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宁沪段连续刚架桩基础设计,分析了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连续刚架桩基础对不均匀沉降的自我调整能力、因地质差异各基础可能产生的最大不均匀沉降差。通过分析可知:连续刚架基础对不均匀沉降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能大幅度减少相邻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差;连续刚架桩基础即使在各基础地质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差很小。因此,连续刚架桩基础设计可以不考虑不均匀沉降或考虑极小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2.
地铁区间暗挖隧道一般埋深较浅,渡线段断面变化型式多,当地面存在既有建筑物,怎样控制地面的不均匀沉降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红山饭店加固的设计,阐述控制地面不均匀沉降的一些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非线弹性及线弹性本构模型,对长春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北京大街站区间双线隧道盾构施工中,在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地表沉降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分析,得到了使得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最小的最佳工序,以期为长春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础沉降对土路基上板式轨道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由线下基础决定,而土路基上无砟轨道铺设成功的核心是不均匀沉降的控制,因此研究不均匀沉降对轮轨系统的动力影响对工程设计很有必要。研究方法: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土路基上车辆-板式轨道耦合动力学垂向模型,并编制相应的仿真计算程序。研究结果:选用不同沉降工况进行计算,得出轮轨系统的动力响应,以及不均匀沉降对轮轨系统的动力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当车辆通过路基不均匀区段时,轮轨动力作用急剧增大,CA砂浆和路基面动应力明显增大,设计速度为250 km/h时,路基不均匀沉降建议控制在20 mm/20 m以内,困难路段不得超过30 mm/20 m,设计速度为300 km/h时,路基不均匀沉降建议应控制严格在20 mm/20 m以内。  相似文献   

5.
有砟轨道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轨枕空吊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通过1∶1有砟轨道模型试验分析轨枕空吊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有砟轨道沉降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弹性点支承理论模型,引入路基不均匀沉降非线性边界条件,提出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轨枕临界空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路基的纵向不均匀沉降槽面积较小且未引起轨枕空吊时,轨面与路基不均匀沉降槽的面积比为1;随路基不均匀沉降增加,当面积比小于1时,将出现轨枕空吊现象,面积比将随路基不均匀沉降增加而减小。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模型试验中,通过对比轨枕空吊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基受水侵蚀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危及在此地基上的桥台安全,文章介绍采用石灰桩加固地基,并用钢筋混凝土枕梁承托桥台的方法来整治桥台沉降病害。  相似文献   

7.
路基不均匀沉降分为正(余)弦型、错台型和折角型,对无砟轨道的影响主要考虑线路纵向正(余)弦型不平顺。应用有限元法计算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的影响,采用弹性地基上的梁板计算模型和叠合梁计算模型计算基础变形的无砟轨道荷载弯矩,并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较大,建议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变形特别是因线下工程沉降引起的永久变形制定控制标准,设计和检算考虑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预沉降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沉降控制工程面临的新问题,探讨“预沉降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该工法可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变形控制的要求,且可达到过渡段路基工后“零沉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考虑无砟轨道各部件间及无砟轨道与路基间接触状态非线性,建立列车—板式无砟轨道—路基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自重荷载、轨道中长波随机不平顺、轨道短波随机不平顺、路基不均匀沉降荷载、无砟轨道板温度梯度荷载共同作用下,高速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结果表明:无砟轨道板温度梯度荷载对无砟轨道各部件受力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无砟轨道线路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时有必要同时考虑无砟轨道板温度梯度荷载的影响;路基上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的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由底座板疲劳破坏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幅值达到7mm时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最大拉力达到疲劳破坏限值1.674MPa,因此建议高速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限值为7mm/20m。  相似文献   

10.
房屋建筑的不均匀沉降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铁道建筑》2003,(8):72-73
针对某一住宅建筑因发生不均匀沉降致使结构开裂的现实,指出勘察设计工作不足与周围工程的不利影响是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同时提出整治房屋伤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崔齐飞 《西铁科技》2009,(3):32-33,27
利用注浆技术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铁路路基下沉病害,工艺安全可靠,可有效地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路基土体承载力。施工对行车干扰小、质量容易保证、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建铁路软土路基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软土路基由于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所以其沉降规律研究就成为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软土路基在某一段周期时间内的沉降变形规律,本文对新建胶新铁路软土路基进行2年的详细监测,以此分析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论:路堤土体剖面上差异沉降变形在横向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通车前,路堤不均匀沉降程度随着路堤压缩量的加大而增大;通车1年后,路堤表现为缓慢沉降过程,路堤土体在横向上的不均匀变形程度随之减小,且路堤本体沉降变化很小;土体水平位移引起的工后沉降很小,不足总沉降的9%;磁环高程变化规律表明,路基在工后约6~8个月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南站管线设备地道为主体结构地下两层、平面呈"井"字形、用于放置站房空调、管线等设备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沉降较大,并在变形缝处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分析了沉降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为控制地道沉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高速行车要求轨道具有高平顺性,而无砟轨道敷设后线下构筑物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不但导致线路维修成本的增加,而且有可能使轨道板开裂从而导致轨道构件的更换及重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桥涵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确保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敷设质量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5.
张蕾 《铁道建设》2004,(1):40-44
通过对上海地铁延吉中路站基坑施工期间各种施工参数及相邻延吉七村6号楼的沉降规律分析,推断出该楼沉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控制绝对沉降量和差异沉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沉降监测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对路基工程工后沉降控制十分严格,路基工程工后沉降主要为铁路铺轨完成后地基的残余沉降。石家庄—武汉高速铁路设计标准为时速350 km,全线无砟轨道。为研究地基加固措施的科学性,在建设过程中,选取代表性试验工点对复合地基沉降进行监测和研究。研究结论:采用桩+板结构和CFG桩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措施加固深厚松软土地基,施工期沉降约占最终总沉降的72%~85%,有效地控制了路基工后沉降,整个区段内纵向沉降较为均匀,符合区段路基铺设无砟轨道要求,加固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从地基基础、路基本体、过渡段三个方面对高速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高速铁路路基特点和要求,从地质勘察、路基结构、填料、压实质量等方面提出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压旋喷桩在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成功利用高压旋喷桩技术处理某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对高压旋喷桩的工作原理以及旋喷桩的平面布置方案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双线软岩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统计理论的二维沉降预测方法及回归模型,对新曲儿岔隧道出口浅埋段地表沉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曲儿岔隧道施工沉降控制基准确定的方法和控制沉降的措施,以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大面积软土地基上修建F1赛车场 ,目前世界尚无先例。针对赛道平整度要求高、建设周期短、沉降控制难等特点 ,设计上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 ,并选用轻质材料和加强整体刚度以达到控制赛道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