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石方在交通土建工程中占很大的比例,而挖、填方比例的合理调配可以降低造价,提高效益,经济运距则是进行土石方调配的关键.本文结合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推导出了经济运距的修正公式,并应用于汉孝高速公路土石方调配,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土石方在交通土建工程中占很大的比例,而挖、填方比例的合理调配可以降低造价,提高效益,经济运距则是进行土石方调配的关键.本文结合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推导出了经济运距的修正公式,并应用于汉孝高速公路土石方调配,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施毓凤 《轨道交通》2007,(10):85-86
以洋山深水港为例,分析了内陆集装箱的各种运输方式,应用技术经济比较方法比较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合理性,并从价格角度研究了公路与铁路的合理运距,指出从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角度来看,海铁联运的运距应在500km~600km以上。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7):202-203
基于目前公路工程进行土石方计价与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文章分析了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调配与综合运距计算以及不同计价要求下土石方计价和计量比较,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土石方平衡计算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石方计价与计量的准确性,要通过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结合分析,来进行保证。  相似文献   

5.
公路快速客运调研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调研实际情况对公路快速客运发展中经济运距、服务对象和优势、系统特性、站点布局、市场组织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使用和线路的增加,线网换乘站点也增多,起讫点间的线路选择也增多。不同换乘线路的选择,使地铁平均运距也发生了变化。为计算轨道交通全网的平均运距,选择利用最短路径原理,得出线网中线路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并利用该最短距离与轨道交通客运OD量得出平均运距。最后,对该平均运距的计算方法提出总结。  相似文献   

7.
快捷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带来碳排放的激增,运输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是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的主要方式。为分析快捷货物各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关系及临界运距,基于Logit模型构建包含经济性、时效性、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及绿色性等服务属性的市场分担率模型,基于分担率模型构建各运输方式间临界运距-高铁时速关系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实例结果表明:250 km·h-1时速下,高铁快运的绝对优势运距范围为700~1500 km,优势运输时间为2.8~6.0 h,考虑碳排放因素时,600 km及以上运距均为高铁快运的绝对优势运距区间,优势运输时间为2.4 h及以上;碳排放权重系数每增加0.1,高铁较公路的绝对优势运距区间左边界会扩大100 km;200,250,300,350 km·h-1这4种时速下,250 km·h-1的公路-高铁临界运距提升率最大,较200 km·h-1提升50%;当航空快运碳排放因子降低1/2时,其优势运距范围左边界会扩展23%。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尽管货运联系在运量和运距两方面都有迅速的增长,但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货运生成密度和强度仍然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因此可以预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货运生成密度和货运强度将继续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
空车调配优化直接影响铁路运用车辆使用效率和市场需求满足的程度.从实时性优化调整角度,通过定义配空弧与装运弧,确立了配空和装运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形成空车调配服务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决策阶段内收益、成本、服务能力等因素,以空车调配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空车调配的多时点优化模型.最后以粤东地区空车调配为案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验证.案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车调配时空网络构建方法,有助于综合考虑收益、成本和点线能力等因素,以及降低问题的难度,可为空车调整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速公路近年来发展趋势,对浙江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了其客货运输现阶段特征;结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各运输方式特点,提出基于分担率函数的优势运距量化分析方法,对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四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进行选择优化,分别构建了各客、货运方式优势运距模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现阶段已逐步转向区域间中短途公路运输交流;后依据公路运输优势运距变化,明确了高速公路新时期的功能定位,并为未来浙江省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未来"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背景下的时速250 km以上货运动车组货运产品设计问题,首先采用不等权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全国货运量及发展趋势;其次构建各货运方式货运量-平均运距、分担率-平均运距的拟合曲线及表达式,确认铁路货运优势平均运距及区间最高分担率;再次,定位货运动车组货运产品为铁路高端货运市场;在此基础上结合其特点对其货物品类,明确分担率及未来需求;最后从产品属性定位出发,建立效益最优化与综合评价模型,结合铁路货运产品谱系,设计出以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为主的货运动车组货运产品谱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长距离城际旅客对高铁,民航,空铁联运与民航中转等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应用意向调查(SP)方法选择3个典型OD开展客流调查,构建多项式logit(mnl)模型与混合logit(ml)模型拟合数据,分析影响旅客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说明旅客选择行为的异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MN L模型,ML模型显著提升了模型预测能力,更好描述了旅客选择行为的异质性,更适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建模;行程前时间,在途时间,中转时间是影响旅客选择的主要因素;出行目的,公费出行等对出行方式选择也有重要影响;在1400~2000 km运距范围,减少中转时间可以有效提高空铁联运与民航中转出行方式市场分担率;1400 km运距范围内,如果中转时间在1.5 h以内,则民航中转与空铁联运2类出行方式的替代特征明显,2000 km运距范围民航中转市场分担率显著高于空铁联运.  相似文献   

13.
由现状调查得到公交的平均运距、满载率、平均线路长度等指标.在规划年,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国家规范指标确定配车规模,从而计算出线路总数;然后由满载率和平均运距的变化幅度确定规划年公交客流量的范围.在确定公交客流量后,将其除以交通需求预测出行总量并得到公交分担率指标.对于某一城市.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预测的规划年人口规模和出行总量,就能确定规划年公交分担率的合适范围,从而为城市的公交规划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就铁路在综合运输市场中所承提一的额货运量变化情况,分析其在我国运输市场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对铁路参与市场竞争的因素,经济运距,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铁路运输在近期应提高路网密度,改革管理体制及提高科技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海铁联运换装效率和换装成本,及其收益等方面出发,与其他多式联运进行对比,分析海铁联运的优势并得出海铁联运的经济运距,从而比较全面的反映发展海铁联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动态需求下同级库存协同的重要性,分析了装备调配方案的制定流程,给出了同级库存调剂方案的前提.考虑供应成本和供应满意度的平衡,从运输成本、库存积压和装备短缺损失等方面,研究了上级调拨和同级调剂的成本构成.综合了上级调拨和同级调剂的优点,建立了一个装备调配的最优化模型,得到了最优调配方案.最后用一个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杨光灿  张鑫  史浩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1):156-156,158
为实现供水管网经济、可靠、科学的优化调配用水量,给出一种基于改进单指数平滑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引进"追踪信号"来反应时间序列的变化,通过重新修正平滑常数a以建立改进单指数预测模型。以东北某城市日用水量为原始数据进行了实际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的结果满足Y市用水量要求.该预测模型应用于Y市的日用水量预测,为Y市供水优化调配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军装备保障现状,考虑供应满意度和调配成本的平衡,在分析装备调配系统的结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调配系统的双层规划模型。研究了动态需求下装备调配系统的网络结构和调配策略,得到最优组织结构和运行成本。模型可以提高装备调配系统的科学性,对装备调配保障方案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阳至铁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晖 《北方交通》2009,(12):59-62
基于对沈阳至铁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与客流特征分析,提出了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区域客流通道进行研究的基本思想,以及四阶段客流预测的技术路线.通过客流分配模型,对沈阳至铁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进行了客流预测,获得线路全日客运量、平均运距和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等客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汽车运输企业运输组织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汽车长途货运的合理服务范围,即根据运输费用来确定汽车的合理运距,在汽车长途干线货运中组织车辆地行驶,保证驾驶员正常劳动条件和学习,休息的时间,利于安全行车和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