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实际建造的船舶案例,根据船厂的现场条件和生产状况,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对船坞整船及半船起浮建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新工艺将2条整船及2条半船同时在1个船坞内建造,然后下水进行整船、半船起浮及移位作业。此工艺在国内还不多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船舶起浮、出坞及移位的顺利实施有效验证此工艺方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优化船坞生产流程及船坞场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抬船浮箱载船下水方式,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抬船浮箱载船起浮驳运下水过程中的总纵强度进行了计算及浮态计算。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具有使用价值的建议,为确保22000m3液化气船在不同搭载状态下抬船浮箱载船下水的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半串联造船中半船和整船起浮、移位和落墩的安全浮态问题,给出了最大安全艏艉吃水差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分别用半船和全船实例进行了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非常实用的结论。本文可指导船坞造船,特别是编制船坞工艺技术文件时参考,并可改变对艏艉吃水差的传统概念,丰富了船坞造船法。  相似文献   

4.
以某大型集装箱船(H1472)为例,为能达到半船落墩定位的精度要求,从半船起浮状态、测量点标识、二次定位及船体艉轴孔精度控制等方面探讨了船坞半船起浮及落墩定位的关键技术,采用增加铁墩并同步顶升的方法解决了落墩后半船艉部下沉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东造船》2010,29(1):13-14
1月28日,一艘载重30,8万吨的原油船在龙穴造船建成出坞。同时,另一艘姐妹船也在同一船坞内完成半船起浮,龙穴造船实现了一个船坞内同时建造2艘超大型船舶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
李强  赵彤晖 《江苏船舶》2013,30(3):9-10,31
以77 m级浮船坞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某浮船坞进行了整船有限元建模,然后对整船有限元模型在施加约束的情况下,进行了使用中最危险的3种工况计算,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各工况下坞体和连接处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对船坞进行了强度和刚度的评估,为坞体结构的使用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整体打捞"夏长"轮沉船为例,给出大吨位沉船起浮过程的控制条件,提出应用GHS软件建立沉船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出沉船打捞起浮过程中货舱及压载舱不同排压水方案、艉部起浮吊力增减等不同工况下,沉船总纵强度、剪切强度及浮态的变化情况,据此得到最优起浮排压水及起浮吊力设计方案。沉船起浮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数据高度吻合,证明数值模拟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8.
梁斌  郑坤  周毅  李萌  张海涛 《船舶工程》2021,43(1):23-27
按照DNV GL规范和指南,采用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SC. Patran并结合DNV GL开发的新一代规范计算软件Nauticus Hull V.20和有限元计算软件Genie,以某大型LNG运输加注船中间货舱和第1货舱结构作为评估目标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DNV GL规范,对部分高应力区域也进行细化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甲板气室开口区域和止浮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第1货舱舷侧外板需要加强,研究结果对今后中小型液化天然气船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船坞水深不足、船宽不够的龙门式起重机整机搬迁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侧滑将龙门吊整机抬高2.5m,创新采用台车接载的方式实现了龙门吊整机的装卸船法。通过船舶稳性、总纵强度、结构有限元计算等分析计算,验证了装卸船及近海运输状态下的安全性。该技术已成功实施于大连大船重工大洋船厂龙门吊项目。  相似文献   

10.
我站800吨浮坞800-1号是解放前遗留下的一艘旧坞。原结构由360个水箱连结而成。现经大修后,抬船甲板以下改成整体结构。这艘浮坞在进出船舶时,工序复杂、时间较长,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容易发生质量事故。每艘船进坞之前,必须将浮坞空着浮出水面,针对不同的船型,将左右两纵行边墩(中间一纵行垫墩的高度是固定的)的位置,高度和最上层垫木的角度进行调整。这样的准备工作,每艘船要10名工人用6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当船进坞时,船坞下沉,把船体牵引进坞定位后,下沉的船坞再上浮。这样反复沉浮后被抬出水面的船,往往由于船的定位不准,或者边墩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11.8万t级大型散货船通常在船坞内建造,若在8万t级钢珠滑道船台上建造,下水则具有风险。本文扼要论述了该船在8万t船台上建造及下水工程,如下水质量,船台布置,前支点、保距器及钢珠设置,潮位、回流,艉浮、全浮,滑板、滑道压力,淤泥挖掘、船底板架结构加强等,按照我国无艏支架纵向下水理论进行了论证、计算。实践证明,该下水工程的论证、计算和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提要本文就如何在一座干船坞内同时建造多艘船舶的方法要点进行阐述,从船位布置、起浮及出坞、拖带、二次坐墩等步骤进行剖析,指明相关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并分析了一坞多船并造的可行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半潜驳改装海上风机吊装船结构强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4,(5):11-14
海上风机吊装船是具备运输、起重功能的用于海上风电设备安装的海洋工程船。本文将1艘半潜驳船改装成海上风机吊装船,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船在拖航、坐底及吊装等典型作业工况下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船体结构的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计算评估方法和结果可为半潜驳改装海上风机吊装船的结构强度评估、改装方案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也对类似船舶的改装设计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6500m~3液化石油气船无甲板弱结构下水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6 500 m3液化石油气船在未安装甲板和顶边舱的无甲板弱结构状态下进行船台下水时,保证船体在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安全下水是有很大难度的。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船体下水时船体总强度,提出了在货舱进行加强的方案,安全、合理解决了该船下水强度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船舶下坞搭载定位及半船起浮落墩后搭载的精度,制定了半船起浮落墩前后中心线划线的新工艺,采用了全站仪加PDA的新方法,改进了船体主尺度的测量方法,使半船起浮落墩更精准,对原有定位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浮托作业中关键设备在不同波高及波浪周期作用下的受力及运动问题,以常规浮托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浮托作业海域波高及波浪周期分布概况,选取特定环境工况,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输入驳船组块模型、环境条件、系泊系统布置、浮托关键设备等参数信息,建立浮托安装计算模型,分析波高及波浪周期变化对浮托安装对接装置、组块支撑装置及橡胶护舷等设备的作业影响,评估施工风险与结构安全性,并对现场作业气候窗预报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7,(9):1-6
"世越号"客船沉没于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附近海域,当地天气多变,水深达到45米,打捞作业环境恶劣,为安全把"世越号"从海底打捞出水,首创双抬浮驳提升、半潜船起浮出水打捞方案。由于沉船侧倾在起浮过程中无法提供足够的稳性,根据半潜船静水力曲线计算结果提出半潜船改装方案。通过GHS专用软件模拟半潜船起浮"世越号"完整过程,不仅对半潜船稳性进行校核,对实际起浮作业也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目前国内升船机吨位小、易积淤等问题,对优化开发的国内最大船坞用升船机升船平台的优缺点和结构设计进行阐述,利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升船平台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受力分析,验证结构设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升船平台采用箱型梁的结构形式有利于降低平台自重,能防止淤泥淤积;升船平台采用连续甲板有利于增强结构的整体强度,有利于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MSC/NASTRAN对350t拼装式浮箱工程船主船体总纵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建模、边界条件处理、载荷施加等过程,分析该船的总纵强度。通过总纵强度计算得到螺栓连接处的力来计算螺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在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加强措施,使结构应力的计算值小于许用值,提高整船的结构强度,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21 000 TEU集装箱船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进行环段的起浮作业,而起浮的安全性需要重点计算校核。通过NAPA软件对结构环段起浮进行浮态计算和稳性分析,优化起浮配载方案,提供既满足现场施工便利性,又能控制起浮安全风险的起浮方案,计算结果经过实际操作验证,满足实际需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