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横滨港2004年吞吐外贸箱2606553TEU,比上年增长7.9%。其中重箱2196161TEU(增9.7%)、空箱410393TEU(增0.4%)。重箱、空箱合计,出口为1355746TEU(增9.7%),进口为1250808TEU(增6.2%)。按货重计,出口目的地前5位为①中国(含香港地区)、②美国、③台湾地区、④泰国、⑤韩国,进口来源地前5位为①中国、②美国、③澳大利亚、④泰国、⑤加拿大。  相似文献   

2.
《港口科技》2009,(4):49-49
2008年日本神户港吞吐外、内贸易集装箱255.6万TEU,比上年增长3.4%(速报值),刷新了大地震后的最高纪录。虽然去年10月以后减少,但已是连续6年增长。其中外贸箱204.0万TEU,增长1.1%,正是连续6年增长。出口增长1.5%,为107.0万TEU,进口增长0.6%,为97.0万TEU。  相似文献   

3.
港口动态     
《海运情报》2010,(9):39-39
中国港口1~5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2% 吞吐量为5627.27万TEU。其中:①上海1142万TEU,增长18%;②深圳847.88万TEU,增长27%;③宁波506.67万TEU;④广州498.27万TEU;⑤青岛466.85万TEU。  相似文献   

4.
《海运情报》2007,(9):38-38
加拿大温哥华港上半年吞吐集装箱108.7万TEU,比上年周期增长5%。包括集装箱和散货在内的货物总吞吐量也增长5%,为3990万吨。出口箱增长9%,为41万TEU,进口箱增长5%,为55.7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丁力 《海运情报》2007,(4):25-25
韩国2006年吞吐外贸、内贸箱共1595万TEU(均为速报),比上年增长5%,其中外贸箱增长6%,约为1578万TEU。中转箱占三分之一。釜山港的吞吐量占全国的75.5%,中转货物占全国的9成。  相似文献   

6.
港口动态     
《海运情报》2010,(7):39-40
中国港口1~3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为3186.65万TEU。前5位为:①上海,634.22万TEU,增14.6%;②深圳,492.44万TEU,增26.7%;③广州.279.08万TEU,增28.2%;④宁波-舢港,276.44万TEU,增22.6%;⑤青岛,272.54万TEU,增9.0%;⑥天津,216.98万TEU,增12.6%;⑦厦门,129.37万TEU,  相似文献   

7.
据韩国海洋水产部统计,2007年该国港口吞吐集装箱1748万TEU,比上年增长9.5%。釜山港由于中转箱增长12%,超过全国的增长率(8%),吞吐量占全国的75.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因中转低迷,光阳港的吞吐量减少。靠近首都首尔的仁川和平泽两港,进口和中转箱量都扩大,吞吐量的增长率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万荆 《中国港口》2005,(11):28-29
一、内贸危品箱港口操作管理的现状 1.内贸危品箱量统计情况 在各港口内外贸集装箱吞吐总量中,外贸危品箱约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3%左右,而内贸危品箱占内贸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平均不到0.3%(比例最高的港口为0.9%,最低的不到0.1%)。如果按此比例推算,在去年全年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的吞吐量中内贸危品箱只有约2万TEU左右,今年也不会超过3万TEU。  相似文献   

9.
包括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亚洲区域内航线,2007年上半年主要船公司的集装箱运输量合计达到538.2万TEU,比上年同期的503.6万TEU增长7%,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日本出口99.8万TEU,增长2%,进口129.3万TEU,也增长2%。按国家和地区统计,在出口方面,中国南部的出口增长10%,中国北部的出口增长44%,越南的出口增长29%,  相似文献   

10.
港口信息     
上海港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今年头7个月,上海港已完成货物总吞吐量2.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016.1万TEU,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3%和26.8%。至7月底,上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07 亿吨,同比增长17.1%,其中出口货物完成4814.7万吨,同比增长28.7%;外贸集装箱箱量比上年同比增幅达28%,其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至美国、欧洲航线的箱量分别达到192.6万TEU和144万TEU,同比增长15.8%和15.1%日本、韩国、香港航线分  相似文献   

