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铁路隧道煤扬尘污染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秦铁路散煤运输过程中严重的扬尘污染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 对铁路隧道煤扬尘污染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吻合,证明模型试验结果是正确的,同时,对研制的pl型表面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进行了验证,该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大秦铁路及铁路散体物料运输过程中扬尘污染控制中.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抑尘剂是解决散堆煤体煤粉扬尘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验室对喷洒抑尘剂后煤粉的固结时间、固结层厚度及抗压强度、抗风蚀性、耐雨淋性和耐温抗冻性等抑尘性能进行测评;为保证使用过程不对接触的作业人员、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对抑尘剂的腐蚀性和毒理性进行测评;在现场应用试验中,通过喷洒、未喷洒煤堆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值对比分析及现场固结效果评估其抑尘效果.结果表明:喷洒抑尘剂后固结时间为5 h;完全固结后固结层厚度为23 mm;抗压强度为249 kPa;在风速30 m/s的风洞中吹蚀5 min,固结层不破裂;在雨淋时间10 min内,表层煤粉平均含水量为0.06 g/cm~2;抑尘剂能适应-15~40℃的温度变化;抑尘剂毒理性、腐蚀性均符合现行抑尘行业标准要求,使用过程不会对接触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喷洒抑尘剂对煤堆附近大气TSP的平均削减率达67.7%;喷洒、未喷洒抑尘剂煤质检测报告表明喷洒抑尘剂不影响煤炭品质.使用抑尘剂可节约50%的煤扬尘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针对道路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所研制复合型抑尘剂的稀释倍数及喷洒量,验证其抑尘效果。应用结果如下:通过干燥时间、土体表面结壳及溶液外渗情况,确定夏季高温下抑尘剂溶液的最佳喷洒量为1.5L/m2,且需每2h补喷一次;对现场实际应用前后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证明复合型抑尘剂可有效降低环境中的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和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总悬浮微粒)浓度;测试喷洒抑尘剂后土体的抗风蚀性能,分析复合型抑尘剂的作用机理,结合场地条件估算抑尘剂应用成本,证明复合型抑尘剂在稀释倍数为40时,兼具优良的抗风蚀性能和经济环保特性。  相似文献   

4.
从道路固化和抑尘的角度,介绍了国内外道路固化的方法及抑尘的研究进展。目前,道路固化主要可以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土壤固化剂和新型高分子聚合物稳定材料;抑尘主要是洒水抑尘和化学抑尘。进而对目前国内道路固化和抑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国内外道路固化和抑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道路固化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面对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问题,推动多种手段进行空气质量的改善,不同的措施对提高空气质量的成果不尽相同.其中洒水降尘是各城市普遍使用的一种改善环境的常用手段,对洒水车抑尘效果进行可靠量化的评价与描述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系统依靠北斗的精确定位获取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在不同时空下动态采集数据的位置信息和颗粒物浓度.通过实地实验采集处理数据,能够探测城市道路扬尘状况,可以为动态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和环保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干煤棚储煤系统在码头堆场的应用工程实践逐渐增多,但由于干煤棚建设的规模较大,为了安全需预留消防通道,部分煤粉尘从消防通道处逸散到外环境中,带来了一定的粉尘污染。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煤粉尘的逸散,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形式防风网的抑尘效果,相比板状防风网,拱形防风网与干煤棚储煤系统组合抑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再生改善剂与老化沥青渗透融合能力决定了老化沥青性能的改善效果,直接影响到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通过针入度试验和化学组分变化试验从温度、时间和种类研究再生改善剂与老化沥青渗透融合能力。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和延长时间能够提高再生改善剂与老化沥青的渗透融合能力,再生改善剂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老化沥青化学组分,DYZH型再生改善剂具有良好的渗透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车在风沙地区运用,风沙对内燃机车的柴油机破坏非常严重,每当春秋季节,干旱风大,空气扬尘含沙量大,特别是近年来沙尘暴持续发生,砂尘随空气进入柴油机气缸内,微粒砂尘在活塞与活塞环、活塞与气缸壁之间产生颗粒磨耗,活塞、环、气缸磨耗加速,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同时破坏了气缸的气密性,使燃烧状况恶化,润滑机油消耗大量增加,影响内燃机车质量和经济指标,风砂对内燃机车的危害是我国西部地区机车运用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车在风沙地区运用,风沙对内燃机车的柴油机破坏非常严重,每当春秋季节,干旱风大,空气扬尘含沙量大,特别是近年来沙尘暴持续发生,砂尘随空气进入柴油机气缸内,微粒砂尘在活塞与活塞环、活塞与气缸壁之间产生颗粒磨耗,活塞、环、气缸磨耗加速,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同时破坏了气缸的气密性,使燃烧状况恶化,润滑机油消耗大量增加,影响内燃机车质量和经济指标,风砂对内燃机车的危害是我国西部地区机车运用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研究多孔棉布-酚醛轴承保持架的应变速率敏感性,使用纳米压痕仪测量其在应变速率为0.01~ 0.05 s?1时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通过Kelvin-Voigt模型对材料的黏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变硬化效应和应变局部软化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提高,多孔棉布-酚醛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先增加后减小;当应变速率从0.01 s?1增加到0.05 s?1,多孔棉布-酚醛材料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加与材料的应变硬化现象有关;当应变速率从0.05 s?1增加到0.30 s?1,蠕变位移显著增加,接触刚度快速降低,形变以热的形式消耗在压头与材料的接触界面,压头接触区材料从黏弹性向黏性转变,局部材料黏度降低,硬度和弹性模量快速减小;多孔棉布-酚醛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随应变速率的变化是应变硬化效应和应变局部软化效应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卢建飞 《交通标准化》2010,(11):221-223
