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现有关于川藏铁路冰水泥石流研究多为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研究,缺乏现场资料验证。通过收集川藏铁路沿线冰水泥石流堆积体样本52份并做试验分析,首次系统研究了川藏铁路冰水泥石流流变及级配特性,并对其特性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冰水泥石流细小颗粒(黏粒、粉粒)含量明显小于典型黏性泥石流,冰水泥石流粒径小于0.01?mm的颗粒含量约为黏性泥石流的32.4%;同种重度、剪切应力下,冰水泥石流应力显著小于黏性泥石流;冰水泥石流为紊动流模式,其搬运及侵蚀特性更加明显,破坏力更大。  相似文献   

2.
铁路泥石流防治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扼要介绍了铁路泥石流防治技术。对绕避、排导、拦挡和明洞渡槽等泥石流工程减灾技术的适用条件和减灾效益作了分析总结。为加强泥石流非工程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建立泥石流防灾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铁路道床振动特性的三维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铁路碎石道床是一种典型的散粒体结构,为突出考虑道砟颗粒的散体特性,运用离散元法建立轨枕-道床空间耦合的颗粒流模型.通过加载高速列车动荷载时域谱,研究铁路道床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振动特性和道砟颗粒的动态响应.研究结论:通过建模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铁路道床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动荷载作用下道砟之间的接触力按近似45°角的规律传递;相邻轨枕下方道砟颗粒的振动加速度和道砟接触力存在振动叠加作用,道砟颗粒的振动加速度、道砟接触力及道砟颗粒动位移随道床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即将开通的海南东环铁路及运营中的东线高速公路清水湾段受突发性大型泥石流冲击,泥石流漫过铁路路堤、穿过桥下净空后进一步漫过公路路面并流入南中国海;通过记述泥石流的成灾过程,结合地质调查、航拍、勘探、测试等手段,分析流源区巨型滑坡的成因、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机理、泥石流的径流和堆积特点。研究结论:(1)流源区巨型滑坡的发生表现出极强的突发性以及高位高速运动的特点;(2)风化破碎的花岗岩体和不利的结构面组合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3)连续强降雨的饱水加载作用以及雨水沿陡倾张裂结构面的下渗软化作用,是诱发滑坡的直接原因;(4)表现形态:岩土体高速下滑后,迅速解体并与水体充分拌和转化为泥石流,沿途不断铲刮沟床,流体物质和含水量逐渐增大,高速流态化运动近4 km才逐渐停下来;(5)海南东环铁路及东线高速公路位于堆积区的外缘,当泥石流到达时动能已大大减弱,其破坏程度受到了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第四届中日韩铁路技术交流会在韩国召开  第四届中日韩铁路技术交流会由韩方主办 ,于 2 0 0 4年 6月 2 1日至 2 3日在韩国仪旺市召开。中方代表团一行 11人在铁道科学研究院陈国芳院长率领下出席会议。日方代表团 10人出席会议。本次交流会中日韩三方专家共宣讲学术论文 19篇 ,其中中方 8篇、日方 4篇、韩方 7篇。会议论文集收编其中 17篇。三方科技人员主要就信息化、智能化在铁路运营及养护维修方面的应用 ;货车制动系统试验及仿真技术 ;客车闸盘、闸片比对试验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新型接地故障保护系统等方面进行交流。韩国方面还提出…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砟轨道结构足尺试验模型,开展不同加载速率和位移极值的周期性纵向荷载下散粒体道床纵向阻力特性试验,探讨散粒体道床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变形特征及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单调反复荷载会造成道床塑性变形的不断积累,从而使得其阻力幅值增大;散粒体道床在周期性荷载下的卸载曲线与加载曲线不重合,形成一条闭合的滞回曲线,随循环周次的增加,道床体现出循环软化特性;周期性循环荷载作用下,散粒体道床的响应程度与位移幅值和加载速率有关;散粒体道床的循环软化行为依赖于外加位移幅值的大小,外加位移幅值越大,循环软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黄勇 《铁道勘察》2015,(3):71-74
中巴铁路穿越帕米尔高原,其中奥依塔克至沙湖段泥石流极其发育,严重控制铁路走向方案及工程设置,以现场调查为主,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体结构、气候、水源等条件系统分析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结合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特征,提出泥石流地区选线的基本原则及"排导、拦截、滞留"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南铁路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章简要介绍西南地区铁路网布局与铁路建设规模及主要铁路通道概况.重点分析阐述了西南地区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断裂运动与地震活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特征及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防灾减灾对策;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论述西南地区常见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隧道涌水、有害气体、采空区、岩爆与大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及膨胀土(岩)、红粘土、软土、盐岩等特点岩土的工程地质问题;紧密联系山区铁路选线技术、工程地质勘察与测试技术、地质综合勘探技术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系统总结西南铁路工程地质50年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并对21世纪西南铁路建设态势及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川藏铁路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及地质选线探析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拟建川藏铁路横穿三山,跨越五水;沿线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地层岩性及气候复杂多变;大型崩滑体、高位危岩落石、泥石流、碎屑坡、水毁、雪崩、冰害及生长期高陡岩质边坡等山地灾害发育,其具有规模大、破坏力强、灾害发生频繁且难于治理等特点。在调查拟建川藏铁路沿线主要地质灾害及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角度研究其选线原则。