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接粘结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双层硅橡胶转移技术完成托槽从工作模型到牙面转移后托槽粘结的准确性,评价间接粘结技术对唇侧矫治托槽定位的影响,优化与简化间接粘结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恒牙期正畸患者100例,其中拔牙组50例,非拔牙组50例,均采用间接粘结技术粘接唇侧矫治托槽,分别各测量3次托槽粘接在工作模型上的线距和角度,采用双层硅橡胶技术转移托槽到牙面后托槽的线距和角度,并运用SPSS13.0软件对前后同一测量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间接粘接的唇侧托槽在用硅橡胶技术转移后,牙齿上实际位置的线距测量差值从―0.25mm到0.18mm,轴倾角角度测量差值从―2.7°到2.8°,托槽在垂直向、水平向以及角度的位置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接粘接技术能准确定位托槽,同时双层硅橡胶转移托盘能够把托槽精确地转移到患者的牙面上,为临床操作寻求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唇侧托槽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对氟斑牙面不同酸蚀时间与金属托槽的体外粘接强度。方法选择60颗离体氟斑牙随机分为酸蚀1min(A组)和2min(B组)组(n=30),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粘接直丝弓金属托槽,每组粘接剂结固5min,于24h后各取出15颗牙齿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去除托槽时的抗剪切强度,同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接剂残留指数(ARI)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B组在5min和24h的抗剪切强度分别高于A组相应时间点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5min和24h时间点的抗剪切强度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在2个时间点的抗前切强度值均>6MPa。B组在5min和24h的ARI值与A组相应时间点的A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对氟斑牙酸蚀1min的粘接强度可得到临床正畸最低需求,如需较大正畸力时,可延长酸蚀时间至2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临床验证Damon Q自锁矫治体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高效、合理地选择、运用矫治体系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临床随机选取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患者20例,自愿接受Damon Q自锁矫治系统治疗错颌畸形.矫治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制取记存石膏模型.选取X线硬组织和石膏模型指标分析测量,配对t检验比较矫治前后牙颌组织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矫治前后比较,上、下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骨弓宽度增加,但上、下颌基骨弓长度未增加;前牙唇倾,切牙高度无明显改变(P=0.308 5,P=0.408 7).结论 Damon Q自锁系统扩展牙弓和基骨弓宽度,唇倾前牙的机制有利于三维方向解除闭锁(牙合),进而调整颌间关系,适宜于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Damon Q自锁矫治体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高效、合理地选择、运用矫治体系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临床随机选取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患者20例,自愿接受Damon Q自锁矫治系统治疗错颌畸形。矫治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制取记存石膏模型。选取X线硬组织和石膏模型指标分析测量,配对t检验比较矫治前后牙颌组织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矫治前后比较,上、下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骨弓宽度增加,但上、下颌基骨弓长度未增加;前牙唇倾,切牙高度无明显改变(P=0.308 5,P=0.408 7)。结论 Damon Q自锁系统扩展牙弓和基骨弓宽度,唇倾前牙的机制有利于三维方向解除闭锁,进而调整颌间关系,适宜于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合比较奇神经节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会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行奇神经节射频热凝(A组)和脉冲射频(B组)治疗的79例原发性会阴痛患者,评价术前、术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疼痛程度(VAS)、优良率、睡眠质量(PSQI)、术后口服药物、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A组VAS评分在术后随访各节段呈现逐渐下降趋势,B组VAS评分在术后24 h下降之后又逐步增加。A组VAS评分在术后1周开始低于B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进一步增加(P<0.001)。在随访6个月后,A组优良率(86%)明显高于B组(22%)。除了术后会阴区皮肤麻木外,A组在改善睡眠、术后口服用药(普瑞巴林和阿片类)和病情复发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奇神经节射频热凝能够通过减轻疼痛、提高优良率、改善睡眠、降低复发及减少用药来提高生活质量,效果优于脉冲射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麻或者全麻下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入院行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8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40例患者)和全麻组(3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发症、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VAS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估两者围手术期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23/17 vs. 20/18)、年龄[(38.45±13.59 vs. 37.39±13.35)岁]、术前VAS疼痛评分(7.05±1.32 vs. 6.95±1.47)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长为(83.57±13.24 vs. 86.28±15.4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局麻组在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05±1.34、1.90±0.98与1.80±1.09,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麻组在上述3个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24±2.01、2.03±1.20与1.59±1.31,较术前也明显降低(P<0.001),但与局麻组在相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的住院时间[(2.93±0.92)d]与住院费用[(29 397.97±1 398.09)元]较全麻组分别降低25.8%与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或全麻下行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均良好,局麻下手术患者的总体费用低于全麻组,住院时间也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胫骨横向搬移技术治疗与球囊介入治疗及常规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2018年10月研究中心收住的4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球囊介入治疗组、胫骨横向搬移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患者临床基本治疗,其余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球囊介入治疗或胫骨横向骨搬移术。采用血管彩超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背动脉流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肢体的踝肱指数(ABI)及治疗前后患者患肢足部皮温、VAS疼痛评分,观察患者足部溃疡面愈合情况,对比各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45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6.7月(4~10月)。胫骨横向搬移技术及球囊介入疗法的术后患足ABI、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足部皮温改变及疼痛评分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胫骨横向搬移术术后皮温及术后ABI略优于球囊介入治疗(P<0.05),在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方面,两者疗效相近(P>0.05)。结论胫骨横向搬移术及球囊介入治疗相比于常规基础治疗,均能重建糖尿病足的下肢血供,缓解疼痛的同时促进溃疡面愈合。胫骨横向搬移术的术后皮温及术后ABI优于球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鼠实验性正畸前牙扭转移动后保持期的动物模型并分析保持时间与复发距离的关系.方法 采用36只雌性SD大鼠,在上颌两个中切牙间施加20 g的力量,建立牙根扭转的动物模型.10d后进行固定保持,分为1、4、7、14、21d保持组(实验组),并设不予保持的对照组.测量加力结束后、保持结束时和拆除保持器后7d两中切牙...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选择性使用陶瓷人工骨粒,观察其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自2009年6月~2011年5月116例椎体新鲜骨折患者,CT显示椎体前侧壁有不同程度的破裂,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传统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方法,人工骨组在其基础上使用陶瓷人工骨粒,并记录人工骨粒填塞量、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发生率及后果;评估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法),测量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Lee法),测量椎体后凸角度(Cobb法),术后复查CT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人工骨组治疗58例,置入人工骨粒(2.83±1.67)g,骨水泥注射量为(3.74±0.66)mL,术中发现骨水泥渗漏2例,发生率为3.4%;手术前后VAS评分改善6.14±0.95,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21.74±1.99)%,椎体后凸角度改善23.72°±2.33°;术后CT可见椎体前侧方人工骨粒填充良好。常规组治疗58例,骨水泥注射量为(4.01±0.61)mL,术中发现骨水泥渗漏8例,发生率为13.8%;手术前后VAS评分改善6.00±0.94,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21.29±2.01)%,椎体后凸角度改善22.74°±2.00°。两组发生渗漏患者均无明显临床不适。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及Cobb角改善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陶瓷人工骨粒选择性应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能有效减少骨水泥的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海马神经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葛根素腹腔注射干预治疗,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方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前后海马区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 2h和12h干预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4h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2h组海马nNOS阳性细胞开始增加,12h组最高,24h组较前有所下降;干预组大鼠海马nNOS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nNOS参与早期脑缺血损伤,葛根素通过抑制nNOS表达对大鼠脑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