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多、气温低,下雨下雪时路面会结冰打滑,挡风玻璃容易积雪,致使雨刷器难以转动,给行车带来困难;下雾时,能见度差,开车时视线不清,视力、听力受影响,给驾驶人开车增加了很多困难,也给行车安全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尽管如此,隆冬季节仍是公路运输繁忙的季节,尤其春节前后,客货运输更加繁忙,车流量成倍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相应地增多。为了确保冬季行车安全,重点应做好“防冻、防滑、防雾、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雪松 《汽车运用》2005,(12):35-35
夜间驾驶汽车与白天行车最大的不同点是驾驶员的视野明显变窄,视觉能力较差,加之灯光的照射,视力明显下降。尤其是在照明不良的道路上,一些地形、地物隐蔽在黑暗之中,难以辨认,需要借助车灯照明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因此要求驾驶员必须放慢行车速度,正确检查、使用照明装置,才能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冬季霜多、雾多、雪多、气温低,下雨下雪时会在路面结冻,造成路面打滑,再加上挡风玻璃积雪,致使雨刷难以转动,给行车带来困难;大雾时,能见度更差,开车时视线不清,听力、视力受影响,因此给驾驶员开车时增加了很多困难,也给行车安全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为了确保冬季行车安全,重点应做好,“防冻、防滑、防雾”工作。  相似文献   

4.
雾天是车辆事故多发期,雾天保证行车安全对每位驾驶员来说犹为重要。熟悉雾中行车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雾天行车最大特点:一是能见度低,视线模糊,驾驶员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易出现情绪波动;二是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出现疲劳甚至分不清东西南北;三是因产生错觉,出现操做失误或鲁莽驾车。为此,可采取如下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唐贵亮 《汽车运用》2004,(11):37-37
对驾驶员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狠的“刽子手”。这是因为,雾天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最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雾天行车时,驾驶员能见度较低,严重时驾驶员只能看见车头。同时,雾还会降低驾驶员对车速和车距的判断能力,影响对物体的动与静、运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山区公路平曲线路段的行车安全性,从几何线形指标、路面状况条件与车辆动力学分析推导出临界侧滑速度与纵向行驶临界安全速度计算公式。将临界车速作为安全行驶的约束条件,提出不同路面状况、能见度条件与交通环境下动态限速值计算方法与行车安全控制标准,并考虑到驾驶员接收速度预警信息后驾驶操作过程,从预警设备组合、工作流程与对策3方面提出速度预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预警技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8.
针对能见底低下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问题,提出了一咱基于视觉阈值效 能见度推算方法。该方法运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于机器视学原理进行能见度的测试。该技术可用于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上车辆的最高车速值的设定。  相似文献   

9.
姚明  葛鹏 《驾驶园》2009,(9):79-81
雨天行车,能见度低路面泥泞、湿滑、行人、车辆动态异常险情增多。为了行车安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陆刚 《汽车运用》2008,(4):40-40
雾天的能见度下降,尤其是大雾天的可视距离会减小到仅仅10米左右,影响驾驶员对道路和周围情况的观察与判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保证雾天行车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辛德胜 《汽车工程》1998,20(3):183-183
本文就驾驶员动视力的好坏以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重点了分析了驾驶同事故群与无事故群动视力的差异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夜间行车,由于视线不良,能见度差,驾驶员对行车条件的把握相对较弱,因此,夜间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其交通事故率要比白天高1-1.5倍,所以,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行车安全规范,把握好以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雾”是道路交通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被人们称之为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雾天连续追尾撞车是世界性的难题。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14.
启事     
雾是交通运输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人们称雾是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及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行车非常危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大及车速高,因浓雾经常发生多车追尾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199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至纽约方向的高速公路上,因大雾引发的一场世界上最大的交通事故,共造成300多辆车相撞,死伤1000多人。我国也有数十辆车追尾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启 《驾驶园》2012,(2):78-79
浓雾天由于视线不佳,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远远高于平日。对于驾驶者来说,雾天行车,视距缩短,能见度低,视线模糊,难以看清道路上的各种情况;同时,路面湿滑,致使车辆制动性能变差,易发生侧滑或造成车辆倾翻。因此掌握在雾天行驶的技巧很重要。为了确保安全行车,请注意以下九大项: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行车,驾乘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最高车速低于70公里/小时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最高车速不得超过高速公路的限速标准:小型载客汽车为120公里/小时,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100公里/小时.正常情况下,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公里/小时。能见度低时20-40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17.
<正>夜间行车中,驾驶员疲劳感加剧、视力下降明显,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速度和距离难以准确判断,经常因打瞌睡或车速过快而发生追尾、冲出车道、碰撞护栏和中央隔离带等交通事故。为防止夜间行车发生事故,驾驶员应正确把握6个要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速公路路况与行车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着重阐述高速公路线形几何要素与路面质量对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雨天能见度差,道路湿滑,车辆各部件的运行性能都发生复杂变化,令许多驾驶员甚至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都有所顾忌。只有了解雨天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熟练掌握雨天行车的注意事项,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20.
行车纵剪力损伤路面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行车纵剪力计算与损伤路面的机理。建立半刚性路面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路面裂纹在行车纵剪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行车纵剪力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过程,标准方差可以通过行车纵振路面谱和车辆纵振模型得到;裂纹从上到下扩展的速度明显快于从下往上扩展的速度;裂纹扩展的速度与行车纵剪力的4次幂成正比;行车纵剪力对路面的裂纹损伤远远大于轮胎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