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对抗方法难以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这一现状,研究了悬浮式深弹在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中的作战使用问题.文章在阐述悬浮式深弹拦截的原理、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可能航向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悬浮式深弹的作战使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悬浮式深弹能更加有效地拦截尾流自导鱼雷,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舰载反鱼雷鱼雷单雷射击作战能力的不足,提出了双雷齐射的作战使用方法.通过ATT作战能力模型的分析,建立ATT攻击弹道、自导检测、射击诸元解算、来袭鱼雷弹道及舰艇的规避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研究,运用Matlab工具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射击距离、报警舷角及展开角对反鱼雷鱼雷拦截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对反鱼雷鱼雷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反鱼雷鱼雷的设计与研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舰船科学技术》2014,(2):77-81
根据反鱼雷鱼雷的作战需求,总结阐述各种自导导引弹道的导引规律、算法、限制条件以及用于反鱼雷鱼雷弹道设计的优缺点。通过仿真分析,比较各典型导引方法及组合导引方法分别用于反鱼雷鱼雷的拦截概率和脱靶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的部分组合导引方法,为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效能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作战效能的可用度向量A、可信度矩阵D和固有能力矩阵C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固有能力矩阵中反鱼雷概率这一指标进行了研究。按照悬浮式深弹反鱼雷作战物理过程,将反鱼雷概率分解为鱼雷经过悬浮式深弹阵的概率、悬浮式深弹阵探测鱼雷概率和毁伤鱼雷概率,从而建立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舰载反鱼雷鱼雷(ATT)对抗鱼雷的作战效率,研究ATT在多种方案下拦截鱼雷的问题。针对以往ATT二维对抗态势模型的不足,建立三维立体空间下的ATT运动学模型、鱼雷运动模型、ATT/鱼雷自导模型以及误差模型,运用MATLAB工具对ATT的对抗过程进行推演,并采用蒙特卡洛法定量分析ATT发射距离对不同拦截方案下拦截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舰载ATT对抗方案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悬浮式拦截弹是水面舰艇拦截鱼雷的常用武器,首先从直航雷的相遇三角形命中目标条件出发,推导出鱼雷相对舰艇的正常提前角,从而确定鱼雷在被发现点的最大航向角范围。以此为基础,确定悬浮式拦截弹阵布放中心位置,最后得出悬浮式拦截弹拦截鱼雷概率计算公式,为如何提高拦截概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声自导鱼雷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追踪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各种参数对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追踪概率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追踪弹道数学模型,然后通过Vc++6.0建立仿真环境,并采用Monte-Carlo法对多种态势下声自导鱼雷的追踪概率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各种参数对追踪概率的影响规律,对使用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冷画屏  谢荣鸿  邹振华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67-169,175
作为潜艇对抗反潜声自导鱼雷的重要装备,自航式声诱饵的战斗使用对最终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在简述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射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反潜鱼雷动态过程的多个仿真数学模型,对在声诱饵不同参数下的潜艇生存概率进行了仿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潜射自航式声诱饵的作战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潜射线导鱼雷的防御是水面舰艇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首先指出现有防御策略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归纳出线导鱼雷的制导规律;其次分别针对线导导引状态和自导追踪状态的鱼雷防御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了水面舰艇应将鱼雷置于舰尾180°舷角高速脱离的规避机动策略;最后分析了规避策略的可行性和最优性,并指出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国外舰艇鱼雷防御技术入手,提出硬杀伤方式将成为反鱼雷作战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了火箭深弹硬杀伤拦截鱼雷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