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由于机械式位置传感器成本高、体积大,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转子初始位置检测对电机启动非常重要。目前常用于检测转子初始位置的定子绕组电流比较法和高频信号注入法存在运算量大、对电流检测精度要求高、算法复杂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四电流矢量转子预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中依次产生大小相等、方向固定的四个电流矢量,利用定子绕组电流与转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转矩,将转子拖动至设定位置实现转子预定位。通过分析转子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方程,推算出实现转子预定位的电流幅值。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预定位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孙筱琴  黄海 《船电技术》2003,23(6):40-43
本文主要阐述了表面式磁路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初始转子位置的估算方法,其基本原理基于当电机施加电压矢量时,电机定子铁心磁饱和而产生电流响应的变化。运用此方法可无需检测电机参数及附加设备。为了正确地执行估算,施加于电机最佳电压矢量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最佳电压矢量可以在电机转子静止的情况下估算出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  相似文献   

3.
在高性能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通常依靠机械式传感器为推进电机提供准确的转子位置和速度等信息.但受舱室内恶劣环境的影响,传感器的精度可能会下降甚至将信号完全丢失,此时可将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得到的转子相关信息作为备用,从而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以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各种主流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案的原理、特点和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转子初始位置定位和全速范围复合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利用多基地声纳发射端,声纳接收端以及双基地联合定位各自的水下目标测量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联合定位得到的量测误差明显小于单个声纳的定位精度。其次,针对水下目标初始位置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将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SA-PSO)算法运用到双基地的水下目标初始位置估计,该算法基于初始时刻获取量测和估计量测的加权最小二乘原则估计目标的初始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以少于60次的迭代次数收敛,并且初始位置估计误差略大于克拉美劳下界。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逆变器供电下的两台永磁同步电机(PMSM)串联系统,可运用矢量控制技术实现独立解耦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一台对称六相PMSM与一台三相PMSM串联系统的扩展Kakman滤波器(EKF)转速估计方法,观测器状态方程采用转子磁链定向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在线实时估计转子的位置和转速,使得电机能够在无需知道转子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启动和运行。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变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频脉振信号注入的转子初始位置辨识会存在收敛不成功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电机的启动转矩。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建立了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频信号注入时的数学模型,并对初始位置辨识策略的收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位置辨识收敛成功的限制条件,进而提出改进的初始位置辨识算法。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给出了基于高频旋转电压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自检测方法,该系统采用锁相环作为转子位置观测器。最后本文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下对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船用比例电磁铁的改进研究提供试验数据支持,解决测试初始位置手动定位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提高电磁铁动态性能测试的精度和效率,研究了一套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精度力传感器及电流传感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采集力传感器信号数据,闭环反馈控制步进电机,实现比例电磁铁的测试位置程控定位,消除手动初始定位不准对测试精度造成的影响。自动数据采集和动态性能曲线自动生成、计算、分析功能的实现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下航行器利用移动单信标进行同步式测距定位时受初始位置误差和声速误差影响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移动矢径的单信标同步式测距定位算法。参考移动矢径的概念建立了移动单信标测距定位模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定位滤波算法的设计。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减小初始位置误差带来的定位误差,并对未知声速误差进行实时估计,显著提高了水下航行器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以船用燃气轮机转子系统振动抑制为研究背景,对抑振用转子吸振器的安装位置与抑振性能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有限元法及拉格朗日方程对吸振器-转子耦合系统进行建模,并采用数值优化方法对转子吸振器进行参数优化求解,探讨安装位置与最优吸振器参数及抑振性能的关系。吸振器安装在振幅最大位置时最优放大率可达0.42,远高于同质量比的其他安装位置。该位置的吸振器刚度偏离最优值时,最大放大率变化量仅为0.24,低于其他安装位置;支承刚度变化时,吸振器放大率的变动值低于0.1%。可得结论:当目标抑振位置不能安装吸振器时,除目标抑振位置外振幅最大位置为最优安装位置,该位置的吸振器抑振性能对参数最优偏离的敏感性最为迟钝;支承刚度差异对抑振性能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