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江南集团技术》2003,(3):34-34
2002年4月26日荷兰海军四艘LCF防空与指挥护卫舰中第一艘“De Zeven Provincien”(F802)号正式服役。LCF舰将替代荷兰海军两艘20世纪70年代初的Tromp级导弹护卫舰与两艘20世纪70年代末Kortenaer级通用护卫舰。144m长的LCF护卫舰耗资3.5~14亿美元一艘,将成为荷兰战略防御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LCF与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护卫舰及英国45型驱逐舰一起形成欧洲制造的高技术防空护卫舰群。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荷兰海军逐渐放弃了驱逐舰的发展,将水面舰艇的发展重点放到了护卫舰上,而且在该领域独树一帜。荷兰护卫舰的发展是从获得美援护卫舰开始的。到20世纪60年代,荷兰造船工业建造了6艘“范·斯佩克”级反潜护卫舰,后又于70年代初建成了2艘“特罗姆普”级防空护卫舰。随之不久,荷兰造船工业开始了战后最大规模的舰船建造项目,短短数年间就建造了12艘“科顿艾尔”级护卫舰,后又在该舰基础上建造了2艘“雅克布·范·赫姆斯科克”级防空护卫舰。  相似文献   

3.
1995年签订建筑合同的防空指挥护卫舰是21世纪荷兰海舰队的核心。该舰将通过增强恢复恢复、减少雷达反射面积、选择降噪螺旋桨、采用电子螺距反馈系统及平台自动化管理等来增强其自卫和自持能力。概述了舰的主要参数和各种舰载设备,着重介绍了其防空作战系统的组成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南集团技术》2003,(5):51-51
加拿大防卫协会会议(CDA)研究报告称,在3~5年内如果政府不提供更多的资金,则加拿大海上司令部(MAR-COM)将成为一个沿海防御部队,并将被迫放弃海军特混舰队的设想。MARCOM作战舰队由3艘Iroquios级驱逐舰(远程战区防空、指挥控制人员与设备)、12艘“Halifax”级护卫舰(自卫能力)、12艘“金斯敦”级海岸防御舰组成。  相似文献   

5.
据《简氏防务周刊》综合报道,沙特阿拉伯皇家海军已决定扩充其护卫舰计划。法国国防部披露,沙特已向法国提出再订购一艘“沙瓦里2”级防空护卫舰和多种舰载防空武器系统。此举为法国的海军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前,沙特已于1994年向法国订购了两艘防空护卫舰,合同总价达数十亿美元。这次的扩充计划不仅仅是增加一艘F3000护卫舰,而且还要用法国最新研制的舰艇自防系统对所有三艘护卫舰的原作战系统进行更新换代。据悉,沙特人要求在三艘护卫舰上装备对空反导作战系统(由汤姆逊公司的“阿拉贝尔”I/J波段多功能雷达和Eu…  相似文献   

6.
123型护卫舰是德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卫舰,该级舰具有排水量大、防空能力强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级舰在建造中采用的模块化MEKO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惧”级是前苏联研制的第四代导弹护卫舰,最初人们将其划入“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系列,认为是该级舰的改进型,但后来发现其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无论在舰体设计、舰载武器、电子设备上都较“克里瓦克”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更是“克里瓦克”级无法比拟的。该级舰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替换数量众多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原定首批建造3艘的计划在完成首舰“不惧”号后就停止了后续舰的建造,因此“不惧”号成为了俄罗斯目前唯一一艘现代化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8.
陈安刚 《航海》2005,(2):26-27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德国海军又添新丁,继第一艘(“萨克森”号)、第二艘(“汉堡”号)F124型“萨克森”级防空护卫舰建成服役之后,第三艘该型级舰“黑森”号也于近期下水试航,并计划在2005年9月交付德国海军。  相似文献   

9.
《江南集团技术》2003,(4):59-59
2002年8月16日124级护卫舰的第二艘在基尔的HD船厂命名。“汉堡”号在德舰中已有三艘,它们分别于1848年、1904年、1964年服役的木帆海防舰、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新舰的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隐身特征、装备了先进的多用途相控阵雷达和传感器以及武器装备。该舰采用柴燃联合动力,总功率为38000千瓦,航速29节。该舰长143米,型宽为16.68米、吃水5米、排水量约5600吨、人员编制255人。  相似文献   

