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VBA程序,对桥梁结构静载试验的加栽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编制相关源代码,实现了计算机自动进行加载,确定出最优的加栽位置及加载物重量,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
根据五都大桥等地的钻孔灌注桩桩端注浆的现场试验和桩的静栽试验,介绍了桩端注浆的工艺及桩端注浆的效果,并对桩端注浆提高灌注桩承栽力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其推广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集中管理式Web缓存系统进行了改进,应用遗传算法寻找下栽的最优路径,既解决了传统的Web高速缓存(Web Caching)中存在的各缓存服务器之间因不断对话而牺牲不必要带宽的问题,又增加了下栽速度.  相似文献   

4.
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工程采用自平衡法,对四根钻孔灌注桩承栽力进行了测试,从承栽力取值、荷栽传递、设计参数等方面对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为桩基施工设备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加载周期对沥青路面动态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考虑行车动荷载对路面影响的传统路面设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加栽周期的行车动荷栽作用下路表面弯沉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其次对不同加栽周期时的寿命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加载周期在0.05s~0.4s之间时路面动弯沉值显著大于静弯沉值,其中,当加载周期为0.09s时,动弯沉值比静弯沉值大21%,此时,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只有静力条件下计算寿命的41%。江阴大桥交通量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满载重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都满足不利加栽周期条件,对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在路面设计中应该对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动态效应进行着重分析和考虑。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某斜拉式桁架桥节点的ANSYS有限元模型,并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对边界以及荷载进行模拟,分别计算出节点在恒栽以及恒栽加活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这一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为局部应力分析以及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检测的试验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柴油机汽车的废气排放检测工作中,加栽减速烟度检测方法相对于自由加速工况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根据试验台实车检测数据,对柴油车加栽减速烟度检测方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对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进行科学合理的废气排放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柴油机汽车的废气排放检测工作中,加栽减速烟度检测方法相对于自由加速工况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根据试验台实车检测数据,对柴油车加栽减速烟度检测方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对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进行科学合理的废气排放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单跨141m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进行承栽能力最不利状态下的静动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据此来验证在设计荷栽作用下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并作为桥梁竣工验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研究课题,利用先进的WIM(动态称重)设备,取得江阴大桥在重裁条件下的车辆交通分布、轴栽谱、胎压以及车速等参数;然后结合理论力学计算,对重栽交通状况下的钢桥面沥青铺装的受力特性、防水粘结层的剪切特性、铺装的使用寿命以及永久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适合重载交通的钢桥面沥青铺装的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е�··�����г�����ϵ���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辆换算系数是统计交通流量的基本参数,为了准确计算道路的交通流量,有必要将自行车换算成标准小汽车。以往研究认为自行车相对于标准小汽车的换算系数为0.2,本文对城市道路路段自行车换算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数值用在城市道路路段上已经不够准确。城市道路路段分为有机非物理隔离设施和无机非物理隔离设施两种形式,换算系数也应该根据这两种情况分别计算。本文提出了车道有效宽度的概念,建立了自行车相对于机动车的换算系数模型,并结合模型,利用石家庄交通调查实测数据,分别得到城市道路路段有、无机非物理隔离设施两种情况下的自行车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容量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网络容量是判断现状城市道路网是否处于一种平衡稳定状态的重要决策变量。在对路网容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路网容量计算方法按照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划分。针对研究路网容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出行者随机路径选择的研究路网容量方法,为今后深入研究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路网容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Railway termin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ailway network. Transport organization of railway terminal is the key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Moreover, the organization of transport work is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 of wagon flows in the railway terminal. Because of the great amounts of equipment and a large number of train operations, the study on railway terminal transport organization is mostly focused on a marshalling station in railway terminal or a part of it. Systematic study taking railway terminal as a whole is very few. In this paper, the organization of wagon flows in a railway terminal is analyzed and a wagon flow model in a railway terminal is established. The mai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of local train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连续平衡网络设计问题是在连续决策变量的条件下,寻找最优的用于道路网络中某些路段扩建的投资决策方案。文中从代表性消费者理论出发,建立了该问题的基于弹性需求和多用户类型随机用户平衡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考虑了路段能力约束。基于双层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基于混沌优化方法的启发式算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交汇区域(路网结合部)拥堵日益严重的现状,综合考虑异构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与转换需求,基于多智能体和局部感应控制思想,对路网结合部匝道控制模式进行分析,建立单点CPSO-RBF-PID 匝道控制模型、关联主线多匝道一致性协同方法和不同主线间匝道竞争性协同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路网结合部进行网络拓扑,建立基于分布式网络多智能体的匝道协同控制方法.并选取相应路网结合部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起到有效地稳定路网结合部交通流密度,缓解结合部区域交通拥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动态交通流分配是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运输科学的一个前沿和热点.对于已经建立的系统最优的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根据非线性规划问题的Kuhn-Tucker条件求解出问题的解.由于交通网络是一个大系统,结合分批调度理论将交通网络进行分批处理后简化了配流过程中的寻径,最后设计出分批并行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网络最大流问题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网络流问题,针对该问题中的流在传输过程中增减并存的特征给出了一种模型及算法.将其网络上增加弧上的增加量作为初始输入量之一,经过特定运算将其转化为只损耗网络,运用有损耗网络最大流问题的算法进行最终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建立多尺度、多邻域规则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描述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人非共板条件下的行人与自行车混行交通流. 人非共板是一种新颖的慢行交通管理模式,但进行这种人行道规划、设计时,指标选取往往会缺少理论支持,运营时缺乏定量评价运行状态的手段. 本文以城市道路单侧人行道板上同向行人和自行车共板的情况为研究对象,考虑自行车与行人几何尺寸、元胞状态值及邻域定义等方面的差异, 建立了统一的混合元胞自动机模型. 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这两种交通方式相互干扰现象,通过模型演化能方便地获取阻挡概率等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参数,为人非共板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辽宁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经验和国内外长寿命路面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推荐一种基于组合式基层的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利用有限元法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考虑了多种材料参数与指标条件,对推荐的组合式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给出了组合结构的厚度。  相似文献   

20.
风对交通设施的作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随着桥梁结构向着超高、异型和密布等方向发展,导致风对桥梁结构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讨论桥梁结构风工程中的风对结构的作用,边界层风洞试验模拟风场特性和基于高频动态天平测力技术的风洞试验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