11.
杨秋平 《集装箱化》2013,24(1):39-39
2012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4亿t,同比增长8.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5亿t,同比增长4.4%;内贸货物吞吐量5.9亿t,同比增长10.7%;同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28万TEU,同比增长9.0%。1—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累汁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149万TEU,同比增长8.3%;1—10月,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航线、内支线和内贸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9%,20.6%和16.3%,外贸航线中的欧洲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5.1%,美国航线集装箱吞吐赶同比增长1.6%。  相似文献   

12.
尧乐 《海运情报》2006,(2):26-26
美西7个港1:32005年共吞吐集装箱2255万TEU,比上年增长10%。其中4个港1:3的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各港吞吐量为洛杉矶748.4万TEU(增2%),长滩670.9万TEU(增16%),奥克兰227.3万TEU(增11%),西雅图208.8万TEU(增18%),塔科马207.0万TEU(增15%),波特兰16.0万TEU(减42%),加拿大温哥华176.7万TEU(增6%)。  相似文献   

13.
《海运情报》2007,(7):7-7
日本全部63个港口2006年吞吐集装箱(进出口合计,含空箱)1662万TEU,比上年增长6%,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重箱出口584万TEU(增7%),进口759万TEU(增5%)。其中五大港1307万TEU,增长6%。[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2):14-16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三国区域内的集装箱货流也一直增长。以贸易额(美元)计,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对象,且2002年以后已是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于韩国来说,2003年中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对象,对于日本而言,韩国是继美国、中国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如果签订,贸易将更为活跃。在集装箱货流方面,按2004年实绩,中日间比上年增长19%,约为260万TEU;日韩间增长8%,约为125万TEU;中韩间增长11%,约为198万TEU。  相似文献   

15.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1):19-23
在班轮运输业的发展中,北美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表1所示,2005年北美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4340万TEU,比2003年增长24.8%。尽管从脊吐量的绝对值和增幅来看仅与西欧港口相当,但北美港口的中转箱很少,因此北美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与其贸易增长的关联度更高。根据PIERS的统计,去年美国集装箱货物的进口量为1700万TEU,比上年增长近10%,其中自东亚进口的占69%;出口量为840万TEU,比上年增长6.9%,其中出口至东亚的为420万TEU。  相似文献   

16.
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2007年运输集装箱货物1121.5万TEU,比上年增长9%。其中干货增长8%,为1061.2万TEU,冷藏货增长37%,为60.3万TEU。日本航线出口增长6%,为209.5万TEU,进口增长3%,为261万TEU。  相似文献   

17.
张敏 《海运情报》2005,(11):20-21
根据ci—online的统计,截至今年8月1日,亚洲与北美东岸之间共有24条全水路周班航线,比2002年增加了7条,全年总运力超过80万TEU。另据PIERS海运研究机构的统计,太平洋航线东行约有23%的货物途经巴拿马运河,而10年前这一比例不到17%。亚洲/北美东岸全水路航线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①亚洲往美东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往美西出口的增长幅度;②不少零售商在美东港口的腹地建立了配送中心;③美西港口拥堵情况严重且劳动力不足;④到发美国中西部及大西洋沿岸城市的铁路运力不足:⑤利用全水路航线能够降低成本并改善集装箱物流状况:⑥利用全水路航线能够兼顾加勒比盆地和中美地区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根据Container Trade Statistics.(CTS)统计,2012年2月份全球集装箱贸易量达到928.44万TEU,同比上升12.08%,环比下降8.21%。其中2月份欧洲进口箱量同比上升4.06%。达到149.43万TEU,出口箱量同比上升8.89%,达到128.92万TEU;北美地区进口箱量同比上升21.69%,达到143.39万TEU,出口箱量同比上升10.57%,达到118.93万TEU。CTS预测3月份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将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洛杉矶/长滩港2007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下降0.6%,为1566.7万TEU。其中洛杉矶港减少1%,为835.5万TEU,长滩港增长0.3%,为731.3万TEU。洛杉矶港是1996年以来首次低于上年,长滩港则是除2001年减少3%外1996年以来的最低增长率。与上年相比洛杉矶港进口大致持平,出口增长13%,空箱减少11%。长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05,22(5):I0004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与整体外贸发展速度相仿:出口增速均在30%以上的高位运行,进口增幅回落至10%作左右,贸易顺差大幅增长。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仍为我机电产品贸易主要市场,对其出口占比为94.2%,自其进口占比高达98.9%,出口增幅均在30%以上。我机电产品出口的十大市场与前期没有变化,分别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省、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联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