10.
《船电技术》2009,29(5):32-32
【据英国《简氏国际海军》报道】俄罗斯海军两个主要水面舰艇的采购项目——新的护卫舰和轻护舰——已经延误了2年。俄罗斯海军直到2012.2013年才会接收第一艘“戈尔什科夫”(Gorshkov)级护卫舰,或者直到2010年才会接收第二艘“守护”(Steregushchiy)级多用途轻护舰。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06,(1):15-15
意大利海军两艘大型地平线级护卫舰中的第一艘于近日在芬坎蒂尼公司下水,到2009年将交付两艘舰艇。地平线级护卫舰和多功能护卫舰项目是意大利与法国合作建造的,法国目前正在建造两艘地平线级护卫舰和17艘多功能护卫舰。每艘舰的价格约为7亿欧元(约合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据俄《观点报》4月1日报道,由俄北方造船厂建造的首艘量产型20380型护卫舰“机敏”号于3月31日在圣彼得堡下水。该舰是俄罗斯战舰建造史上首艘被称为护卫舰的通用型水面舰艇,其主要用途是打击水面舰艇、潜艇,为俄海军编队提供防空保护,并对海军陆战队员登陆作战给予炮火支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军第三代“江凯”级护卫舰首舰采用了全新的舰体设计,相对于“江卫”级具有更大的排水量和远洋航行作战能力,但其舰载武器和雷达电子设备的选型却和“江卫”级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介绍未来10年西班牙海军的新型F100护卫舰,它将是欧洲多国海军中首先入役的新一代防空型护卫舰。这类护卫舰装备了美国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在设计上有特殊的考虑。介绍该舰在隐身性、系统配置、系统综合、作战系统和平台设计方面的情况、研制计划的复杂演变过程、舰的主要性能数据及4艘舰的计划进度。  相似文献   

15.
轻型护卫舰(轻护舰)可以说是当今比较容易建造的战舰之一,任何国家(或地区),只要有起码的造船工业,就有能力设计和建造出几艘轻型护卫舰来。但能不能造是一回事,能不能“造多造好”是另一回事。波兰是无可争议的工业国,造船工业也算有模有样,但波兰海军寻求国产轻护舰的道路却是曲折坎坷的,其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两级两艘、形单影只的孤舰……  相似文献   

16.
1998年7月21日,印度与俄罗斯签订了购买3艘改进型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的合同,总金额近10亿美元:根据合同规定,这3艘舰全部由俄罗斯建造,而印度则根据本国海军命名习惯.将这型护卫舰称为塔尔瓦尔级导弹护卫舰。首舰“塔尔瓦尔”号(F40)于1999年3月10日开工.2000年5月12日下水.2003年6月18日服役二号舰“特里舒尔号(F43)于1999年9月24目开工,2000年11月24日下水,2003年6月25日服役;三号舰“塔巴尔”号(F44)于2000年5月26日开工.2001年5月25日下水,2004年4月19日服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新一轮海军装备发展浪潮中,丹麦颇为引人注目。尽管丹麦只是北欧小国,但其海军新舰艇的研发和建造速度却与法、英、德等欧洲强国不遑多让——2艘标准排水量6300吨的/“阿布萨隆”级灵活支援舰才刚刚服役,3艘新型F361型“伊万·休特菲尔德”级防空护卫舰就在船台上开建了。  相似文献   

18.
《江南集团技术》2003,(5):45-45
法国海军造船厂DCN公司是法国新军费计划的最大赢家。法国计划在2008年之前订购8艘法国新型多任务护卫舰和第2艘地平线级防空护卫舰,并要求DCN公司开始新航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1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港,印度海军参谋塔辛格正式代表印度接收了由俄罗斯为其建造的“塔尔瓦尔”级导弹护卫舰首舰“塔尔瓦尔”号(F40),结束了该级舰长达5年之久的建造,6月25日又接收了第二艘“特里苏尔”号(F43)。而第三艘“塔巴尔”号(F44)到2004年中期也可交付。  相似文献   

20.
陈安刚 《航海》2002,(6):30-32
“宙斯盾”舰载防空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的一种武器系统,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标准”SM-2导弹系统和一部AN/SPY-1型雷达,能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有人称之为抗饱和攻击的“坚盾”。该系统因其先进的战术技术性能而受到美国及其盟国海军的青睐。到目前,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以及西班牙海军新建成的F-100型护卫舰先后装备了“宙斯盾”防空作战系统,韩国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