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的汽车工业行业中,汽车试验场的建设方兴未艾,高速环道是汽车试验场中最为核心的试验道路。现分析了高速环道铺面的受力特征,调研了国内部分汽车试验场高速环道的铺面结构组合形式,并基于此,提出了高速环道沥青铺面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是通过一线口岸深港过境车辆的专用通道,设计行车速度80 km/h,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全长约4.48 km,其中下沉式道路长约3.08 km。下沉式道路为浅埋箱式隧道结构,由全暗埋箱型结构、半敞开箱型结构和全敞开坞式结构组成。通过介绍城市下沉式道路总体布置、基坑区段划分、围护结构有效运用和隧道结构总体设计,使节能环保、布局新颖的设计理念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杨虎荣  何桂平  韩海峰 《公路》2004,(5):153-157
屯门路是香港最繁忙的道路之一,在25年大交通量的营运期间,经历了数次重新铺面。作为屯门路路面结构调查的一部分,采用了室内间接拉伸劲度模量试验评价了该路的路面剩余强度,并根据香港地区高温和无冰冻的气候条件设计了浸水处理方法,通过残留的间接拉伸模量比MRR分析了对旧路面材料的影响,从而定量地分析了重新铺面的效果。试验分析显示,随着铺面次数的增加,MRR增大,路面中面层和下面层的抗水损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透水路面设计与材料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提出道路生态透水路面结构.重点分析了透水路面的分类以及材料应用.从工程应用角度研究了各类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并就透水路面的材料选择与设计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实现道路铺装结构的智能感知功能,综述了融合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归纳了道路铺装感知信息组成,包括路域环境感知、车辆荷载感知、路表功能感知和结构响应感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路铺装结构分级感知设计思想;针对目前道路铺装感知设计不完善的问题,初步构建了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体系;最后提出了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道路铺装结构的感知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区域环境、服务需求、工程造价和发展趋势等因素,依据“安全优先、分层递进”的思想进行分级设计,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体系应涵盖感知系统、材料设计、布设组合、感知性能保持、计算理论和设计指标及要求等内容;在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感知特性的设计内涵不明确、感知技术的实施标准不统一、感知铺面结构的性能保持技术不健全和感知数据处理与应用不标准等问题,未来其在公路长期性能观测科学网的建设、道路科学合理养护决策的制定和适用于中国的长寿命路面设计方法的研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预制块铺面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人行道、小区、公园和景区路面铺装,预制块铺面存在大量不连续接缝,致使其渗水特性与传统的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有很大不同。针对混凝土预制块铺面接缝的渗水特性开展试验研究,研究接缝材料和接缝宽度对渗水系数的影响,实测不同类型接缝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渗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预制块铺面的设计渗水系数和渗水量计算方法。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预制块铺面的排水特性,针对混凝土预制块用于高速公路紧急停车道提出典型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郝培文,长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现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交通部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机场铺面研究所主任。任国家标准委员会沥青混凝土分委员会主任、国际沥青路面协会再生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介绍美国PaviX CCC100与Chem-Crete ASP混凝土多功能防护剂及沥青铺面防护材料的特性、功能,并列举了这2种新材料在国内外部分道路、桥梁工程中运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电池散热过程的CFD模拟,分析了电池散热结构的流场状态、压力场和温度场,分析了压力场和温度场不均匀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很好地预测电池温度的发展趋势,为电池箱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寒复杂条件下隧道运营的安全问题,提出基于安全的抗滑沥青表层与隧道彩色封装薄层技术,提升铺面抗滑耐久性并提供明色及彩色诱导功能。以新疆公格尔隧道为试验段,进行高寒复杂条件下隧道铺面优化设计并现场测试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封装薄层对于增强驾驶员注意力、改善道路景观、实现洞口亮度自然过渡均有显著效果。另外,封装薄层的细观构造与抗滑沥青面层宏观构造相结合,可显著提升铺面的抗滑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近期道路配套工程——站场中路为背景,从道路交叉节点交通量预测、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方案比选及横断面设计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工程总体设计方案,此方案不仅可有力支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开发建设、满足中心站建成后的货运交通出入及集散需求、完善区域路网结构,而且可避免道路占用集装箱中心站用地,保证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工期,为同类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道路配套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天津市解放北路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将原交通主干道改变为集商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景观道路。该文介绍了此项目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的设计原则及施工注意事项;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水泥混凝土与花岗岩石材相结合的复合路面设计思路,能同时兼顾道路坚固耐用功能与欧洲古典景观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路面、桥面铺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高温稳定性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也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通过对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几种高温稳定性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的评述,提出我国可以采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对几种在港口陆域吹填砂土上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针对集装箱堆场的具体工况 探讨经济而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论述了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及路面组合设计的基本概况、路用机理、结构、主要设计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击裂稳板试验路进行研究,得出采用冲击压路机YCT25冲击压实10遍即可到达击裂稳固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效果;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注浆试验路进行研究,推荐采用声振法并辅以FWD截距法综合确定脱空板,同时得到了注浆材料最佳配合比设计。根据旧路处治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组合设计、罩面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目标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1978年柔性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路面结构破坏标准为基础,利用弹性层状体系计算程序计算了典型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的土基顶面压应变和路表理论弯沉值,并利用弯沉值修正公式对理论弯沉值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路表实际弯沉值与土基顶面压应变之间的回归公式,结合1978年柔性路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弯沉值控制模型,初步建立了控制土基永久变形的土基顶面压应变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分析、实车道路试验、加载或减载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集装箱运输车在不同坡道上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以作为客观评价在集装箱堆场最大允许纵坡道路条件下集装箱运输车经济性的指标。结果表明道路纵坡度的增加对汽车上坡时的油耗量影响很大,且载荷越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半柔性复合路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总结了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水泥灌浆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主要性能特点,结合以往试验研究数据对半柔性复合路面的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根据现有应用效果,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兼具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优点,在中国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交通、经济的发展要求对原有道路进行改扩建。文章根据扩建工程的特点、功能、使用要求,新建路面结构功能及要求,对新线方案、与原路搭接路段、加宽路段等采用动态设计,并对路面纵坡拟合、互通立交、收费广场、隧道路面、桥面铺装等也均采用动态设计,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