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上海外滩通道圆隧道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难点,介绍了通过采取隔离桩、土体改良以及控制盾构正面土压力等一系列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使直径14.27m土压平衡盾构顺利下穿外滩万国建筑群及外白渡桥、轨道交通2号线、南京东路人行地道和北京东路人行地道等建(构)筑物,为今后超大直径土压盾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黄浦江底最大直径隧道——长江路隧道2016年9月10日起通车。长江路隧道与外环隧道相邻,通车后将有效改善上海北部地区越江交通主要依赖外环隧道的局面,对完善区域越江通道的布局、形成功能互补的越江通道系统有着重要意义。长江路隧道工程集聚了多项技术创新的亮点:1)隧道穿越轨道交通3号线和逸仙路高架,特别是逸仙路高架桩基与盾构最近距离仅1 m,并  相似文献   

3.
王勇 《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4):27-29,54,61
本文通过对上海外滩隧道工程盾构出洞试验段施工技术的分析和总结,详细介绍了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出洞技术参数的确定和盾构掘进过程的控制,所形成的施工经验对盾构后续穿越外白渡桥和外滩万国建筑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外滩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结合上海外滩通道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近距离下穿外白渡桥桩基的工程施工,重点阐述了外白渡桥的保护方案比选,外滩通道工程与外白渡桥的空间关系,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及施工监测的结果。可为今后同类型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外滩公路隧道施工中,首次采用了直径为14.27 m的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文章以此为工程背景,围绕超大断面的开挖面稳定、浅覆土施工、近距离穿越运营中地铁和历史保护建筑群等诸多难题,从盾构的针对性设计、关键施工技术、构筑物保护措施等方面对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并与常规的地铁盾构、同级别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的优劣;结合中国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对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浅覆土下盾构快速穿越法——URUP法是针对在地面交通十字路口、地面立交路口处建立地下穿越通道而提出的一种施工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盾构地下穿越法相比,具有施工周期短、对周围环境和既有建筑结构影响小等优点。鉴于此,文章对该施工工法关键技术、盾构断面,以及应用实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上海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的建设施工,较全面地分析了隧道盾构施工中的若干技术难题,包括盾构近距离穿越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区间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盾构浅覆土进出洞等,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上海外滩通道上跨延安东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上方进行深基坑开挖的特点,提出了大直径隧道上跨工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针对隧道保护指标、变形控制措施、隧道变形规律等几个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最后结合外滩通道上跨延安东路隧道的工程实践对部分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土体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推进时开挖面的稳定对控制沉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作为开挖面支撑介质的土砂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软稠度、内摩擦角小及渗透率小等特点,但是一般土壤不能完全满足这些特性,为此需要对开挖面土体进行改良。目前土体改良技术主要是在土体内加入膨润土、泡沫等添加剂来改善土体的性能,但是该技术对于超大直径、工程环境敏感的上海外滩通道工程是否适应值得探讨。为此,以上海外滩通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土体改良技术对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泡沫和膨润土对上海典型土体的改良效果;根据模拟推进试验结果确定了添加剂加量、发泡率等参数;最后通过现场试验探讨了改良效果。通过在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对土体进行改良,有效地保持了开挖面的稳定,减少了盾构推力与扭矩,刀盘磨损和机械负荷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盾构在土体改良后出土流畅、推进匀速,从而验证了土体改良技术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地下盾构区间穿越既有建筑物较为常见,地面建筑桩基将影响到盾构区间的施工。结合深圳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穿越建筑桩基工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功解决了盾构直接切割房屋桩基的难题,在贯通区间隧道的同时,确保了地面建筑的安全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在江中段采用盾构法修建,其内设上下层双向四车道,直径为14.5 m.