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AutCAD2000环境下,采用ARX编程开发汽车变速器回转件零件CAPP系统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介绍了针对汽车变速器中的轴及齿轮零件的CAPP系统-BSXCAPP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该系统将零件信息分解为总体信息和特征要素信息,在零件信息输入的同时实现零件图形的参数化绘制,通过零件信息与工艺决策规则的匹配,自动生成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并实现工序图的自动绘制,系统基于图形环境和数据库运行,满足了CAD/CAPP的集成要求。  相似文献   

2.
回转体零件的工序图自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回转零件CAD/CAPP集成系统中的工序图设计子系统。该系统基于特征造型的CAD,以轴类、套类等回转体零件为对象,实现了工序图形自动绘制和工序图尺寸的半自动标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白车身零件地板纵梁后段的产品特点、工艺信息和形面回弹、侧壁内凹等主要质量问题,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通过在OP10拉延工序采用过拉延的工艺结构和OP30翻边整形工序做回弹补偿的方案,解决了零件的形面回弹问题;通过在OP10拉延工序增加形状补偿的凸包解决了零件的侧壁内凹缺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成组技术的汽车冲压件工艺设计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应用数据库原理,建立了工艺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应用成组技术对零件进行分类,建立了零件特征信息编码,开发了汽车冲压件工艺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5.
以转向横拉杆臂为例,介绍了该此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由于该零件具有体积小、零件复杂的特点,且面比孔易加工.因此,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先加工面,再以面为基准进行其它加工工序.其中各工序夹具都采用专用夹具,并以操作简单的夹紧方式夹紧.该机构设计简单方便且能满足使用要求,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存的气门零件CAPP系统存在难以对企业经常生产的气门零件直接分组建立数据库的问题,基于成组技术开发了气门零件分组程序。针对进行气门零件CAPP系统特征匹配后不能明确指出现存工艺文件所需修改位置的问题,基于数控技术拟出了气门零件特征与机加工的关系并做出新的气门零件特征匹配程序。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CQ-CAPR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路线系统的过程和步骤,通过建立决策模型、路线种类模型、然后把“专家”推理逻辑知识转化为决策程序。CQ-CAPR程序系统通过计算机运行和工艺专业人员的人机对话,能设计出汽车零部件工厂流程。CA-CAPR系统能从产品数据库提取零件编号、名称等信息,工艺路线设计完毕后能存入工艺路线数据库或打印成工艺路线文件。另外本文展示了总成、零件、外协件、特殊零件的设计实例。CQ-CAPR系统不是单单适合于某一组或某一族工艺路线的设计,而是能满足四川汽车制造厂重型汽车生产的所有产品零部件工艺路线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针对白车身典型高强钢零件门槛支撑板拉延工序的纵向裂纹问题,介绍了门槛支撑板的产品特点及工艺信息,分析了U形拉延件的走料状态,总结出开裂原因。通过改变拉延筋的位置、强度和局部走料状态,不仅解决了拉延工序的纵向裂纹,而且提升了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对高强钢零件的拉延筋式样及布置方式也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国松 《长安科技》2001,7(4):19-22
本文针对产品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进行了应用研究,提出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方法,明确了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有关标准和资料,列举了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工序的典型零件范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白车身零件中通道的产品特点和质量育成过程中的主要尺寸问题;对比了零件3种冲压工艺方案,从解决高强钢回弹、减轻零件褶皱等质量问题角度,确定了最佳冲压工艺方案;总结了零件拉延工序设计要点;通过优化拉延筋参数解决了零件局部褶皱问题,通过优化拉延筋参数减轻了拉延筋槽翘曲问题;阐述了侧壁位置回弹是零件尺寸问题关键,回弹问题解决顺序是先解决侧壁型面超差问题、后解决法兰面型面和U型底面超差问题。侧壁回弹需要通过OP10拉延工序做回弹补偿解决,先解决基准孔区域侧壁型面回弹、后解决前后端口侧壁型面回弹,避免基准转换带来的工作反复;总结了模具型面补偿方案和回弹整改要点,对产品造型和基准设置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标识和可追溯性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原理,举例论述了标识和可追溯系统在汽车零部件装配生产线的具体应用。包括相关标准、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操作流程。分析说明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当今汽车生产行业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为开发系统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开发的一种新型 4路模拟量同时转换的内燃机瞬态热力参数采集与分析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软件设计 ;并对实测采集结果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虎钳在整车生产企业中,常被用于零部件分装过程,如阀类接头的分装、气管路分装等,其主要作用为夹紧零部件以防止其移动和歪斜,方便员工操作。虎钳在零部件分装过程中需反复开合以固定不同规格的部件,长时间操作容易使员工疲劳,同时在虎钳使用过程中,固定太紧容易对零部件质量造成影响,而固定较松则会产生作业过程中零部件位置偏移,对作业过程造成冲击。为了缓解员工疲劳强度,方便快捷的完成分装作业,本文探寻一种虎钳在零部件分装过程中的一种优化和替代方法,以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车身零件的功能评估方法,描述了轿车零件功能评估与整车开发流程的关系,并对影响评估进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零件匹配结构和方式设计了匹配参数,且利用前向BP神经网络对拼装时间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零件拼装过程特点,获得了一个具有优先约束关系和不同准备时间的可中断多平行机排序模型。以某车右侧围为例,对拼装时间的计算方法和拼装过程的排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孙冠哲 《天津汽车》2009,(11):27-29
在汽车整车设计开发过程中,内饰件的设计开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内饰件的间隙面差是整车制造精度的很好体现,内饰件的配合与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介绍了一些内饰件的设计开发经验,总结了在设计前期一定要充分对比成熟结构,防止低级设计失误的发生。通过这些整改,整车内外饰精细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指出前期设计失误对生产有很严重的影响,同样会加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一定要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6.
潘旭峰 《汽车工程》1998,20(3):156-164
本文针对汽车传动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特点,研究了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特征提取、模式分类和诊断决策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徐虹  贾树盛  崔波 《汽车工程》2006,28(2):194-198
将精密塑性成形汽车件的工程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基于三维大变形弹塑性力学理论、弹性力学理论和疲劳破坏理论,以数值模拟软件和相关疲劳计算软件为平台,建立了汽车件的精密塑性成形工艺与疲劳寿命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首先模拟精密塑性成形,建立精密塑性成形工艺参数与零件内部应力—应变场之间的关系,在保留零件残余应力场的前提下,模拟分析零件的实际受力,获得了应力—应变响应,再结合材料疲劳性能参数和工作载荷,最终把精密塑性成形工艺参数与其受载后的疲劳寿命智能化地联系起来。经花键冷挤压工艺试验和疲劳试验验证,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环境感知过程中易将行人与骑车人混淆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区分行人与骑车人的联合检测方法,并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进行改进。首先,通过增加一个子网络提取图像形状特征通道,将其与主干网络生成的特征图进行聚合,额外的形状语义通道用以辅助检测器区分行人与骑车人的特征;接着,通过构建差异性区域预测单元,以区分行人与骑车人差异部位,将建议区域划分为多个部件并计算其置信度,根据该置信度对部件特征进行加权;最后,将主体特征与加权后的部件特征聚合后送至分类器进行分类。在本文中构建的行人-骑车人数据集和公开的Caltech数据集中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检测方法能有效减少将骑车人误检为行人的情况,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零污染”特性,并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研究进展。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分析了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效率问题和可行性,并与目前最为看好的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多种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指出了压缩空气动力汽车项目需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认为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是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绿色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