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国内梯形螺纹的加工主要是车削、成套丝锥、拉削加工等方法。以城轨踏面制动单元中套筒螺母的Tr22x16/P8非标梯形螺纹为例,介绍数控车削加工梯形螺纹的工艺原理、刀具方案、数控程序,确保螺纹加工精度、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基础制动单元间隙调整机构梯形螺纹副的一般加工方法,采用"直进法"车削,设计合适的外、内梯形螺纹成型刀具加工停放螺杆和螺套,展示了一种有效的加工梯形螺纹副的工艺,为类似精密螺纹的加工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厂开发了铁路线路用道钉系列产品,其中螺纹道钉材料为Q235A,其梯形螺纹部分T25.6-1.6×95需要加工,通常有车床车加工、滚丝加工和搓丝加工三种形式.产品开发时,选择螺纹滚压加工道钉.因螺纹滚压具有较高螺纹表面的粗糙度,被加工工件会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表层金属的硬度及强度;又属无屑加工,既节省材料工效又高,适合中小批量生产.根据加工工件螺纹长为100 mm的滚压力与螺距Q235A材料的屈服强度σs的极限曲线,查图表可知,滚压力为2000 kN.选用ZB28-20A型滚丝机,完全能满足螺纹道钉梯形螺纹的加工.本文简要介绍梯形螺纹滚丝轮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螺纹加工方法主要为采用螺纹车刀车削螺纹,丝锥、板牙机械攻丝手工攻丝及套扣等。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轴联动数控加工系统的出现,使更先进的螺纹加工方式——螺咎的数控铣削得以实现。通过工艺分析,试验验证,内螺纹铣削加工工艺成功地在200公里动车组转向架构架M36螺纹加工上应用,并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螺纹加工工艺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高精度、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轴联动数控加工系统的出现,使更先进的螺纹加工方式数控铣削得以实现。通过工艺分析和试验验证,内螺纹铣削加工工艺成功地应用在CRH2动车组转向架牵引拉杆M36螺纹的加工上,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轨道客车转向架常发生的M36螺纹孔损伤的情况,选取SMA490BW和Q345C两种材质,对损坏的螺纹孔采取扩孔后堆焊并重新加工螺纹的工艺进行修复,焊接采用MAG方法螺旋堆焊一次成型,堆焊焊缝内部质量良好,力学性能测试满足标准要求,重新加工后的螺纹孔性能与母材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7.
在英制车床上车削公制螺纹时,无法用螺纹刻度盘读出公制螺纹角,而将开合螺母在切削端部啮合并不总是可行的。在这种偶然的需要公制螺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逆转卡盘并退回刀架开始下一刀的切削。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控加工设备和高性能加工刀具技术的不断发展,螺纹梳铣加工工艺作为1种新型的螺纹加工工艺,正不断代替传统的内螺纹丝锥加工、外螺纹车削的加工方法,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逐步走向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1概述 非标准螺纹是指车床铭牌上没有相应的螺距、用常规螺纹挂齿的方法也无法车出这个螺距的螺纹.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很多螺纹的螺距在车床的铭牌上找不到,手柄也不知怎么挂的情况,当然也就无法加工这种螺纹了.遇到细小(螺距<0.9 mm)的非标准螺纹时,还可以采用光杆带动螺纹车刀,走相同或相近的走刀量,一刀车成.  相似文献   

10.
梯形轨枕是地铁交通中的主要承重部件,它为列车及轨道结构提供平台并将集中荷载均匀分布。为保证梯形轨枕产品国产化生产效率,满足施工进度需求,研制适用于长线法工艺的可滑动模具。并通过采取模板预留反拱、对称张拉受力、更改套管定位方式等措施,严格控制产品拱度、扭曲、道钉位置。结合北京地铁7号线梯形轨枕的生产,介绍改进后长线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梯形轨枕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出现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长距离掘进复杂地层时设备配置不当导致渣土改良效果差的问题,以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东晋隧道盾构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可变开口率完整直角型式复合刀盘,布设"立体分层"式刀具,土仓壁安装 3 个固定的主动搅拌装置,按照刀盘的旋转轨迹布置 16 路泡沫、膨润土喷嘴,设置 U 型转渣螺旋机,并在箱体上设计喷水口及改良口等措施,获得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冲洪积复合地层渣土改良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掘进速度预测对于提高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施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托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复合地层区段现场盾构掘进数据,在盾构区间地层分区的基础上对主要掘进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各掘进参数与掘进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层越硬,刀盘转速、扭矩、推力均越大,土仓压力越小,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刀盘扭矩明显偏大;在复合地层中仍存在掘进速度与贯入度、螺旋输送机转速成正比关系,但掘进速度越大,刀盘扭矩和推力不一定越大。在复合地层中引入硬岩复合比作为回归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掘进速度预测模型,将相同区段预测掘进速度与实际掘进速度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文分析方法可为复合地层掘进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介绍牵引电机全叠片机座在立式车削中心上通过两次装夹完成全部面的加工工序,对其工艺流程、装夹方法以及精度保证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长距离穿越上软下硬富水石灰岩地层一直是盾构施工的难题,掘进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突遇溶洞、螺旋机喷涌、频繁带压开仓换刀,严重影响掘进速度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徐州市地铁2号线百果园站-拖龙山站盾构区间有420m连续长距离穿越上软下硬富水石灰岩地层,对施工进度、组织效率、工程安全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对盾构机刀盘刀具进行设计优化、螺旋机出土口防喷涌改造、优化掘进参数有效地控制刀具磨损,最后顺利完成本区间的施工任务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不断推进,盾构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隧道施工,而盾构选型合适与否则是盾构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7合同段国威路站~青山湖西站盾构区间的盾构隧道参数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程重难点对盾构机的设计要求,分析了盾构机刀盘、刀具对上软下硬地层的适应性,并对盾构机渣土改良系统、同步注浆系统和螺旋输送机提出了优化建议和意见,总结了上软下硬地层的盾构机选型方案,对今后遇到同类工程盾构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机械加工作业智能化的需要,设计了一款六自由度四履带双摇臂机械加工机器人。介绍了其移动平台机械结构设计,该移动平台能够满足移动、转弯与越障等功能并承载刀具中心换刀机构;介绍了其机械臂的模块化设计,该机械臂可以实现钻、铣、镗等机械加工作业。对机械臂正逆运动学进行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中的Robotics Toolbox功能进行仿真;对机械臂采用拉格朗日方程计算方法进行动力学计算,使用SolidWorks Motion功能对机械臂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锚杆(索)侵入盾构隧道开挖范围内,可能使盾构施工面,I岳刀盘被缠住,刀具损坏,螺旋机被卡和被迫开仓检修等施工风险。为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通过锚杆区,在盾构施工前必须完全清除开挖面范围内的锚杆(索)。文章针对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集、地表施工场地小、工期紧等工程特点,提出了人工挖竖井+横导洞的锚杆(索)清除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某标段,成功清除了隧道开挖范围内的267根锚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盘形滚刀作为TBM的专用破岩工具,它的使用及维修技术,直接影响隧道掘进速度和施工成本。介绍了盘形滚刀中心刀(Timken公司制)存在的缺陷,改进方案及实施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高速旋转刀具动平衡技术的概念,立足于现有的加工条件,以城轨车辆加工的部分刀具为例,分析了动平衡技术对车辆加工的影响及刀具动平衡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