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国内暂无真正意义上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产化双燃料燃气轮机,其原因主要在于双燃料燃烧技术处于瓶颈阶段。本文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GE,Zorya-Mashproekt,Solar及Siemens四型双燃料燃气轮机进行介绍,并对燃烧室结构、双燃料系统、NOx排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双燃料燃气轮机技术难点,为后期双燃料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提供了设计支撑。  相似文献   

2.
节能减排环保背景下的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西全 《船舶工程》2014,36(5):10-13
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柴油机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节能减排环保船用动力设备。从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及天然气燃料的优势,包括国内外船用柴油机发展趋势、船用双燃料柴油机的发展前景、船用天然气燃料的优势;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及其子系统研究;船用双燃料柴油机的国内发展现状等方面,对节能减排环保背景下的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国产双燃料发动机的改装情况,对国产双燃料发动机的NOx排放进行了测试计算,分析了国产双燃料发动机NOx排放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随着清洁能源天然气不断受到青睐,越来越多的双燃料柴油机在船舶(特别是LNG船舶)上得到应用。本文以MAN四冲程双燃料柴油机燃油模式到燃气模式的转换故障为例,对其转换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双燃料柴油机的日常管理提出建议,供同人参考。1 故障描述某LNG船使用双燃料柴油机电力推进,电站为5台MAN 8L51/60DF四冲程双燃料柴油机,每台双燃料柴油机额定功率8 000 kW(单缸功率1 000 kW)。该双燃料柴油  相似文献   

5.
依托某型散货船,通过模拟船舶在中巴、中澳航线的营运过程,对瓦锡兰四冲程双燃料发动机推进系统在大型船舶上的能效与MAN和WINGD相应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瓦锡兰31DF四冲程双燃料发动机推进系统在该型散货船上的综合能效水平处于MAN和WINGD双燃料发动机之间,具有与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系统相同的能效水平,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远瑞洋”轮是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双燃料超大型油轮(Very Large Crude Carrier, VLCC),主机和副机均为LNG双燃料动力,介绍双燃料副机主要参数及对LNG燃料理化性能的要求,从燃烧原理、循环特征将LNG双燃料副机与传统副机进行对比,并介绍LNG双燃料副机特有的关键部件、动态燃烧控制系统及安保系统,以便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LNG双燃料副机运行机理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柴油甲醇双燃料系统工作模式对港口运输设备动力性、经济性和工况分布的影响,在港口运输牵引车上进行双燃料燃烧系统(DMCC)改造试验。试验证明:在设备动力性方面,双燃料模式无论在怠速或是固定挡位行进加速的表现都优于柴油机;在工况分布方面,双燃料模式油门回收量较纯柴油模式下显著增大;在能耗方面,双燃料模式大幅减少柴油的消耗,甲醇替代柴油达65.6%,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显力  于再红  张英捷 《船舶》2016,27(6):50-55
我国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耙吸挖泥船作为一种重要的航道疏浚船舶,若采用双燃料发动机驱动,将有效减少废气的危害。文章通过对双燃料发动机运行特性、耙吸挖泥船的工况特点研究,探讨双燃料发动机在挖泥船上的应用可行性,提出基本设计理念,并通过对目标船的运营成本进行经济性分析,论述双燃料发动机机在耙吸挖泥船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游哲锐 《船舶》2015,(2):70-73
通过运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法,对柴油机双燃料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来确定双燃料系统有关故障的风险程度,以便按照风险值的大小对相应故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双燃料系统柴油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双燃料低速柴油机在保持原发动机高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了进一步缩小国内双燃料技术与国外技术的差距,文章从燃气进气技术、气体喷射技术以及燃烧技术3方面,对Laby-GI气体压缩机、泵气化单元、先导喷油器、双针阀喷油器、预混合稀薄燃烧技术、狄塞尔循环燃烧技术等船用双燃料低速柴油机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以上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为我国在双燃料低速机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3675kW双燃料平台供应船为例,结合国内LNG双燃料发动机发展现状,通过发动机功率、机舱布置、调速特性等因素,分析了国内LNG双燃料发动机配套能力。  相似文献   

12.
LNG双燃料动力船舶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贤  杨令康  吴海荣 《船海工程》2014,(2):154-156,161
分析比较双燃料动力船舶的优点,提出双燃料动力船舶的设计要点,其中对燃料舱的布置、供气系统、燃料加注等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双燃料电力推进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从对电力推进技术的配置入手,分析双燃料主机、供配电系统、推进系统各自的特点,系统性地考虑各个设备之间的接口关系,找到现有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优化系统设计,降低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综合考虑双燃料发动机室的安全冗余要求、发动机室与燃气阀组室防爆空间的合理划分,以及双燃料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室内气压波动等诸多因素,基于LNG船中央集成自动化系统完成智能通风系统设计,从而实现根据双燃料发动机负荷自动调节双燃料发动机舱室通气量。经过实船试验验证,该智能通风系统设计能够满足大型电力推进LNG船双燃料发动机室通风系统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双燃料船舶是指同时可以使用燃油和燃气的小型舰船,相对于传统舰船,双燃料舰船能够协调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降低动力系统的油耗,进而降低成本。为了提高双燃料舰船发动机的使用质量,有必要研究舰船双燃料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技术。本文采用了一种波形分析技术,通过Labview采集板卡和软件程序,采集双燃料舰船发动机的输出波形,通过小波变换等信号分析方法,在线获取舰船双燃料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针对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总结了各主要燃气轮机厂商产品的现有状况及参数,并对各家双燃料燃烧室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指出,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目前的发展方向仍是高性能、低排放。由于燃料多样性、用水量、安装周期、自动化程度、运行稳定性及寿命等方面优势,目前在固定/移动海洋平台、移动电站、联合循环及分布式能源及传统中小型单燃料燃气轮机应用领域有着极大的使用优势,且随着LNG船动力系统的技术发展,中小型双燃料燃气轮机已经成为LNG船下一代动力系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对大型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喷射系统进行了研究。该喷射系统兼具电磁驱动易控制及液压驱动力大的优点,喷射量大且响应性好。将6210ZLDS柴油机改装为双燃料发动机后进行的推进特性试验表明,双燃料运行模式功率随转速的变化曲线与纯柴油运行模式几乎无差异。该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大功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动力装置的选型,对控制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成本,提高营运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各种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动力装置,例如蒸汽轮机、二冲程柴油机、双燃料二冲程发动机、双燃料四冲程发动机、燃气轮机,介绍了双燃料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电力推进系统在柯蒂斯项目的应用,总结出了各种动力装置的特点,为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动力装置的合理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单点进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将一台传统船用发动机改装成增压器后单点进气双燃料发动机,进行原机和双燃料模式的负荷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点进气双燃料发动机经济性略有下降,NOx排放基本持平,HC和CO排放大幅上升,说明简单改装的总管进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都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柴油-LNG双燃料船舶新型技术的兴起,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适航性评估与安全监管。本文首先根据双燃料船舶的营运特点,从船舶动力丧失概率的角度分析和确定了适航性评估的内容、程序和建模方法。然后针对船舶使用双燃料和纯柴油两种工况下的失效模式特点,建立了相应不同结构的可靠性框图。最后基于可靠性框图建立了动态贝叶斯网络并计算了各节点的条件概率,解决了双燃料船舶适航性分析中的动态性,小子样、相关失效等难点。实例计算表明双燃料工况下由于共因失效冲击船舶动力丧失概率明显增大,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