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侧气帘展开对内饰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基于粒子法对复杂侧气帘经行了仿真建模,设计了静态起爆滑块冲击试验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重点研究了侧气帘展开过程对周边内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侧气帘及内饰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冯静 《北京汽车》2014,(3):5-9,33
侧气帘在展开时由于迅速充气膨胀会对系统中其它零件产生一定冲击,若此冲击力过大会造成周边零件失效,如顶蓬大面积撕裂甚至脱落、顶蓬扶手松脱飞出、立柱饰板局部碎裂等。失效零件会形成高速飞溅物,直接导致乘员受伤甚至死亡。为避免上述问题,做到缺陷预防,国内外各主机厂在研发过程中会进行侧气帘系统试验,让侧气帘在模拟实车环境中展开,以评价系统零件的性能和结构完整性。某轿车开发过程中,在进行侧气帘系统试验时遇到了周边零件失效问题。笔者通过对失效零件和试验视频的观察和分析,采用调整顶蓬弱化线设计、增加扶手支架挡板和优化A柱饰板结构等整改措施,最终使所有零件在高温、低温和常温的侧气帘系统试验中均保持结构完整和性能良好。文中具体描述了该轿车侧气帘系统试验中失效零件的整改研究过程,并通过试验总结出了在侧气帘系统零件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注点,对今后侧气帘系统开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乘用车在增加侧气帘后,立柱护板和顶棚等饰件的配合结构和材料物性需要做适应性匹配设计,以满足侧气帘的爆破要求。本文通过收集典型车型的竞品信息,结合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侧气帘周边立柱护板断面设计和结构设计要点,顺利通过了侧气帘在极限高低温等试验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4.
侧气帘(CAB)是提升车辆安全性的重要配置。该文使用Primer软件中的均压法(CV)与粒子法(CPM)两种方法,研究了侧气帘静爆展开过程。根据选择的内饰网格划分﹑侧气帘折叠﹑气囊起爆等方式,搭建了侧气帘静爆仿真模型。用该模型仿真对比了均压法和粒子法的气帘展开过程,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对导向支架的影响,并对有导向支架和无导向支架两种工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粒子法搭建的侧气帘模型的展开过程,比均压法的更加接近于试验真实状态;通过增加侧气帘B柱﹑C柱导向支架,可引导气帘起爆的方向,避免气帘挤入内饰与车身的缝隙中,使侧气帘能够正常顺利地展开。  相似文献   

5.
汽车侧面安全气帘关键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勇  陈晓东  张劲 《汽车工程》2008,30(2):156-159
介绍了基于CAE技术的侧气帘开发流程;通过示例对侧气帘关键设计要素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侧气帘的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低成本设计中,通常在顶衬背后布置泡棉以解决与立柱的间隙问题,而泡棉作为气帘点爆试验中的常见飞出物,对乘员安全和C-NCAP得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满足乘员安全的同时解决间隙问题成为一项需要不断试验均衡的难题。文章从位置、形状、材料3个方面出发,以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泡棉对顶衬支撑效果及侧气帘点爆的影响,提供了泡棉布置新思路,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汽车内饰件冷凝组分试验的必要性以及检测冷凝组分所用的试验方法,通过红外谱图初步分析汽车内饰件冷凝组分不合格原因,为冷凝组分不合格内饰件的改进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是专门针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装置,在发生侧面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能有效地减少乘员受伤害的程度.文章从2013年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依据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进行的侧面碰撞试验中,选取了10个车型,包括轿车和SUV,每个车型分别进行了有侧面安全气囊、气帘和没有侧面安全气囊的侧面碰撞试验,结果表明配备侧面气囊和气帘的汽车能对乘员头部和上部肋骨提供更好的保护,但对中部和下部肋骨的保护效果一般,可以看出侧面气囊和气帘能对乘员头胸部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以某项目的侧气帘为实例,用4种最典型的气囊折叠方式作为变量,利用pam-crash前处理建立四种CAE有限元模型。用LS-Dyna求解器进行求解,利用均压法(UP)对侧气帘进行充气。本文介绍了CAB建模的过程,并以其中一个模型为范本进行物理试验对标。利用物理试验与模拟仿真的对比,探究CAB折叠方式对气囊展开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产品设计与制造脱节而导致设计修改频繁、装配成本昂贵等问题,面向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DFA)方法从装配的角度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DFA在汽车内饰件设计上的典型应用,减少零件数量、集成设计、减少紧固件种类和数量、标准化设计、防错设计等DFA方法简化产品设计、提高装配效率,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及装配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的气帘展开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气囊展开模拟采用均匀压力算法,为了更有效地模拟充气气体与袋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ALE)的气帘仿真模型,详细介绍了ALE模型相关组成部件、参数设置和接触定义方法,并利用LS-DYNA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将所建的气帘ALE模型初步应用到某车侧面碰撞仿真中,以考察气帘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侧面帘式气囊在侧面碰撞和翻滚中的保护作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交通事故状况入手,结合侧面柱碰撞试验,概述了侧面帘式气囊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侧面帘式气囊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我国侧面帘式气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CAE技术在汽车侧面帘式气囊模块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ADYMO软件进行了气囊折叠和动态充气的模拟.还叙述了利用CAE方法进行帘式气囊几何形状的静态与动态设计及袋体压力集中情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C-NCAP评价试验加分项是C-NCAP评价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参考2006版、2009版和2012版C-NCAP中的相关规则,总结了每个版本中的安全带提醒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ISOFIX固定装置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4个加分项的实施情况.结果表明,C-NCAP的实施提高了汽车的安全带提醒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ISOFⅨ固定装置和ESC的配置率,并且这些加分项的实施也使得C-NCAP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葛如海  刘卫春 《汽车工程》2011,33(11):967-970,989
为进行行人保护研究,建立了某车型前端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精确性.以提高EuroNCAP行人大腿碰撞试验的得分为目标,对汽车前大灯采取了自身刚度弱化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文中还尝试将安全气囊运用到发动机罩上,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安全气囊对行人大腿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安全气囊作为辅助的乘员约束系统,主要用来防止乘员在前碰撞事故中与驾驶室内饰件的二次碰撞。本文根据安全气囊对乘员不同身体部位进行的保护,详述了不同位置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结构和ECU对安全气囊的时间控制,并对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我国实际交通事故中,超过70%的事故涉及弱势道路使用者,汽车对他们的保护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中基于一款A级轿车,对能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头部、并与弹起式发动机罩相配合的保护气囊(简称行人气囊)进行了设计和验证。首先,设计行人气囊的包型和布置,基于弹起式发动机罩仿真行人气囊头型冲击、联动展开等工况;其次,利用试验和理论推导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修正行人气囊和弹起式发动机罩的关键参数;最后,基于C-NCAP头型冲击试验,探究该行人气囊的保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车开发的行人气囊对头部的保护效果良好,伤害降低60%以上,得分率高达9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