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岷江中游其中三条主要水系沉积物的系统研究,查明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在三支流交汇之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上升趋势,矿业活动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三支流交汇之后元素含量有较明显升高,显示河流汇流叠加对岷江水系沉积物有较大的影响;岷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风险,Cd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严重;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1)表明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和接近中等生态危害,其受危害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文锦江>南河(三江交汇)>斜江河>金马河。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底质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渤海湾22个监测点3年的监测数据,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了渤海湾天津段表层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渤海湾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镉的污染程度最大,锌的污染程度最小,5种重金属危害系数顺序为:Cd>Hg>Pb>Cu>Zn。  相似文献   

3.
采集长江中游荆江太平口航道河段疏浚土或底泥,检测铬(Cr)、砷(As)、镉(Cd)、铜(Cu)、铅(Pb)、锌(Zn)元素的含量,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法进行潜在健康风险评价,分析长江航道疏浚土污染状况及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各采集点Cu含量在151.11~253.21μg/g,工程河段下游毗邻排污口处底泥As、Cd含量分别为28.01、0.84μg/g,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皮肤接触为污染暴露途径,施工区下游毗邻排污口底泥Cd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HQ)1,存在一定风险,其余元素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致癌物Cr、Cd的致癌风险集中在10~(-7)~10~(-6),在可接受范围,太平口航道疏浚点、整治工程点,以及施工区域毗邻排污口疏浚土(底泥)As致癌风险水平较高,分别为1.52×10~(-5)/a、1.44×10~(-5)/a、4.04×10~(-5)/a,存在一定风险,但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鉴于荆江航道太平口河段底泥已受As、Cd污染,应加强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4.
许岩  丁勇  刘中  马琳  周军  周竹君  张玢 《中国水运》2014,(3):155-156
文中选用2013年6月对大连金普湾海域的水质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氮、磷等主要污染物的现状加以评价。得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空间分布极其不稳定。调查海域总体N/P值较高。位于湾内各站位水质呈富营养水平。同时对该海域表层叶绿素与氮、磷营养物质的相关性加以分析,得出表层叶绿素与氨氮呈现明显的正向相关,而与磷酸盐呈现明显的负向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徐雪蛟 《水道港口》2020,41(2):226-230
海域水环境质量与承载力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大连太平湾近岸海域,文章采用集对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云理论方法,以研究海域32个站位的COD、无机氮、磷酸盐和石油类4个污染因子为承载力评价指标,重点分析太平湾近岸海域的水环境质量和承载力状况;并以不同时期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湾港区工程建设与环境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崔鑫 《珠江水运》2023,(15):22-24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潮间带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并以南澳岛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南澳岛潮间带水质以及沉积物环境状况较好,沉积物环境状况基本为优,水质也基本处于优~良的水平,但是水生生物状况堪忧,特别是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多样性评价结果基本处于良~一般,说明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一定的破坏,水生生物优势种的密度较高,揭示外来物种入侵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9年4月东营港海域大范围表层沉积物取样和不同时期水文资料,分析了东营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并探讨了表层沉积物变化趋势、泥沙起动和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东营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介于0.014 3~0.061 6 mm,砂组分平均含量为21.7%,粉砂组分平均含量为64.9%,粘土含量最少,平均值为13.4%;多年来沉积物总体呈现出粗化的趋势;表层沉积物的粗化与泥沙来源减少和水动力引起的岸滩侵蚀和对沉积物的“筛选”及沉积物本身的物理特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舟山港海域海洋生物体内主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舟山港海域共设5个站位,于2005年5~6月对该海域生物体内石油烃、铜、锌、铅、镉、总汞、砷的残留量进行了监测,其中1#、4#、5#站位只进行了重金属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指标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二类评价标准,调查海域生物体质量整体良好;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表现出较大种间差异,除汞外,其他污染物质在运动性不强的贝类中的含量均要高于鱼类,其中石油烃为18.20mg/kg,铜11.97mg/kg,锌19.14mg/kg,铅0.46mg/kg,镉0.13mg/kg,砷1.58mg/kg。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2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我国管辖海域海洋环境实施监测,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约8400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40余万个. 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一、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近岸以外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96%以上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由于海洋水文环境较为复杂,因此本文利用智能水下机器人对该段水域进行采样,从而为水域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检测提供基础。首先,在选定区域利用水下机器人对该江段水域实行样品采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光度仪构建对重金属多组分微量元素浓度测试分析的技术,为实现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选择敏感且合适的螯合显色试剂,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采集的多组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光度仪测量的响应信号变化状态进行观察,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与仪器实现联机并分析系统中待测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实验证明,对海洋水域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检测为水质监测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1.