沥青路面作为一种无接缝的连续式路面,具有力学强度好、行车平稳、无扬尘、无振动、低噪音及易于机械化施工等优点.成为我国公路及城市道路的主要结构型式。为了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必须重视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市道路合理间距理论推导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军 《城市交通》2006,4(1):55-59
城市路网是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骨架,对合理路网间距的认识是路网规划的关键。但对合理路网间距的认识存在若干观点,致使路网间距的合理取值范围较大。目前城市规划与交通工程专业书籍中经常提及的是路段通行能力的交叉口间距折减系数法和最佳公交线网密度分析法。本文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指出路段通行能力的交叉口间距折减系数分析存在逻辑错误,公交最佳路网密度缺乏应有的应用前提分析,这些不足是导致我国城市路网密度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把废弃材料硼灰选作道路底基层的结构材料,通过加入石灰改善其水稳性能,测定常规的力学性能指标,并与以往常见的二灰土做指标对比,得出石灰稳定硼灰的水稳性较好,抗压强度、回弹模较高的结论。因此,硼灰土可以选作低等级道路的底基层的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道路运输市场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详细分析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道路运输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我国道路运输市场向更健康和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开发区享有国家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方面具备老城区所没有的优势,成片开发的模式较为常见,道路用地相对富余,路网规划应有其自身特色.土地利用特征是路网规划重要的参考因素,道路两侧用地和道路所处区位决定了在该道路上运行的交通流性质。本文在分析开发区独特的用地特,最和布局型式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开发区路网规划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涉及道路网形态、道路等级、道路级配、道路横断面、对外道路和货运道路等六个方面。反思由于开发区用地的某些负面效应而导致在路网规划中存在地一些“先天性”缺陷,从道路规划的角度对用地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分析,介绍近年来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同时分析城市道路缺陷对道路交通安全多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交通事故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于GIS工具,对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及六大经济区的公路网、包含公路及铁路的路网分布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分形研究,测定了各区域路网空间体系分布的Hausdarf维数,计算了各区域的路网覆盖深度值,并在同一尺度上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由东部→中部→西部,路网分维值逐渐降低,覆盖深度值逐渐增大;六大经济区的路网分维值,按华东、中南、西南、东北、华北、西北的顺序依次减小,覆盖深度值以华东经济区与中南经济区为最小,其余按东北、西南、华北、西北的顺序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路网分布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期为路网分析和交通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道路交通标志牌设置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我国现有道路交通标志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思路、设置方法以及理论方面的相关分析而提出的一些建议和相关的改善措施,可为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合理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寒冷地区冬季冰雪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动、消极,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寒冷地区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特征,通过总结国内外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出了三类有效降低冰雪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管理措施——信息提供、交通控制、冰雪处理,并从道路维护管理者、紧急事件管理者、道路交通管理者和道路交通参与者四个方面就三种管理措施所能取得的安全效果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我国寒冷地区的冰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国外先进城市道路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探究了目前我国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城市特点和交通发展模式,提出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分析了典型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