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龙束张拉底板预应力筋时易发生的底板崩裂和裂缝现象进行分析,了解底板的受力特性,推导出曲线预应力束的等效荷载;对预应力径向力对底板混凝土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预应力束最小曲率、合龙段高程差限值及曲线预应力束的定位误差限值,计算了背景桥梁底板的抗裂设计参数,可为同类桥型的底板抗崩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连续刚构桥中跨底板混凝土在纵向预应力束引起的径向力作用下向外崩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崩裂的原因,阐述了径向力、箍筋应力的计算过程及径向力纵桥向分布情况,提出了避免这种崩裂的一系列措施。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了对已压浆情况下崩裂问题的处理对策。本文中的分析处理方法适用于类似空间配束的桥型。  相似文献   

3.
李立群  梁明进  许俊 《上海公路》2013,(1):37-40,13
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在合龙施工过程中,出现底板混凝土崩裂的现象。就此运用计算软件对箱梁的局部应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案例桥的验证判断出造成底板混凝土崩裂的主要原因是合龙底板预应力束管道的竖向偏差以及底板防崩钢筋的设置不足。  相似文献   

4.
对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纵向预应力张拉导致腹板侧向崩裂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产生的力学机理和裂缝形成的原因,探讨了依据规范得出的局部验算方法。针对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空间仿真分析。得出了混凝土由于径向拉应力作用而产生崩裂的部位,并依据前述验算方法进行了局部验算。讨论了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设计与施工的防崩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崩裂破坏机理,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底板崩裂破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径向力是导致梁底崩裂的主要因素。箱梁底板由于压应力、施工误差、曲率效应、泊松效应等综合因素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压曲临界应力下降,最终失稳破坏。基于分析结果,最后给出了底板混凝土崩裂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于变截面连续箱梁本身存在一定的径向预应力,加上施工过程中波纹管定位存在偏差、定位不牢固引起的偏位以及拉筋布置不够准确等,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造成局部径向应力偏大从而引起混凝土崩裂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主要就施工预防措施和混凝土崩裂修复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雷 《公路与汽运》2010,(3):141-143
从设计和施工二方面对变截面预应力砼箱梁桥中跨底板在预应力径向分力作用下可能崩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变截面预应力砼箱梁桥中跨底板崩裂现象的力学机理,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龙段底板崩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某主跨为16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合龙段底板崩裂情况进行了调查,运用BSAS、ANSYS等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仿真建模。计算分析结果和现场施工情况表明,局部应力过大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合龙段底板崩裂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此桥底板修复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和施工中的底板混凝土崩裂现象,考虑预应力孔道的应力集中和孔道对底板截面削弱的影响,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研究了空间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和空间预应力的施加方法,分析了预应力张拉对箱梁底板混凝土的剥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管道的曲线变化形式对径向力的影响较大;曲线突变处径向力和主拉应力大;长束的径向效应大于其余短束;腹板与底板交合部位的管道应力值大于其余管道周围的应力;靠近截面中心的管道变形大于腹板附近的管道变形.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度为(96+132+96)m]底板崩裂后(崩裂长度最长为26.0m,崩裂厚度最大达30cm)的结构损伤程度,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采用MIDAS Civil 2010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梁各种损伤量化参数,建立了损伤模型,对损伤前、后主梁的顶、底板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主力+附加力作用下,损伤后主梁底板出现拉应力(0.25 MPa),桥梁损伤较为严重,不能满足《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设计要求。建议后续不仅要对崩裂底板进行修复,而且要对桥梁进行全面的加固改造(如设置体外预应力,增加顶板厚度等),以提高其整体刚度和承载力,保证桥梁结构后续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种类和产生原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总结,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不断增大,主梁宽度也不断增加,其空间效应越来越明显,在其主梁的悬臂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塔梁临时固结方式常常导致主梁0号块附近开裂.应用MIDAS/Civil结构分析软件,对采用临时固结方式的斜拉桥空间结构进行施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常用的塔梁临时固结方式的空间效应导致了主梁混凝土的开裂.对临时固结构造的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承载能力实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实桥破坏性试验,分析了这类桥梁的挠度和应变的变化规律,以及裂缝发展过程,并比较了桥梁破坏试验前后的荷载试验结果,从而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极限状态研究和承载能力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实腹式圆弧拱桥病害机理分析与综合加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蔡各庄拱桥病害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桥面补强层和拱圈增大截面加固、拱圈侧墙钢杆件拉结和下部增补桩基综合加固的方案。该方案不仅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整体刚度,而且有效地控制裂缝发展,在旧桥加固改造中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经过多年的运营,梁体的承载能力大不如从前,主要病害是箱梁混凝土梁体出现不同性质的裂缝。裂缝的形成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隐患、日常养护不及时导致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某连续刚构桥底板崩裂后的修补方法及其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底板崩裂情况,介绍该桥底板崩裂的原因以及修补加固的方法,并进行了底板修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结构分析及动静载试验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周瀛  叶见曙  钱培舒  刘华  魏霞  王毅 《公路》2003,(9):52-55
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桥梁施工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在对一座跨线桥钢筋混凝土连续板裂缝现场检查的基础上,根据桥梁结构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且认为对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设计上应对施工阶段进行详细计算并不宜采用束筋;建议在施工上应注意空心板底的泄水孔布置与通畅,预留孔道不宜采用充气胶囊。  相似文献   

18.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嵌入式空间预应力混凝土实体组合单元的概念。综合考虑预应力效应、徐变效应、温度荷载等影响因素,从桥梁空间应力状态的精细化分析着手,对东莞市石龙镇二桥的开裂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现阶段桥梁设计方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湧  汪双炎 《桥梁建设》2007,(A02):103-106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后普遍存在“腹板开裂”、“跨中下挠”等质量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现状和国内多个徐变小梁试验结果,提出徐变计算的合理模式,探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的优化和更新。  相似文献   

20.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跨底板合龙预应力束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钻峰  吕志涛 《世界桥梁》2006,(4):36-39,63
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中跨底板混凝土在底板预应力筋作用下可能纵向开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力学机理。根据一座跨径布置为140 m 268 m 140 m的单箱单室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与设计特点,对该桥在底板预应力作用下的空间效应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跨中箱梁底板纵向开裂、底板混凝土向下崩出和腹板竖向拉应力过大的建议,可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