动作用下沉管隧道的反应,确定了管身段和接头部位的应力和位移,计算结果可为沉管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型管节水面浮运及沉放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大型沉管隧道管节在水面浮运(包括拖曳、顶推)和管节自水面至水底沉放过程数学运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有关试验数据经验公式对管节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外力进行了分析及估算,并数值模拟管节浮运和沉放运动过程。最后采用计算机实时动画技术,对管节浮运和沉放运动实现计算机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为北方首座内河沉管隧道,针对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以及临水工程超深基坑围堰施工、止水与安全稳定性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进。沉管隧道的最终接头,采用干作法施工,在围堰结构安装定位、接头防水措施上以及水下混凝土模板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确保了最终接头以及沉管连接段27m深的小基坑施工质量安全。该工程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为我国今后沉管隧道工程以及类似临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