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卢小虎 《汽车维修》2002,(12):19-19
柴油机喷油器一般采用轴针式和多孔式两种形式,喷油器中有精密的针阀偶件,其配合间隙只有0.002~0.004mm,若柴油中含有杂质,很容易使针阀卡住.另外,喷油器头部长期在燃烧室内与高温、高压燃气接触,易使针阀逐渐膨胀、变形、磨损,进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喷油器的类型标准喷油器可分为轴针式标准喷油器及孔板式标准喷油器两大类。其中轴针式标准喷油器又有S系列轴针式及T系列轴针式两种标准喷油器,S系列轴针式主  相似文献   

3.
装备EGR系统柴油机的结构参数优化及排放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装备EGR系统的增压直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燃烧室型式、喷油器喷孔直径和喷孔数量、喷油器喷孔夹角、喷油器启喷压力、喷油泵嘴端最高压力和喷油泵供油提前角对NO,和微粒排放的影响,以及不同EGR率对柴油机NO,以及微粒排放的影响.针对结构参数调整后的柴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HC、CO排放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该柴油机的NO排放下降了21%.  相似文献   

4.
<正>喷油器有轴针式和孔式2类。以轴针式为例,其结构主要由阀体、针阀、回位弹簧、衔铁、电磁线圈、滤网和导线连接器等组成。ECU发出控制信号,将喷油器电源电路接通,电磁线圈通电,电磁力克服弹簧作用力使针阀离开阀座,高压燃油经喷孔呈雾状喷出。当喷油器电源电路被切断时,电磁线圈断电,电磁力消失,针阀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喷油器针阀  相似文献   

5.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CA6110型柴油机喷油器为长形闭式喷油器,通过喷油器套装在柴油机缸盖的各缸燃烧室上方。喷油器为5孔或6孔喷油器,喷孔直径为0.24、0.26、0.29、0.32毫米4种,喷油锥角为155°,喷油器采用低惯量推杆体,喷油性能较好。喷油器能将来自喷油泵的高压燃油喷散呈现雾状,具有一定的贯穿能力与空气相混合,在汽缸中形成可燃混合气。  相似文献   

6.
电磁喷油器简称喷油器,俗称喷嘴,是电喷发动机喷射系统执行机构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功用是根据发动机ECU发出的喷油脉冲信号,将计量精确的燃油喷人节气门附件的进气歧管内。目前喷油器主要有轴针式、球阀式和片阀式三种。按喷油器电磁线圈阻值大小,喷油器可分为高阻型(13Ω-18Ω)和低阻型(1Ω-3Ω)两种。国产轿车燃油喷射系统均采用轴针式电磁喷油器。下面着重讲解此喷油器的相关结构和检修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电磁喷油器简称喷油器,俗称喷嘴,是电喷发动机喷射系统执行机构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功用是根据发动机ECU发出的喷油脉冲信号,将计量精确的燃油喷入节气门附件的进气歧管内。目前喷油器主要有轴针式、球阀式和片阀式三种。按喷油器电磁线圈阻值大小,喷油器可分为高阻型(13~18Ω)和低阻型(1~3Ω)两种喷油器。国产轿车燃油喷射系统均采用轴针式电磁喷油器。本文着重讲解此喷油器的相关结构和检修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袁银南 《汽车工程》1996,18(4):242-248
本文论述了轻型车用柴油机直燃燃烧系统及工作过程组织的特点,分析了小缸径高速柴油机直喷时遇到的问题,介绍了采用节流轴针式喷油器及双喷油器的小缸径高速柴油机直喷系统的有关研究结果。实验证明,通过工作过程的有效组织。采用这种燃烧系统的柴油机性能可达到与采用传统直喷燃烧系统的柴油机性能基本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柴油机的高效低排放燃烧,研究了在晚喷条件下的超多喷孔喷射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利用KIVA-3V程序,对一台6缸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三维模拟,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喷油器相比,超多喷孔喷油器上、下层油束的干涉作用使喷雾形态显得分散很多,这有利于雾化和蒸发。采用超多喷孔喷油器后,呈预混燃烧。与传统喷油器方案相比,放热率峰值增大60%,NOx排放增大36%,碳烟生成区域明显减小、峰值下降48%。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采用超多喷孔喷油器和废气再循环技术、推迟喷油、提高喷射压力,NOx降低64%,碳烟降低46%。因而,这种柴油机能够实现高效清洁预混燃烧。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种新式的柴油机喷油器可以根据燃油流量大小来改变喷咀的喷油角度。在低流速时,雾化油束由喷咀直线地喷入燃烧室中心。在高流速时,油束向外部和上部喷射,形成一个近似扇型扩散面。喷孔的间距和外形均可按照专门用途的要求进行加工。这种新设计的喷油器不需要燃油回油管路。  相似文献   

