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催化转化器非稳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催化转化器白载体和催化剂载体的非稳态温度场,并考察了载体壁厚对催化剂载体非稳态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载体与催化剂载体的升温特性不同;减小载体壁厚能够改善催化剂载体的非稳态升温特性.  相似文献   

2.
用交替微波法制备了SnO2/C复合材料,以该材料为载体制备了不同Pt∶Rh比例的Pt-Rh-SnO2/C催化剂,应用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试了催化剂对乙醇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利用SnO2/C作为催化剂载体可以制备具有良好分散度的Pt-Rh-SnO2/C催化剂,不同比例的Pt-Rh-SnO2/C催化剂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都小于4nm,且粒径分布较窄;该系列催化剂中Pt具有面心立方结构,随着Pt含量不断增加,粒径逐渐增加.当Pt∶Rh比例为3∶1时,对乙醇的催化氧化具有最好的稳定性和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Cr(NO3)3为Cr源,Na/ZSM-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基催化剂(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5%,7.5%,10%),分别在873 K和1 073 K下焙烧.采用FT-IR、XRD、BET和S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自主微型固定反应器上,采用CO2-TPD和H2-TPR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r2O3均匀的分散在Na/ZSM-5载体的表面,并且对催化剂的酸碱性和还原性有一定的影响.焙烧温度的不同对催化剂有很大影响,在873 K下焙烧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形貌,而在1073 K焙烧的催化剂出现塌陷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作溶剂的固定床操作系统,用钌、铑、钯、铂等作为担载金属,氧化硅、活性炭(AC)、γ-三氧化二铝等作为载体,制备了多种负载型催化剂,评价了它们的糠酸选择性杂环加氢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金属钯的性价比最好,γ-三氧化二铝为催化剂的合适载体.优化了该催化剂上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1.0 MPa、150℃、氢气空速4 000 h-1、糠酸水溶液的空速8.0 h-1的条件下,糠酸的色谱转化率达98.2%,四氢糠酸选择性为100%.催化剂1.0w%Pd/γ-Al2O3连续运转260h后未见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稳定性良好提出了一个经济、环保、连续操作的糠酸选择性杂环加氢过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作溶剂的固定床操作系统,用钌、铑、钯、铂等作为担载金属,氧化硅、活性炭(AC)、γ-三氧化二铝等作为载体,制备了多种负载型催化剂,评价了它们的糠酸选择性杂环加氢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金属钯的性价比最好,γ-三氧化二铝为催化剂的合适载体.优化了该催化剂上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1.0 MPa、150℃、氢气空速4 000 h-1、糠酸水溶液的空速8.0 h-1的条件下,糠酸的色谱转化率达98.2%,四氢糠酸选择性为100%.催化剂1.0 w%Pd/γ-Al2O3连续运转260 h后未见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稳定性良好.提出了一个经济、环保、连续操作的糠酸选择性杂环加氢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催化剂选择实验中以γ-Al2O3为载体共制备了29种催化剂,优选出Cu Co La Ce-O γ-Al2O3为本实验最佳的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本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氧化剂24 mL/100 mL废水、反应时间70 min、pH<7、催化剂投加量为3 g/100 mL废水.  相似文献   