研究认为:拟建川藏铁路高山峡谷地貌段选线首先应遵循线位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及线位服从车站、车站服从地质的两大总体选线原则;对于高山峡谷地貌段,铁路选线宜应先确定桥位,再以越岭的长隧方案或以傍山的长隧短打方案展线为宜,尽可能地绕避大型不良地质体;对于藏东南宽广的高山峡谷地貌段,铁路选线宜外移绕避大型滑坡、岩屑坡或展线于对岸避开泥石流,主要以路基或桥的方式、局部可辅以隧道绕避大型不良地质体通过为佳;而针对迫龙藏布峡谷段,铁路选线宜以傍山的长隧短打的方案通过为佳,尽可能减少线位露头以绕避地质灾害体。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泥石流冲击作用使桥上无砟轨道产生附加变形,进而可能对桥上高速列车的运行产生影响。确定泥石流荷载模型及其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关键之一。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泥石流荷载简化模型,其综合考虑了泥石流浆体压力、大块石冲击和龙头龙尾效应;然后以成兰铁路上一座多孔简支梁桥为案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无砟轨道-桥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泥石流冲击作用引起的墩顶横向位移、梁体跨中横向位移和相邻梁端两侧钢轨支点横向相对位移;最后通过参数分析,讨论泥石流荷载参数对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宋正学 《铁道车辆》2002,40(2):22-22
为了满足鞍钢内部运输钢板、镁砂、精矿粉及其他散粒货物,需要一种敞车.目前,铁路工厂生产的C62A型敞车由于容积较大,允许载重仅为60 t,车体容积利用率低;端侧墙强度不足,不适合装运容重大的散粒货物上翻车机作业卸货.因此,鞍钢公司委托铁路运输公司立项研制既能充分利用敞车容积,又能适合上翻车机作业卸货的IC6型矮墙敞车.  相似文献   

12.
既有宝天铁路为解放前修建,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铁路傍山环行,沿线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极为发育,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多次中断行车,历经整治,耗费巨资.本文着重介绍了宝天铁路增建二线在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调查时遥感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其发育状况、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及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中国铁路沿线泥石流防治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铁路建设的西进,部份地质环境脆弱的山区泥石流危害甚为突出.在保证建设速度和建成后运营安全的目标下,铁路沿线泥石流防治理论与实践工作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全面规划了铁路系统泥石流防治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山区铁路正常运营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本文论述了利用航空遥感、地质信息系统进行铁路地质灾害调查和建立灾害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并以宝鸡-天水铁路为研究区,讨论了灾害数据库的建库流程、灾害查询、灾害分析模型以及灾害制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轨道集团作为第二主要研究单位成功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A类重大科技研究课题"工务设备提升技术研究—普速铁路钢轨保护技术研究(编号2017G003-A)"的立项批准。此次获批项目是轨道集团第三次承担铁路总公司A类重大课题,标志着轨道集团参与铁总创新课题研究不断深入。目前,轨道集团还有3个部委项目正在研究推进,一是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介绍了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50余年来,在铁路工程地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回顾了机构、人员和装备的发展;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发展、科研成果及业务建设等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是我国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分析第1至第10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法律定位、修订时间间隔与篇章结构变化规律;阐述中国铁路总公司第1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法律定位、篇章结构变化、编制特点与实施效果;总结提出《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在国家铁路技术管理中具有统领作用,在多次修订过程中同时保持了内容的动态更新和结构的稳定性;建议今后在修订完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时,应适应运输组织改革、修程修制改革和铁路"走出去"需要,并注重与国家法规、标准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从德国铁路车站和服务公司基本信息、发布建设标准、购买平台、试点案例、"零变更策略"方面论述和分析BIM技术在德国铁路客站建设中的应用;从德国铁路路网公司基本信息和BIM技术应用规划与实践、BIM试点项目分析BIM技术在德国铁路路网建设方面的应用;简要介绍德国《数字化设计与工程建设的分阶段实施规划》。通过对德国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BIM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从坚持标准先行,开展BIM试点工作和政策引导,结合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思考,为我国铁路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试区和重点项目区,拟建中巴铁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走廊区域经历了多次强隆升作用和冰川作用,存在河流阶地、洪积扇、泥石流扇、冰碛台地等沿河台地。以中巴经济走廊Thakot至Khunjerab段为研究区段,归纳总结各类沿河台地的分布特征以及铁路选线的可利用性。结果表明:由于强隆升作用导致河流阶地拔河高度较大并出现了泥石流扇抬升后成为流通区的现象,Ⅰ级阶地和老扇面区成为可利用的地形;小冰期时冰川活动未企及的冰碛台地也可利用。研究结果有益于中巴铁路线路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浅埋富水卵石土岩层隧道地表止水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埋富水卵石土岩层隧道在富水地段易发生较大规模的突涌泥石流。以紫云铁路跑马岗隧道DK14+300掌子面突涌泥石流地段所采取的掌子面流坍体封闭、地表止水注浆施工技术为例,阐述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确定、设备配置、工艺以及注意事项等关键内容,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