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适应客户不断提高的乘坐舒适性,汽车空调设计开发也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满足市场需要。原有的空调设计、试验、整改、再验证的手段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产品开发周期。空调的设计开发需要依靠一定的理论计算,为系统匹配、及整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使用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定性的、定量的对某轻型客车采暖性能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验证,试验证明本文的理论分析模型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一款空调系统工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除霜风门抖动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设计改善及试验验证,结合实际工艺进行问题解析整改,进一步明确工程开发过程中零件结构设计验证、工艺验证的重要性,以及开发前期充分运用CATIA运动仿真DMU验证的必要性,进而从根本上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3.
概述汽车空调系统主要零部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完成的相关试验验证。通过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零部件、系统及整车道路的试验验证项目及常见的失效模式,说明空调系统的试验验证环节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车辆零部件电磁兼容设计方法的研究,说明电磁兼容设计在零部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多数零部件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电磁兼容设计不够重视,导致产品电磁兼容试验不能通过,进入了设计-试验-整改-再设计的循环过程,耗费大量资金和资源,延长项目开发周期。通过对某控制器进行整改,消除产品辐射和传导发射超标问题,解决企业产品存在的缺陷。通过设计整改验证正向开发的重要性,为企业优化设计流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汽车空调系统的一种全新设计方法:空调系统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理论计算,提高了空调系统开发的质量、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并以CA6471箱式车空调系统开发为例,对空调系统的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某款轿车在试制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底盘异响问题的分析处理,阐述了整车产品试制开发过程中试制试验问题处理的重要性,帮助设计工程师能够快速诊断出车辆发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及时整改、验证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确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车辆的除霜性能是整车开发过程及整车性能试验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设计开发阶段的除霜分析主要通过ANSA&Fluent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整车阶段主要通过环境仓进行试验验证。文章针对环境仓试验车辆除霜不合格问题,应用ANSA&Fluent软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运用CATIA软件对空调风道进行优化修改,针对修改后的数据再次进行CFD模拟分析,分析合格之后再进行整车环境仓试验验证分析结果,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验证闭环流程。风道开发过程中通过ANSA&Fluent软件进行CFD模拟分析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整车试验阶段的除霜问题,避免问题整改的人力、时间、费用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模仿人体ESD干扰的试验案例出发,分析了后空调控制面板LCD不满足ESD放电等级要求的原因。并通过对ESD干扰产生机理及静电释放传递路径的分析,针对后空调控制面板LCD ESD失效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证明了整改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JNJ6405A/B车型自动空调系统技术开发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峰 《汽车电器》2011,(6):12-18,22
从JNJ6405A/B车型自动空调系统的开发目的及意义入手,详细介绍自动空调功能设计及试验评价规范,重点阐述自动空调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台架和实车验证以及成本分析,对于提高空调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hypermesh建立某车轮总成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车轮动态弯曲强度,并结合台架试验对故障车轮进行整改优化,为车轮开裂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汽车空调的除霜性能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视野情况及驾驶安全.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的CFD软件STAR-CCM+对汽车空调除霜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分别探讨了玻璃内表面第1层网格厚度及模型计算域的大小处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稳态除霜分析时,应先确定第1层网格厚度,可建立不完整乘员舱模型计算;瞬态除霜分析时,应建立完整乘员舱模型计算.在整车开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除霜分析的精度和周期,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计算模型来适应不同的开发阶段,以满足其项目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Nastran软件,对某商用车空调压缩机系统进行了CAE模态,强度和疲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空调压缩机及支架NVH模态,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底盘平台化大趋势下,年款车型的底盘基本沿用。但随着人们对整车性能如机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需要在原平台基础上,在保证改动量最小化基础上进行分析及实车验证,以满足市场要求。文章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整车开发范围定义,最终针对某款车型选定增大转向器行程方案,并完成理论分析及实车验证,仅花费数万元的修模代价,即实现对最小转弯半径优化,解决了市场抱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汽车在空调开关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动机转速升速过程中开关空调,容易产生嘶嘶声。从结构和原理上分析了嘶嘶声产生的原因,通过试验找到嘶嘶声产生的根源,并通过针对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和热力膨胀阀(Thermal Expansion Valve,TXV)的一些措施降低了车内的嘶嘶声,从而为车辆空调系统的NVH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预测和确定汽车气动特性的新理论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向东 《汽车工程》1994,16(6):354-360
本文以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升力面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一种预测和确定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新理论模型,并就其在评价空气动力学因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在研究开发气动阻力最小且同时满足汽车工程各方面要求的近地形体及车身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车载充电系统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某款电动汽车进行ECE R10.05充电辐射与充电传导不合格试验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经验,对样车进行针对性整改后,解决相应问题,使其满足ECE R10.05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公司某自卸车搭载潍柴340马力发动机车型,现有冷却模块无法满足发动机冷却需求问题,本文通过对护风罩形式进行了优化和冷却模块与整车的匹配(加装防热风回流装置)的整改,对整个冷却系统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解决了相关车型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同类车型冷却系优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受到道路整体线形的布置和地形的阻碍,山区桥梁在设计过程中直线线形通常不能满足指标要求,所以曲线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直线桥和曲线桥的设计要求大相径庭,针对曲线桥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了曲线桥的受力方式、曲线桥的分析方法及不同曲率下桥梁的空间分析。通过利用Midas FEA桥梁建立实体模型,计算分析了曲率半径对支座反力、主梁内外侧挠度差值及应力差值的影响。对桥梁的设计工作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加工工艺已无法满足许多异形或复杂结构的加工需求。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快速完成产品的设计开发,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缩短开发周期。文章基于快速成型技术,探讨了STL文件、成型方向选择、支撑设置、模型切片分层、层片的扫描路径及填充形式等工艺过程,为产品的快速成型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