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不同汽车零件材料上的磷化膜的质量及特性,讨论了一些磷化膜的作用机理,列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目前汽车磷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整车防腐和轻量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用钢板的种类也随之不断增加。为了比较不同材质钢板的磷化效果,对某两款车型车身使用金属材料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选择4种钢板进行相应的试验。并从两个方面对磷化膜质量进行了评价:磷化膜自身的性能;磷化膜和电泳漆配套后的漆膜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4.
锌盐磷化及磷化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儒振 《专用汽车》1999,(4):32-33,41
对锌盐磷化机理、影响磷化质量的因素及磷化质量评定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预磷化处理对电镀纯锌钢板成形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预磷化处理对电镀锌钢板摩擦因数、可成形范围和镀层损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压生产前在电镀锌钢板表面附加预磷化膜将降低变形过程的摩擦因数,拓宽其可成形范围;由于表面显微硬度较低,电镀锌和预磷化电镀锌镀层比合金化镀层更易随基板变形,表面裂纹出现较晚且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B501车门磷化膜表面出现的"小箭头"状斑痕问题,对涂装前处理的预脱脂和脱脂、水洗、表调、磷化等工序进行了逐一排查,还试验对比了板材表面微观状态的影响,结合钢板表面磷化膜形态的观察,确定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冲压车间模具清洁不到位以及磷化液参数超标;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善磷化膜与涂料的配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磷化膜与涂料的配套性,分析了影响磷化膜与涂料配套性的诸因素,提出了改善磷化膜与涂料配套性的具体 改进除油除锈方法,优化磷化工艺,合理设计磷化工艺设备的布局,提高了槽液的自控程度及经设备的配套等。  相似文献   

8.
9.
主要论述如何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通过选择适当的磷化膜干燥方式,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常用磷化膜涂装后涂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车体的防腐能力,对磷化处理形成的磷化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磷化膜中P相晶体的化学稳定性优于H相晶体,添加Mn组分后可改善磷化膜的H相晶体和P相晶体,并可提高磷化膜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磷化是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在磷化处理前,一般要对钢铁表面进行碱洗除油。但钢铁表面经碱洗后受到侵蚀,导致形成的磷化膜结晶粗大、抗蚀性差。因此,为提高磷化质量,需要对钢铁进行表面调整。通过试验探讨了表面调整槽液的温度、浓度、pH值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磷化效果的影响,并根据试验和实际生产情况得出了最佳的表面调整工艺条件,为提高整车涂装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GA。用该物质作为涂装磷化膜的后处理剂,有效地提高了涂装底漆的耐盐雾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近年来,摩托车铁制品件、如油箱内腔生锈、外观漆膜鼓泡、锈蚀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个问题,技术人员通过工装、工艺、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使这一困扰多年的质量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了液体表面调整剂的浓度、pH值和浸入时间对冷轧板磷化膜质量的影响,以及水质、碱性添加剂4977加入量和酸性物质加入量对表调液稳定性的影响;在液体表面调整剂现场实际使用过程中总结出表调工序的设备使用、工艺参数控制及日常管理方面的经验。结果表明,液体表面调整剂具有工艺参数稳定、槽液使用寿命长、废液排放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循环交变盐雾试验机等设备就后处理技术在钢铝混材表面处理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身上的冷轧板、镀锌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磷化膜;铝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其表面形成钝化膜;随着铝材在钢铝混合材料中占比的提升,磷化渣产生量逐渐降低;当处理材料仅为铁材时,磷化渣量为2.5 g/m2,当所处理的材料全部为铝材时,磷化渣量低于0.5 g/m2;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钢铝混材时,磷化液中离子浓度均保持稳定水平;3种板材的漆膜附着力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冷轧板经过1 000 h盐雾检测后,单边扩蚀小于2 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铝板和镀锌板经过1 008 h循环交变测试后,单边扩蚀宽度小于2 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泳漆膜检测仪等设备对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对铝材占比为50%的钢铝混材车身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磷化膜质量为2.515 g/m^2,镀锌板的磷化膜质量3.572 g/m^2,且板材电泳漆膜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合格;通过添加含氟药剂将磷化槽液中的游离氟控制在150~250 mg/L范围内,能够将磷化槽液中游离态的Al^3+完全排除到槽液体系外;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和镀锌板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5.744μA/cm^2和7.355μA/cm^2,自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耐腐蚀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涂装前处理中磷化材料的特性进行一系列试验,找出磷化膜在形成过程中总酸、游离酸、膜重、沉淀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几种结晶类型磷化膜性能的不同之处;并从试验进行验证和理论分析,为涂装生产中选择前处理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汽车用铝材的涂装前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汽车车身上采用铝合金的比率逐年提高,铝合金材质的涂装前处理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简要介绍了汽车用铝板的涂装前处理工序,如脱脂、表面调整、化成(磷酸盐处理)等,并对其工序的处理要点作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化成工序中铝离子及氟离子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