7.
对一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歧化反应的载体和反应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使用NaAlCl4催化剂有较好的效果,其中ZSM-5载体最好.在鼓泡式反应工艺和蒸发式反应工艺中,后者较好.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碳化硅为原材料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生产工艺,并对载体的微观结构进行SEM分析和用压汞仪测试,结果表明重结晶碳化硅过滤器微孔分布均匀一致;对载体进行适应性涂敷试验,SEM分析结果表明:含有催化剂浆料可以均匀地涂敷在碳化硅晶粒上;载体对PM的过滤效率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测试,过滤效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9.
得到尺寸可控高纯纳米CeO2材料对于在催化领域储氧、释氧功能、载体与活性组分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气体传感器、三效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拟将离子交换与超重力技术有机结合,即以离子交换纤维为活性填料主体取代传统隋性填料,通过合成过程中纤维表面离子的分散状态和组成测试,产物粒度分布及形貌的分析表征,深人研究超重力场效应条件下,反应物前体在交换床层中的径向离子分布规律、晶格的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载体、不同层数的锐钛矿纳米TiO2薄膜.利用TiO2薄膜作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研究了载体、光源、镀膜层数、Ph值、初始浓度等对光催化降解脱色率的影响,从中获得了最佳镀膜及最佳光催化条件.结果表明:以太阳光为光源,以铝合金为载体,在500℃条件下镀3层膜,且在Ph<8.00时光催化脱色效果最好;且该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该光催化反应的极限速率常数为 0.40 mg/(L·min),吸附平衡常数为2.65 L/mg;表面反应而非吸附是这个光催化反应的速度决定步骤,即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wood (L-H)机理.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文中综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概述了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展,主要介绍了有机载体和聚合物载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几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强  马瑛 《轨道交通》2008,(6):60-63
传输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必须的信息传输载体和基础网络。本文针对目前几种专用通信有线传输系统技术方案进行探讨研究,并对其技术经济。网络结构、自愈保护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供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光学纯的联萘二甲酸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重要催化剂和合成中间体,但由于制备困难,目前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廉价的2-甲基萘为原料,经过2次溴代、水解成醇,继而氧化成羧酸,再经酯化、乌尔曼偶联反应、水解得到消旋的联萘二甲酸,然后用奎宁拆分,最终生成光学纯的联萘二甲酸.操作简单安全,原料廉价易得,拆分前总收率为50.8%,最终产品的光学纯度值为99%.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制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催化剂投加量、pH值、紫外灯照射时间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投加量为2 g/L,pH值为6,紫外灯照射时间为150 min,大红染料浓度为100 mg/L.在此基础上添加助催化剂和H2O2,降解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to be transmitted and the signal phase in the 16-level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16-QAM) constellation is derived. Then a new carrier recovery method based on this relationship is proposed, where both the diagonal and non-diagonal signal points are used for carrier recovery.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16-QAM has a higher acquisition speed than the times-four carrier recovery method, and has a wider acquisition bandwidth and smaller phase errors than the diagonal constellation based carrier recovery method.  相似文献   

16.
考虑物流配送中的网络流问题,即由某些供应点向各个需求点通过某种运输工具(货车、轮船等)供应货物的问题,目的是尽可能的降低配送成本.通过一个混和整数规划模型来描述该问题,利用网络单纯形法、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以及试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有效地得到该问题一个近似程度较高的可行解.  相似文献   

17.
考虑物流配送中的网络流问题,即由某些供应点向各个需求点通过某种运输工具(货车、轮船等)供应货物的问题,目的是尽可能的降低配送成本.通过一个混和整数规划模型来描述该问题,利用网络单纯形法、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以及试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有效地得到该问题一个近似程度较高的可行解.  相似文献   

18.
人工合成金刚石经历了粉状一片状一粉状触媒和石墨的过程,“单向生长机制”观点认为,粉状触媒工艺中金刚石生长环境优越,合成的金刚石单晶均匀对称,TI、TII优于片状触媒产品。  相似文献   

19.
以无车承运平台为基础,考虑平台在车货匹配的基础上完成整个多式联运网络组建的过程,给出了一种“无车承运+多式联运”的平台运营新模式,探究了新模式下的业务流程与货物运输流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物流流线网络理论与双边匹配理论,对“无车承运+多式联运”的流线网络,以及联运过程中各个层级之间的匹配度函数进行了构建;结合车货匹配度函数与联运匹配度函数建立了整个流线网络的匹配度模型;最后结合算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验证了匹配度模型对无车承运平台多式联运方案组织与选择的有效性,分析了新模式在增加平台业务范围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