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矿渣、水泥稳定矿渣、水泥稳定矿渣碎石的试验研究,阐述了一种在路面基层中经济高效的利用矿渣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水泥稳定矿渣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稳定矿渣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可行性,阐述了一种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粒化高炉矿渣被证明磨细后可应用在水泥混凝土中,改善水泥混凝土性能。然而由于将粒化高炉矿渣磨细成本较高,所以利用数量有限。本文对如何将高炉粒化矿渣直接应用于公路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二灰稳定高炉粒化矿渣应用于公路基层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水泥稳定矿渣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性能碱矿渣水泥的性能,室内进行了不同龄期的高性能碱矿渣水泥抗压强度试验,通过试验证明,在隧道仰拱超前施作中,应用高性能碱矿渣水泥的可行性.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淬矿渣是一种工业废料,将它磨细后掺入混凝土可替代一部分水泥。本论文依托科研课题《季冻区水泥砼路面耐久性研究》的中间研究成果,从机理上解释了磨细矿渣在路面混凝土中应用的优越性。通过对磨细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的试验分析,证明了磨细矿渣是一种可行、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并可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掺和料。  相似文献   

7.
矿渣微粉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矿渣经淬火粉碎、研磨成粉料,代替砼中部分水泥的使用,可提高砼的品质,降低工程成本,又能解决高炉矿渣堆积占地问题,改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锰渣-矿渣复掺对水泥混凝土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电解锰渣、高炉粒化矿渣的水化活性,制备锰渣-矿渣辅助性胶凝材料,研究其水化反应进程。研究结果表明,锰渣-矿渣复掺10%~20%相对于锰渣单掺能有效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着锰渣-矿渣掺量继续增大,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下降较快,其中矿渣对混凝土体系流动性的提高更为明显。锰渣-矿渣复掺水泥混凝土相对于锰渣单掺强度有所提高,但掺量不宜大于20%。  相似文献   

9.
环保型节能水泥及其水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某铁厂低活性水淬矿渣,使用填加复合活性激发剂的方法在不进行煅烧的情况下,配制出用渣量达80%以上、技术指标达525R型矿渣水泥标准的环保型节能水泥。通过测定水化热、溶液的pH值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环保型节能水泥的水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的改性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改性机理过程以及各种宏观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的强度、粘结性能、耐久性等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水泥路面裂缝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从最大限度的利用工业废渣和减少成本的角度出发,采用分别粉磨然后混合的生产工艺制备碱矿渣水泥,然后将复合激发剂和缓凝剂掺量不同的碱矿渣水泥进行了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等性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种类水泥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粉煤灰替代量等因素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矿渣水泥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两种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相反,随着水灰比的增大,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除了28 d外,其他龄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降低,而矿渣水泥混凝土各龄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增大;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泥用量为400 kg/m3时碳化深度最大;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多,两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增大,其中当粉煤灰掺量分别大于55%和45%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矿渣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多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S75级矿渣微粉利用率及早期复合胶凝组分强度,立足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S75级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掺量以及三乙醇胺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微粉-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中三乙醇胺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矿渣微粉比表面积及其掺量,其相应的特征参数依次为矿渣掺量的0.02%、比表面积为450 m~2/kg、水泥掺量的30%。复合胶凝材料现场强度可达45.5 MPa,满足施工要求,为今后低品位矿渣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矿渣超细粉因具有众多优点,将其掺入到混凝土中代替部分水泥,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以试验的方式进行了矿渣超细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实际应用研究,结合试验数据,证明矿渣超细粉能够有效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矿渣微粉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矿渣经淬火粉碎、研磨成粉料,代替砼中部分水泥的使用,可提高砼的品质,降低工程成本,又能解决高炉矿渣堆积占地问题,改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混合料组成设计 水泥 实践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对于路面基层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h。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在工程中日渐突出,给混凝土的耐久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粉煤灰、磨细矿渣、不同含气量和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早期塑型开裂主要发生在初凝之前,水泥用量越高、水灰比越小,早期开裂越严重。掺加I级粉煤灰(超量取代水泥)、磨细矿渣、纤维以及引气剂可以有效地细化裂纹,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连云港软土的特殊性,采用室内试验,研究适宜于该地区海相软土的水泥土搅拌桩(湿法)的合理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矿渣水泥能够适应软土高含盐量和高含粘量的特点,而添加粉煤灰没有明显效果,添加当地丰富的尾矿砂对水泥土强度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建议采用矿渣水泥,掺入适量的石膏、粉煤灰和SN-Ⅱ添加剂进行软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控制和质量检测,并指出水泥稳定碎石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我省推广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冬季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掺入混凝土复合防冻剂。粉煤灰、矿渣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替代部分水泥使用,从而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是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进而导致混凝土的早期抗冻性能降低。试验表明,复合防冻剂能提高粉煤灰、矿渣双掺混凝土的和易性,并使硬化混凝土的结构均匀性得到改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