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襄石铁路既有线旁某滑坡群的滑坡形成原因,针对各滑坡点的具体情况,并综合考虑水害的防治,采用抗滑桩、重力式支挡墙、截水沟等结构对滑坡群进行综合治理,既消除了既有线的病害,又使得增建Ⅱ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赣龙线古田隧道进口段(DK246 800-DK247 000)沿河傍山、浅埋偏压,本段隧道处于堆积层古滑坡内,地质情况复杂。文章根据该段隧道滑坡整治的经验,提出了滑坡地质条件下对隧道设计、施工的几点认识,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达成线某段线路通过地段原系一稳定古滑坡。原设计为路堑挡土墙。1994年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大拉槽开挖后未能及时修筑挡土墙,当年夏季暴雨期间古滑坡复活。为了迅速整治该滑坡,变更为预应力锚索加固,经与其它方案相比较,因锚索施工工期短、安全,造价也不增加而被选用并付诸实施。为了解锚索工作性状,采用传感器对其预应力进行了监测。全部工程已竣工两年,滑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韩康 《科学技术通讯》1999,(1):23-25,31
本文分析了水城-柏果线鸡场斜坡的地质特征、变形特性和施工因素,得出在斜坡地段施工开挖将导致工程滑坡的结论,由此,设计采纳了改线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准东线后乌兰沟滑坡为例,介绍了采用桩板式挡土墙综合整治该滑坡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分析,用简单条分传递系数法对桩结构进行设计,最终成功整治了该滑坡,对该铁路线的安全运营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10月竣工后,该滑坡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事实证明,采取桩板式挡土墙整治该滑坡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以座厦线K131发生山体滑坡的病害整治为例,对整治山体滑坡的新工艺即预应力锚索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洛湛线DK2 61+72 0~DK2 61+870线路右侧山体滑坡的特点 ,确定综合整治滑坡的有效方案 ,针对性地阐述滑坡整治的施工方法 ,吸取滑坡发生的教训 ,总结整治滑坡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将基于主客观加权模型的滑坡地质灾害空间区划方法和基于有效雨量模型的滑坡地质灾害时间区划方法进行组合,建立滑坡地质灾害时间-空间敏感性区划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四川省进行区划研究,并耦合川藏铁路(成都-雅安段)线路平面,得到线域滑坡地质灾害时间-空间敏感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滑坡地质灾害时间-空间敏感性较高区域面积为230 432.6 km~2,占全省面积47.78%,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局部、东南局部和东北局部;川藏铁路(成都-雅安段)线域滑坡地质灾害敏感性较高的线路长度为23.26 km,占比为58.66%,分布在K97+728.00~K120+992.61路段。  相似文献   

9.
贵昆线电气化技改工程滥坝站扩建,在左侧增建三股调车线,拓宽站坪,路堑没计切挖5座山坡脚,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滑坡,坍方等病害,工程措施屡屡受挫,也不断加深了对该工点不良地质的认识。经4年反复整治,终于成功,是本线技改工程困难工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工程其曲线半径大,对线形要求严格,而滑坡对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运营影响极大。如何在滑坡发育区进行工程地质选线以快速稳定山区高速铁路线位方案,既确保线形平顺,又确保滑坡段的铁路安全、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南雅至福州段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采用遥感选线、踏勘及测绘选线、勘探选线及大范围地灾评估四个步骤进行了滑坡发育区高速铁路工程地质选线。通过该四步工作方法,及时稳定了线路方案,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避开所有滑坡而不考虑铁路线形,或者一味地追求线形而不考虑滑坡影响都是片面的,对大型、处理后隐患大的滑坡宜绕避,但对于规模适度、适宜处理的滑坡选择合适部位通过,对高速铁路工程选线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西延铁路蔡河滑坡整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宗堂 《铁道勘察》2006,32(1):31-35
蔡河滑坡位于西延铁路蔡河车站进站端,洛河右岸,既有铁路以3—18m挖方从滑坡中部通过。系统介绍了蔡河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与滑坡特性,对滑坡的成因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滑坡采取了抗滑桩支挡、清方减载与截排地表水相结合等综合整治措施;以及根据现场揭示地质情况所作的变更设计。提出了黄土塬边清方、深挖应慎重对待;路基工程特别像滑坡、深堑高堤、长大挡护及特殊复杂地质地段的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配合,运营期应加强养护维修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无棱镜全站仪在滑坡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山区公路、铁路的主要病害之一,有必要对滑坡进行监控和测量,以确保公路、铁路的长期安全,并做出及时预测。高效的测量技术为滑坡的监测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空间数据。对滑坡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全站仪,内业制图主要使用CASS软件。结合雁山朝阳隧道滑坡治理项目,叙述了无棱镜全站仪在边坡测量的应用;概述了CASS软件在滑坡数字化成图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石品湾滑坡为一在老滑坡体上发生的崩塌性小型浅层、堆积层、顺层滑坡.本文结合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条件、气象条件,从有利于滑坡发生的内外因两方面,对滑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面积的地质调查及勘探发现,黄陵—韩城—侯马铁路新建线段落黄土滑坡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处于陕甘宁台坳及渭汾地堑分界上的芝水沟、太枣沟,黄土滑坡成群、成带分布。区域构造单元分界处及隐伏断裂形成的地貌形态是黄土滑坡发育的控制因素,地层岩性结构特征以及黄土的力学特性,尤其是遇水后其力学性质变化也是黄土滑坡的主要原因,而该区地下水活动、大气降水、河流冲刷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韩原线铁路高路堤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研究微型钢管群桩和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构成的联合支护体系,制定相应的滑坡治理施工方案和工艺,对控制重载铁路路堤边坡位移,增强整体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康铁路增建二线太峪滑坡勘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雄 《铁道勘察》2007,33(6):23-25
太峪滑坡是西康二线控制线路方案的重要工点,在勘察中运用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探手段,查明了太峪滑坡的特征,进行了滑坡成因分析,评价其稳定性,为地质选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青藏线关角隧道东口路堑边坡滑坡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藏线关角隧道东洞口外为一高20余米的路堑边坡,由于岩层破碎,地下水丰富,在线路左侧形成了一个中浅层边坡滑坡。通过对滑坡变形机制,变形性质的深入分析研究,根据滑坡变形的动态监测资料和各种滑前征兆,综合应用国内外滑坡预报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作出了准确的滑坡临滑预报,在线路封闭4小时后滑坡发生剧滑。由于预报准确,抢险准备工作充分,将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近年修建的西南山区某铁路复线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大量工程滑坡整治实例,论述了工程滑坡的易发地质环境、诱发因素及勘察、设计、施工中防治工程滑坡的对策,对控制或减少工程活动造成的工程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仰坡滑坡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楚大高速公路九顿坡隧道洞口滑坡,是由于施工中破坏已稳定的古滑坡坡角,而造成山体失稳所形成的滑坡。由于发现及时,采取了监测措施,进行了有效的预板分析计算,达到滑坡防治与处理的效果,可供类似施工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内昆铁路沿线有40多处滑坡,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产生、对铁路工程带来影响。本文就各类滑坡的分布及特征与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等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地质勘探及滑坡处理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