11.
在某国六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中,基于数值模拟指导燃烧室与喷油器优化匹配,3个燃烧室分别与4种喷油器匹配.燃烧模拟研究表明:随着油嘴凸高增大炭烟排放显著改善,指示燃油消耗率也降低,但不同工况的最佳油嘴凸高不同;流量为900 mL/min的喷油器综合性能优于流量为860 mL/min的喷油器;各燃烧室均有与之匹配较优的喷油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柴油机各缸喷油器安装位置误差对统一式燃烧室燃料雾化和燃烧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Ford公司针对整个皮卡和轻型商用车市场设计开发了一款新型柴油机,即6.7 L Power Stroke?V8涡轮增压柴油机,产品代号“Scorpion”。新型柴油机燃烧系统的设计包括活塞燃烧室、涡流水平、喷嘴喷孔数、燃油喷射角度、喷嘴尖端突出量、喷嘴液压流量、喷孔锥度等。尽管这些参数都可以通过广泛的硬件测试得以确定,但仍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研究方法快速筛选出2个活塞燃烧室方案,并评估其对其他参数的敏感性。为2个最有开发潜力的活塞燃烧室方案构建了单缸发动机,以对其余的燃烧系统参数进行优化。用一维CFD模型设置三维CFD在进气门关闭时的边界条件,后者被用于仿真的封闭循环部分。选择发动机测功器认证的关键工况C100,评估这些参数的每种组合在气缸内有限可用氧的利用好坏。开发了一种分数因子设计试验(DoE)方法,用于评估每个燃烧室方案的3种形状参数、2种涡流水平,以及3种燃油喷射角度。  相似文献   

14.
喷油器的作用是将柴油喷射成较细的雾化颗粒,并把它们分布在燃烧室中,与空气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因此喷油器的技术状况决定了柴油机燃油的喷射质量,对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技术性能有重大影响。柴油机喷油器检测仪是检测喷油器技术状况的专用仪器,可以用来调整和校测柴油机喷油器总成的喷油压力、雾化质量、喷油角度和针阀的密封性,以保证柴油机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超高压共轨系统工作原理,基于Fire软件分别建立了进气道和燃烧室的仿真模型,并在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油、气、室参数间的匹配关系对超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和实现油、气、室参数间的优化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超高压喷射条件下,同一喷孔直径匹配的涡流比越大(1.21~3.62范围内),越有利于改善柴油机性能,并且喷孔直径越大,改善的效果越明显,当3.62涡流比匹配0.30mm喷孔直径时,可获得最高的平均有效压力,并且此时具有最好的排放效果;同一喷孔直径匹配的燃烧室口径比越小,越有利于改善柴油机性能,并且喷孔直径越小,改善的效果越明显,当0.75燃烧室口径比匹配0.23mm喷孔直径时,可获得最佳的动力性和排放性。  相似文献   

16.
喷油器是柴油机的关键部件,它易产生的故障有:滴油、针阀咬死、针阀与针阀导向面磨损、喷孔扩大、喷油器雾化不良、用错针阀偶件、针阀体的端面磨损、喷油器与缸盖结合孔漏气窜油等。详细分析了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非圆喷孔被认为对降低柴油机烟度排放有潜力,这是由于燃油与空气之间暴露的表面积较大,更多的空气被吸入油束之缘故。这种想法是基于气体喷注的研究结果,与圆形喷注相比,椭圆形喷注吸入的空气显著增加。在一台2L单缸重型柴油机上对非圆喷嘴喷孔进行了试验,并与标准圆形喷嘴喷孔进行了比较。非圆喷孔的高宽比接近于2:1和4:1,其流量与传统的圆形喷孔相似。长轴与喷油器中心线的倾角采用两种不同的角度。发动机以恒定转速在高负荷和低负荷工况下进行了试验,并重复试验若干次。测量了排放、燃油耗和气缸压力,并与计算的放热率曲线一起提供。试验结果表明,非圆喷嘴喷孔有延长燃烧的倾向,且高宽比越大,则该倾向就越强烈。高宽比2:1的非圆喷孔与标准圆形喷孔相比,在排放和燃油耗方面的差异不大。在高宽比2c1的喷孔放热率曲线中可看出,延迟燃烧多半是由油束与壁面的干涉造成的。可以得出结论,如同那些采用高宽比2:1的喷孔那样,孔的形状对试验工况下柴油机燃烧的影响较小。高宽比4:1的喷孔更加延迟燃烧,被认为是油束与壁面的干涉造成的,但其排放和燃油耗的折衷曲线与那些非标准圆形喷嘴喷孔的相似。  相似文献   

18.
喷油嘴是由喷油器(见图1)体、挺杆、喷油嘴偶件、调压弹簧等件组成。工作时喷油泵将高压燃油从喷油器进油管接头、经喷油器体和针阀体中的油道进入针阀体中部的环形高压油腔,油压作用在针阀中部的承压斜面上并形成一个向上的轴向推力,当此推力超过调压弹簧的压力时、针阀便上移,燃油通过阀体底部的四个喷孔,以雾化状态喷人燃烧室内。当供油中断、油流压力下降,针阀在调压弹簧作用下迅速回位,针阀下部的密封锥面紧压在针阀体的密封锥面上并将喷孔关闭,燃油停止喷射。  相似文献   

19.
喷油器参数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三维CFD模拟软件FIRE,对1台135柴油机的喷雾与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缸内流场分析和浓度分析,研究了喷孔数、喷孔锥角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及对NOx和炭烟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孔数和喷孔锥角影响燃油的喷雾质量和油气混合质量,进而影响燃烧过程和排放物的生成;CFD模拟计算对优化喷油器参数,从而改进燃烧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缸径柴油机通常采用2气门缸盖和喷油器非中心布置的形式,以扩展气道的流通面积。与缸径相当的采用4气门、喷油器中心布置的气缸盖相比,这种喷油器非中心布置会产生不对称的气体流动和燃油分布,从而导致糟糕的热损失和不太均匀的燃-空混合气。介绍通过改进活塞顶燃烧室的几何形状来实现更均匀的气体流动和燃-空混合气。新方案燃烧室与原有的活塞燃烧室相比,能使燃油消耗减少2.5%,同时还能使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