韩芳 《中国水运》2010,(10):192-193
通过对静海县的土壤环境现状调查,确定全县土壤环境影响元素序列为Hg、Cu、Zn、Pb、Cd、Cr、Ni、As,Hg元素为本县主要污染源,主要的污染预警地段是两线一点,即独流镇-府君庙-静海镇-八里庄-东长屯-陈官屯和唐官屯地带、管铺头-大丰堆-大邱庄-小齐庄地带以及台头镇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分析1991年波斯湾溢油事故发生后20年内,石油污染物在海岸线的迁移转化规律,波斯湾海岸线石油污染残留组份主要分布在高潮位岸滩下,其余分布在水覆盖的滩涂、盐碱滩、沙质滩涂和海滩中,污染物组分最深可达岸滩下1 m,底栖掘洞动物活动促使石油污染层加深。在石油污染物达到海岸线的最初几年中,在物理、光化学降解、生物等作用下,发生风化作用,石油污染物暴露越充分,风化程度越高,高度风化的样品中多环芳烃含量相对较高。海岸线污染区域中部分地区重金属V、Ni、Cr含量偏高,其中部分地区Cr质量比值超出美国环保署标准值数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2013年至2018年湘江枢纽库区长沙段水体中的砷、汞、铬(六价)、镉、铅五种主要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对湘江枢纽库区蓄水对湘江长沙段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进行研究讨论。本文通过对历年数据进行的分析,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海运业的发展,海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沉积物是港口区域污染物主要的“汇”,港口沉积物污染现已逐渐成为港口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目前,物理/化学修复方法虽已被广泛应用于港口沉积物的修复,但是对海洋环境的风险仍然不可避免。文章综述了微生物应用于港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修复和有机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同时讨论了基于细菌和真菌的生物修复在港口沉积物修复中的潜力和制约,并描述了港口沉积物生物修复的场景。最终强调了多种修复方式耦合的综合修复方法的重要性,其为港口沉积物绿色修复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底质泥沙的分布与变化特征,对四期工程近海区开展了柱状取样工作。沉积物柱状取样工作分析结果表明,四期工程水域共有4种沉积类型,即砂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和粘土质粉砂,其中粉砂占全部样品的66%,其次是砂质粉砂占21.74%。工程水域沉积物中值粒径在0.085~0.049 1 mm变化,平均为0.028 mm;柱状样各层粒径比较,表层物质最细,平均中值为0.026 mm,自上而下依次增大;与已建成的港区水域相比,四期工程水域底质表层泥沙略粗于大、小洋山通道水域,分选程度略好于大、小洋山通道水域,物质组成基本相同,仅粉砂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6.
无氧Cu和CuCrZr合金的连接是聚变装置中偏滤器部件加工的关键技术问题.本研究采用急冷甩带制备了Cu_(78.9)Ni_(11.3)P_(9.8)和Cu_(79.1)Ni_(5.4)P_(6.3)Sn_(9.2)两种非晶钎料,用于Cu和CuCrZr的钎焊连接.通过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热差分析技术、光学金相和电子探针方法对比研究了两种非晶钎料的晶化与熔化行为、焊缝的元素成分分布、组织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Cu_(78.9)Ni_(11.3)P_(9.8)和Cu_(79.1)Ni_(5.4)P_(6.3)Sn_(9.2)非晶的晶化模式不同,但两者的晶化和凝固产物均为(Cu,Ni)_3P与Cu固溶体相的混合组织,它们的液相线温度分别为661°C和645℃;两种非晶在735℃钎焊温度下均可获得由Cu固溶体、(Cu,Ni)_3P和(Ni,Cr,Cu)_2P金属间化合物相组成的无裂纹接头组织.其中,Cu_(79.1)Ni_(5.4)P_(6.3)Sn_(9.2)焊缝中的(Ni,Cr,Cu)_2P围绕(Cu,Ni)_3P晶粒呈网状连续析出,而Cu_(78.9)Ni_(11.3)P_(9.8)焊缝中的金属间化合物相不呈网状分布.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宗栋良 《中国水运》2009,(1):176-177
对深圳特区内5座污水厂2年的进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含量很低;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总体上处于中等浓度~高浓度之间;总氮、总磷和有机物指标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污水的可生化性较高,适于采用生物脱氮除磷法处理;深圳不同区域的污水水质相差较大,污水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也不同,汛期污水污染物浓度约为非汛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采用AAS法测定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并初步探讨了样品用量、交换时间、溶液pH值、溶液的浓度对蛭石吸附Cu2+、Pb2+混合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为0.3g、搅拌30min、pH=4.5、c=6.23mg/l时,对Cu2+吸附率为99.93%,对Pb2+的吸附率为96.83%,接近其最大的吸附率。对于Cu2+、Pb2+离子去除过程中,其各自的影响因素不同,前者为酸度,后者为原溶液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Cu73Ti27/Cu/Ag72Cu28非对称中间层,通过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焊和常规钎焊,对Ti(C,N)-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和40 Cr钢进行了焊接试验,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焊接界面的微观组织及元素扩散行为.结果表明: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焊可以减少焊缝中Cu-Ti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量,从而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液相区宽度随着焊接温度的提高而增加.而常规钎焊因为焊接温度较高,保温时间较长,易生成大量的Cu-Ti金属间化合物,降低了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15,(3):258-263
2013年2月对庙岛群岛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利用PRIMER v6软件包中包含的一系列多元统计程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2种,其中硅藻64种,是研究区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研究海域根据水环境梯度可划分为5组,组Ⅰ为高温高盐组,组Ⅱ为高p H高营养盐组,组Ⅲ为低营养盐组,组Ⅳ为高磷酸盐和硅酸盐组,组Ⅴ为高p H高无机碳组。依据丰度进行了CLUSTER聚类和MDS标序图分析,结果可将研究站位划分为6个群落组。BIOENV分析结果表明,p H、盐度(Sal)和溶解有机碳(DTOC)组合可以最好地解释本次调查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