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建设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背景1.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近年来,钦州以自治区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为契机,大力推进港口、工业及城市建设,港  相似文献   

2.
《航海技术》2005,(5):35-35
交通部水运司官员表示,我国将加快沿海港口建设。将继续推动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沿海地区港口,合理配置集装箱、外贸进口原油、铁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加快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浙江、江苏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港为龙头、营口、丹东、锦州等港相配合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今后港站主枢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发展综合物流的需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形成物流中心。交通部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等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临港工业和商贸活动成为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港口物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俞晓晶 《水运管理》2009,31(7):11-14
以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为研究对象,总结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及影响因素,认为集疏运体系特别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向应该致力于成为国际化港口集疏运体系网络中的一环,促进区域性、规模化港群式发展,建设高效率的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管理网。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于亚太国际港口、航运发展的发展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港口发展的格局,遏制了中国港口集装箱到境外港口中转的势头,2006年,长三角港口的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已经达到近200万TEU。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港口功能建设与拓展为主,从各港自行发展为主转向港口群有序协调发展为主。最近,上海和宁波两大港口集团的携手合作,开启了“强强联手”、合作交流的新篇章,说明我国港口资源整合与和谐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种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此,我们高兴地将沪甬两港集团的合作交流情况作一报道,同时也将继续进一步关注他们合作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侯剑 《水运管理》2011,33(3):20-22
为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理论研究和港口经济建设,从国际航运中心和港口经济的内涵分析出发,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经济特征符合港口经济发展至成熟期的各项经济特征,国际航运中心是港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象,并认为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国际航运中心和港口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世界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际集装箱船大型化过程中和发展趋势以及大型化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指出我国的集装箱港口发展应适应需要,重点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干线网络。  相似文献   

7.
区域化: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群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全球集装箱箱港口业所处的物流环境、发展风险和压力,结合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建设目标应当是双枢纽型国际航运中心并以上海港为中心建成高效有序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港口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企业主导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港口群应协调港口规划、通过多式联运和物流合作、培育运输市场机制、推进运输网络建设、建设高效信息网络等手段促进集装箱港口群的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可晓梅 《中国水运》2009,(11):37-39
东北亚港口群之间打造战略联盟、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将成为目前及未来东北亚地区港口发展的竞争趋势。本文通过对东北亚港口发展现状、竞争格局的分析,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的发展趋势,试对东北亚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东北亚各港口进行战略定位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日前,本刊记者就当代国际航运中心的界定、要素以及我国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的规划、发展现状等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港口经济专家,原天津港务局副局长、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主任王海平,并着重就北方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问题请王海平专家作了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港口投融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港口的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码头泊位的大型化、深水化、集装箱化以及老港的改造,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建设和形成国际航运中心,也需要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因此,要建立积极的港口建设投融资政策,促进港口的持续发展.本文列出了我国现行港口投融资主要政策,通过对其的评价,提出了今后我国港口投融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09,31(10):6-8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港口整合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心。《意见》中有两处涉及港口整合问题。一处是在描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时提出:“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12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相似文献   

12.
<正>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钦州注定要在国家新的战略构想中续写辉煌一、发展概况已经开始建设的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其战略定位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航运中心体系主要包括港航业、航运物流业及航运服务业,其中港航业的建设是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它包括与港口和航运有关的泊位、航线、吞吐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第四代港口对中国港口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探讨第四代港口对中国港口建设的重要启示,以期为新形势下的中国港口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前期研究及联合国贸发会的港口代际发展模型,研究并指出第四代港口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贸决策和组织各类经济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分析了第四代港口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港口建设的重要启示。主要结论是:中国港口建设应大力发展和吸引陆向腹地物流,进一步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优化港口布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中国航运经济发展不错的几个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某国际航运中心的奢侈目标,似乎吞吐量翻个番,集装箱量突破一个数,便可以坐稳国际航运中心里的交椅了。有些城市则谦虚一些。提出未来几年加大航道、港口建设,争取形成某种规模的航运中心。此现象套用一句广告语今年,你建(国际航运中心)了吗?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我国港口发展,分析我国港口在规模、数量、吞吐量等方面的进步,针对国内港口之间的竞争现状,围绕港口实现和谐发展、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瑜 《中国水运》2010,(9):59-60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行,全球国际航运中心正在进入第四代港口时代。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以及中日韩三国的东北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之争的承载者,必须加快第四代港口建设。大连港建设第四代港口的主要措施包括"科学制定港口、港口企业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吴良 《中国港口》2015,(5):36-39
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钦州港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版中,在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建设中,在推进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中,在改善港口营运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戚秀莲  刘卫平 《集装箱化》1999,(3):25-26,33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港口。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港集装箱运输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琳 《集装箱化》2003,(11):22-23,41
1 上海发展港口物流的必要性 (1)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通常一个港口群的海区只能形成1-2个集装箱枢纽港,枢纽港发展中存在的“马太效应”使得区域性大港口之间的竞争愈  相似文献   

20.
赵娜  孙光圻 《水运管理》2007,29(2):21-22,31
从系统工程学理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践两方面论证港口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认为整合辽宁省港口资源是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并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和以产权为纽带创设合适的经营机制两方面给出进行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