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催化转化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实际需求角度,分析了储氧能力判别法、排放组分传感器法和反应热法等车用催化转化器技术状况实时监测方法的原理及其诊断策略,通过比较指出了各方法的优劣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越来越突出的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本文对影响汽车排放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驾驶和维护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技术措施,为切实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索结构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索结构的安全监测对桥梁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已经发展了较多的无损检测技术,但目前还没有较好和较为有效的手段检测与监测拉索的受力状态和损伤状况。文章研究了基于监测信息的拉索损伤评价方法,总结了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使用较多的声发射监测法、磁通量法以及振动法,说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科学地制定拉索的养维护策略提供了依据,为拉索的安全服役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汽车的排放性能会因汽车排放控制装置的老化、失效、故障等原因而劣化,从而使汽车的排放污染程度增加。推行在用车辆的检查/维护(I/M)制度,通过有效的检查手段,发现汽车排放控制装置是否有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维护,恢复汽车的排放控制性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汽车排放的方法。与双怠速法、稳态加载工况法和瞬态工况法相比,简易瞬态工况法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目前,简易瞬态工况法在国内已经得到大范围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地介绍研究了国内外柴油机排放控制现状和发展,分析比较了国际上现行排放测试方法及技术,为合理控制和科学监测我国汽车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排放,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试方法法规,确立了法规制定原则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I/M制度实施设想 分析国内汽车检测维修制度和国外I/M制度的异同可以发现,我国车辆的二级维护制度与I/M制度在管理和技术上80%~90%是相同的.二级维护制度比I/M制度多了基本维护项目,强调的是车辆的整车性能维护与维修,这种维护对排放不合格车,特别是高排放车彻底消除排放故障,降低排放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目前在用车普遍缺乏维护,只用不养的状况,将二级维护制度纳入到我国治理汽车污染物排放中,会取很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的在用车I/M制度应是环保、公安、交通3家相互配合,其他部门提供技术保证,取各自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汽车检测、维修网络,保证I/M制度的实施效果.I/M制度执行中建议环保、公安、交通3家组成联合管理机构,其各自的职责见图1.  相似文献   

7.
现代汽车维修制度降低在用车排放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我国在用车排放现状、现代汽车维修制度和国外汽车排放控制的I/M制度,分析我国汽车排放检测维护管理现状和汽车二极维护降低汽车排放效果,提出现代汽车维护制度是降低在用车排放的长期稳定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智能滑动轴承,可以在运行期间监测高负荷组件的磨损状态。Miba公司开发了自带电源的新型轴承传感器,以此对在工作状态下的发动机轴承状况进行监测,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排放。  相似文献   

9.
国外对在用车的排放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查和维护(I/M)制度的实施,来控制在用车的排放污染。这一制度包括对各种车辆的例行年检(也有以半年、二年等为周期的)、不定期的道路排放检测以及车辆使用者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等,并对车辆检测机构和维修业制订出基本检测程序、仪器设备规格、质量评定方法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超净排放技术的研究,首先,阐述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特点。然后,分析烟气脱粒技术,包括石灰石–石膏法、氨法等。最后,分析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超净排放技术,包括技术优势、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11.
国家机械局、环保局和技监局近日出台了《机动车污染排放防治技术政策》通知,明确强调要谨慎对待在用车改造。在《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提出,对在用车的排放控制,应以强化检查和维护(I/M)制度为主,并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鼓励车辆淘汰和更新措施。完善城市在用车检查和维护(I/M)管理制度,加强检测能力和网络的建设,强化对在用车的排放性能检  相似文献   

12.
根据设备特性及生产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维护策略可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维护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设备维护策略——FEMA分析技术。通过风险优先数方法对设备系统中各故障模式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出各设备的主导故障,进而得到设备关键等级划分,并以此为依据实现了各设备维护策略的制定。本文以污水排放设备为例阐述了维护策略的配置过程。  相似文献   

13.
艾锋 《汽车电器》2008,(2):30-32,38
针对目前汽车汽油发动机三元催化转化器(TWC)技术掌握难度大的现状,详细介绍其常见结构及用途,科学阐述其检测方法和维修步骤。对汽车维修人员熟悉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构造,快速诊断汽油机排放超标故障,掌握维护和检修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技术,确保汽油发动机排放达标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关注,如何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上升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环保议题。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除了从汽车设计、制造、生产的源头上开始进行控制,更为紧迫的是对在用车的排放污染进行相应的监测与治理。通过对运行中的车辆进行规律性的尾气检测和科学维护,不仅能使车辆节约能源、降低有害物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汽车保有量连创新高。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它的尾气排放尤其是颗粒物的排放给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文章针对日前越来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分析了5030 SHARP监测仪的监测原理以及监测的方式。针对5030 SHARP监测仪各个监测项目的工作方式及使用特点,建立起了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物的监测方法设计,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排放颗粒物检测5030SHARP监测仪的结构布局,重点介绍了检测设备硬件结构以及使用的软件流程。为汽车排放物监测的设计提供可靠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汽油车"尾气治理"项目集汽油车尾气检测、排放状况判定、排放不正常原因诊断、排放不正常状况治理于一体,适用于安装闭环电喷环保发动机的汽油车,不适用于化油器或开环电喷发动机汽油车。汽油车"尾气治理"项目是从新车行驶1万km时开始的维护项目,车辆进行"尾气治理"项目时要进行"实时监测,按需维护",排放不达标车辆不能竣工验收。汽油车"尾气治理"项目的作业内容包括:对进厂的车辆进行尾气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判定汽车尾气排放状况,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掺氢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元素势能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凡华  孙宁 《车用发动机》2005,(5):28-30,56
采用元素势能法对天然气掺氢燃烧进行计算,对理论绝热燃烧性能、燃烧排放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和分析的结果证明天然气掺氢燃烧技术对于降低排放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汽车废气成分,然后从技术角度阐述当前汽车业普遍使用的3种排放控制技术:降低燃油消耗、对废气进行处理以及排放性能监测,使读者对现代汽车排放控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车辆实际道路车载尾气检测设备(PEMS)测试排放评估方法,选取了1辆重型柴油城市车辆,分别进行3次不同载荷的实际道路PEMS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以冷却液温度到达30℃、70℃界定发动机冷启动和热态,从累计排放量上看,虽然冷启动时长占比最大仅为6.8%,但是NOx排放在冷启动阶段达23.7%~82.4%,其排放不可忽略;分析冷启动阶段的窗口功率比、比排放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前温度的关系,提出基于国六b阶段的功基窗口法排放计算方法,冷启动阶段取所有窗口中的最大比排放值,热态以10%功率阈值以上为有效窗口,取有效窗口比排放的90%分位值作为热态排放,冷、热态分别设置权重系数为0.14和0.86,加权求和得到车辆实际道路行驶比排放。通过不同排放水平的3组试验结果分析,相比现行重型国六排放标准采用的设置功率阈值的功基窗口法,NOx比排放升高25%以上,所以将冷启动纳入计算的新的排放评价方法会加大排放测试的通过难度。  相似文献   

20.
欧盟轻型车排放法规中,对RDE试验提出了功率等级分组法和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为探讨两种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RDE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根据法规要求,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进行了多次实际道路行驶排放测试,分别使用功率等级分组法和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功率等级分组法计算得到的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大于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的计算结果。按照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的要求剔除冷起动、车辆怠速和发动机熄火数据后,使用功率等级分组法计算得到各污染物排放因子明显下降,与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得到结论: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要求的数据剔除是造成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各污染物排放因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