该隧道江北盾构出洞时主要穿越淤泥质粘土,土体含水量大,承载力低,若采用普通加固方式很难保证盾构出洞破壁时土体的稳定和有效隔水,设计采用人工地层冻结加固技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利用数值方法,就冻结施工时土体冻胀效应对地下连续墙安全性的影...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穿越广州火车站站场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州地铁二号线火车站-三元里区间隧道中约165 m长隧道要下穿京广铁路广州火车站站场,在没有采用地层加固和扣轨辅助方法的情况下,利用盾构工法安全、顺利地完成了穿越14股轨道及其站场站台、地下邮政通道与人行天桥的隧道施工,确保了京广线的正常运营并有效地保护了周边环境.文章对盾构隧道穿越站场地段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其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6日,上海沿江通道越江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起点位于浦西牡丹江路,终点与浦东外环线相接。工程全长8.42km,主线建设规模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隧道段设计车速为80km/h。工程以隧道形式下穿长江和黄浦江.隧道段长6.48km,采用两台直径15.43m盾构掘进施工。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铁一号线试验段工程中盾构在穿越内秦淮河河底时,隧道上部最小覆土仅为0.7m,给盾构穿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设计结合盾构施工特点,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结构设计符合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在建设的上海北横通道工程主体部分采用直径15.56 m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沿线要经历连续急曲线、大规模穿越各种建(构)筑物,对隧道的稳定以及环境扰动控制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为较好地抑制隧道上浮和控制地层沉降,满足城市中心区高标准绿色施工的要求,研究了同步浆液绿色干混化技术,优化浆液配合比提升浆液剪切屈服强度,并结合监测信息对注浆参数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工程实践表明,现场文明施工水平、浆液质量的稳定性和供应保障度均大大提高。盾构成功穿越89栋房屋建筑,2次下穿运营地铁隧道,北横隧道的稳定性以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了工程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工程施工中,必须确保逸仙路高架及轨道交通3号线运营的安全。结合工程实例,分别从穿越前保护技术方案(MJS工法)的选取及实施、穿越过程盾构施工参数优化与调整、全过程动态监测及数据分析等3方面,对超大直径盾构穿越阶段采取的各项保护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希思罗机场旁的公路隧道贯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敦希思罗机场旁造价8850万美元的公路隧道项目中的第一条盾构隧道于上个月贯通。Herrenknecht公司生产的直径9.2m的双重施工模式盾构将从地面运送至西部隧道口,该处第二条盾构隧道的施工将从这个月开始。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推导了一种埋地管线安全程度判定方法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适用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管线过程中的安全判定方法,并建立了管线应力状态与管线位置处的地表变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实测地表沉降数据,拟合管线挠曲线方程,再通过对挠曲线求微分得出管线曲率,进而求得管线的应力状态。并通过管线的实际应力状态与容许应力相比较,建立管线安全度评价指标。该安全度指标可以用于指导盾构隧道穿越管线施工中的参数控制。以上海某超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950~1 040环穿越高危管线的实测数据为依据,计算了盾构穿越管线过程中的管线安全度。研究表明,盾构穿越管线会造成隧道上方管线安全度的降低,受影响管线安全系数一般在5~15左右,但通过对盾构施工参数的控制,可以确保高危管线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地下工程中,超大直径盾构工程建设存在众多技术难题。以上海长江西路隧道工程为背景,详细分析了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道路高架桩基近接施工的安全稳定性、超深基坑设计技术、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三维仿真模拟以及抗震分析低碳绿色光导照明系统的应用等关键技术,并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现代隧道技术》2004,(Z1):8-11
波尔图地铁是目前正在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建设的一条70km长的轻轨系统.地铁工程的地下部分包括两条隧道(C线,2.5km长;S线4km长),分别由直径为8.7m和8.9m的两台海瑞克EPB盾构掘进机进行开挖.在两条隧道中,将设有10个地下车站.土木工程部分于1998年发包给了Soares da Costa、Somague及lmpregilo三家承包公司组成的联营体.Geodata公司从上述联营体分包有关地质-土工性能描绘、隧道设计、建筑风险评估等工作.MottMacDonald公司负责施工期间的现场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