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DSP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TMS320VC5509A型DSP为控制核心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文章对ADC信号采集电路、CF卡数据存储电路、自启动电路、TL16C752B数据传输电路进行了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设计方案和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底光缆无源探测技术对数据采集的要求,采用了将TMS320VC5402的多通道缓冲串行口MCBSP配置为通用I/O串口与AD7714进行通信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由TMS320VC5402和AD7714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采集接口以及软件设计流程做了重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双DSP-TMS320VC5409系统在微计算机方式下EPROM引导加载的实现。阐述了DSP的EPROM引导加载的原理、TMS320VC5409和EPROM-27C256的硬件接口设计以及具体的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4.
李莉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2):104-107
详细阐述了TMS320C54X系列DSP的自举加载原理和Flash存储器在线编程ISP(In System Prgramming)技术,在此基础上以TMS320VC5416和Flash存储器SST39VF400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例,介绍如何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巧妙实现该系统的并行自举加载。  相似文献   

5.
邓锋  马春波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8):128-131,151
TMS320VC5410是TI公司生产的一款定点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VC5410的语音隐藏电路系统,并阐述了硬件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为能实现语音隐藏功能,整个电路系统的设计包括DSP最小系统、A/D接口、串口通信、外部存储器和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经测试,本系统工作稳定,各模块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6.
针对DSP系统上电后的自启动问题,详细阐述了TMS320VC5509ADSP芯片在串行EEPROM模式下自举加载程序的方法以及EEPROM在线烧写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部分源码。实验证明,该烧写方法简单有效,使用灵活,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TI公司的TMS320VC5416型DSP投有片上的通用异步串口(UART),若要在TMS320VC5416为CPU的系统中使用UART,必须另行设计。在分析TMS320VC5416的多通道同步缓冲串口(McBSP)与通用串口芯片MAX3140接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高速通用异步串口(UART)设计方案,给出了其详细的软硬件设计资料,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汤升庆  黄涛 《中国水运》2006,4(11):130-131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嵌入式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硬件核心是TMS320VC5409,接口芯片为数模/模数转换器TLC320AD50C,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TL16C550.软件模块包括语音端点检测、MFCC参数求取、离散隐马尔可夫算法、识别结果判定、模板训练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识别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拖曳声呐阵的特点,为了能测试到对其性能影响最大的流噪声,采用DSP芯片TMS320VC5509A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克服了因采用"主处理器+SD卡控制器+USB控制器"方式,分别处理和传输数据造成的系统复杂、传输延时、稳定性差等缺点,且使用了CPLD芯片,解决了采集在水下声呐阵中不易控制的问题,这样使得整个系统占用资源少,易于日后扩展.该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由多路水听器检测到的线列阵流噪声信号,并将其存储于SD卡中,而后通过USB与上位机通信实现数据的离线分析.  相似文献   

10.
首先描述舰船声特征模拟器的系统组成,介绍德州仪器公司新推出的一款八内核DSP-TMS320C6678处理器芯片,分析TMS320C6678芯片应用在舰船声特征模拟器上的突出性能优点。其次,从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2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舰船声特征模拟器信号处理算法在多核DSP上的应用,以及2种模式下的TMS320C6678多核协作模式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水池实验分析搭载了TMS320C6678芯片的舰船声特征模拟器在虚靶量以及空间体目标模拟方面的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11.
基于Nios Ⅱ的I2C主设备接口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I2C接口的协议标准,结合标准详细讲述了运用Nios Ⅱ建立具有I2C接口的软核处理器的方法。利用该软核处理器设计成的主设备与上变频器MT5100进行串口通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符合标准,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CAN是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并具体阐述了使用CAN总线实现舰载无线通信控制管理系统的分布式控制,通过任意一个用户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任意一个信道设备;给出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硬件电路的设计;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各智能节点间底层通信关键模块的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用CAN总线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系统的顽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系统规模更易于扩充,具有低成本性和高可靠性的优点,并且效果较为理想。CAN总线是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理想总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吕井勇  杨涛  张民 《机电设备》2009,26(5):27-29
随着对船舶电站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以计算机和PLC控制为核心的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本文给出了这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上位机控制程序用VC++开发,包括了电站配电、并车、保护等全部功能,利用RS485总线实现与下位机PLC的通讯,PLC完成模拟量采集运算和开关量的控制.整个系统既能通过手动控制开关对现场硬件直接操作,也可通过遥控开关切换到计算机软件来控制硬件部分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14.
MIL-STD-1553B总线是一种时分制,命令/响应,集中控制式多路传输的半双工串行数据总线,已被广泛的应用在舰船上。在简单介绍1553B总线系统和消息传输以及字的格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仿真/测试卡实现舰船总线系统监控测试软件的设计,此方法不仅能对1553B总线上传输的消息进行监控,还可以对消息源码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CAN总线的船舶自动化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明华 《中国造船》2012,(2):185-191
阐述船舶自动化系统CAN总线的应用,分析船舶自动化CAN总线并与其它通信方案比较。总结CAN总线的优点和船舶自动化系统采用CAN总线的特点,并分析船舶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CAN总线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船舶自动化CAN控制系统网络总体结构、硬件组成、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大大地提高了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安全、稳定性,从而解决船舶自动化系统的模块可维护性和故障可诊断性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袭  石敏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9):98-100
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及无人水下航行器自身特点,对其实施实时高效控制需处理大量数据。文章采用CAN总线对UUV控制系统通信网络进行设计和分析,讨论了CAN总线网络数据帧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设计和传输参数设置,并使用CANoe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UUV控制系统CAN网络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验证了UUV控制系统CAN网络通信设计的正确性。该方法应用于UUV控制系统通信网络设计,将有效提高UUV系统控制性能和特征模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张莉君  李浙东 《水道港口》2004,25(Z1):125-127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明渠流量遥测计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其中分析了CAN总线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并论述了系统中终端机和前置机与CAN总线的接口方法。对整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和性能指标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周期性消息和非周期性消息对舰船电子综合化系统总线网络性能的影响是舰船电子综合化电子系统总线网络设计过程的难点之一.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以确定与随机Petri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DSPN)建立周期性消息的总线网络DSPN模型和考虑非周期性消息的总线网络DSPN模型,有效模拟了周期性消息和非周期性消息在舰船电子综合化系统总线网络传输的动态行为.以TimeNET4.2软件为仿真平台,分别实现了周期性消息的总线网络DSPN模型和考虑非周期性消息的总线网络DSPN模型,研究分析周期性消息和非周期性消息对舰船电子综合化系统总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成果可以为设计满足特定性能要求的舰船电子综合化电子系统总线网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型水下航行器航行和工作特点,论述了采用嵌入式MCU与EDSP器件和I^2C总线技术构成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转角配电柜汇流排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转角配电柜及其汇流排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扫频分析研究振动对汇流排系统的影响,并根据环境试验标准研究汇流排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冲击响应。研究结果对提高同类型转角配电柜汇流排系统的减振、抗冲击性能和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