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托黄黄铁路新建刘元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以围岩径向位移释放率指标分析采用全断面和微台阶两种工法下穿施工的围岩稳定性规律。结果表明,新建隧道下穿防空洞段采用微台阶法施工,在控制围岩径向位移释放率、塑性区分布及稳定安全系数等方面较全断面法优势突出;微台阶法下围岩径向位移释放率及围岩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46.13%、2.13,全断面法下围岩径向位移释放率及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78.08%、1.99;当台阶长度为3 m时,隧道下穿施工围岩稳定性相对较好。监测数据表明,采用微台阶法下穿施工,洞内变形满足规定要求,且变形值与模拟结果数值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目前国内世界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拱北隧道,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一种饱和富水软土地层超浅埋大断面双层叠合六车道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的新方法——管幕-支护结构组合体系浅埋暗挖法。该法将作为超前支护的管幕与作为支护结构的初期支护进行合理组合连接,形成大刚度的环向及纵向整体受力体系,可有效控制隧道开挖过程及运营阶段的地表变形,大幅度降低施工风险。该法通过对管幕间的土体进行冻结的方式形成隔水帷幕,避免了由于地下水流失导致的地面变形及隧道暗挖施工期间产生涌水、突泥现象,隧道能够在水密性的地下空间进行施工。该法运用了顶管、冷冻两种在隧道建设领域运用较少的新工艺,经过与支护结构的合理组合,成功地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及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超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敏感建筑遇到的技术难题,拓展了隧道建设新思路,建立了隧道建设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列车动载引起下穿隧道振动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13标段的三孔并行盾构隧道下穿沪一杭铁路干线为背景,采用3D动力有限元对列车动载引起下穿隧道的振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对向行驶的两列车机车的后转向架轮载同时作用在B隧道正上方时,为隧道结构的最不利位置;在动载作用下,拱顶竖向压力随埋深呈多段非线性变化;下穿隧道拱顶竖向压力沿纵向呈悬练线形分布,最大值出现在双线铁路的中线处,向两侧逐渐减小,影响约在铁路中线两侧各12m范围,结构产生了显著的纵向拉、压力;经对计算振动加速度和测试结果比较,两者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地铁下穿既有线和扩大基础桥梁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铁六号线朝阳门—东大桥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地铁二号线朝阳门站和二环主路朝阳门桥施工,工程难度极大,施工安全控制极为重要。为研究新建隧道施工过程对围岩与既有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期间既有结构的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针对本工程拟定了不同施工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分析其对围岩与下穿建筑物的变形控制效果。依据既有结构沉降控制标准,最终提出采用新建隧道与既有车站零距离刚对刚接触、自隧道两侧同时开挖、在既有车站两侧同时施做水平旋喷桩的方案。该方案将为六号线下穿既有车站和扩大基础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东楼隧道施工中病害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施工工序给隧道结构体系所带来力学上的差异,揭示了施工工序对隧道结构体系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理论分析计算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分析比较了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四项施工关键技术;解 决了盾构下穿过程中尽早达到土压平衡的难题,从而可有效控制既有隧道的结构变形,使盾构隧道安全通过.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存在交角越来越小、埋深越来越浅、隧道断面越来越大、施工周期越来越长、安全风险越来越高的特点。文章依托某高速铁路隧道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了下穿段的建造技术,提出了盖挖法修建技术,其技术内容为:分区域封闭隧道上方高速公路的部分路面,未封闭路面保持车辆正常通行;分区域施工封闭区域的围护结构和路面盖板,使下穿段高速公路全部铺设盖板,恢复整个下穿段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在围护结构和盖板的保护下开挖基坑,在基坑内施作隧道主体结构;回填隧道主体结构顶部与盖板之间的空隙,从而完成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大跨度盖挖法的隧道施工。本技术通过分区域封闭隧道上方的高速公路路面,不影响道路的正常交通,占用道路时间短,无需道路改移,施工方法安全可靠,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新宝塔山隧道的浅埋段地表建筑施工对下穿隧道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不同间距及不同埋深情况下地表建筑对下穿隧道的应力及衬砌安全性的分析结果。分析得出:住宅楼桩基外缘距离既有隧道边墙为4 m时,铁路隧道受到影响较大;当间距调整为8 m时,楼房施工后引起隧道衬砌结构位移较小,隧道结构安全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由此,建议按照间距为8 m的方案实施,覆土回填3 m时,计算结果显示隧道仍然是安全的,其覆土回填厚度可以按照规划设计的地面高程1 009 m考虑(最大覆土回填3m、埋深10.7 m)。  相似文献   

9.
隧道设计计算模型对围岩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归纳总结了目前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几种常见模型,通过对在相同条件下的隧道采用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各种模型间的主要区别,同时探讨了各种模型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提出了不同的围岩对应不同计算模型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纳黔高速公路叙岭关隧道工程为依托,运用迈达斯GTS分析软件,建立了隧道结构及围岩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位置、大小的顶部溶洞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围岩位移、应力、塑性区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盾构下穿对管线的影响范围,文章以杭州地铁5号线某区间盾构下穿燃气管工程为依托,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盾构下穿管线的分步开挖施工工况,计算结果表明G2破除引起隧道主体结构拱顶沉降、盾构下穿引起管线G1、G3、G4的沉降均在安全限值内。通过研究管线沉降规律发现:(1)若盾构隧道在开挖前土体被扰动,则隧顶沉降比未扰动时大、对隧底隆起无影响,对隧顶沉降主要影响区为扰动土体前后1.5D范围,距离越近影响越大;(2)隧道下穿管线掘进过程中,在距二者平面交点0.5D范围内管线沉降变化明显,超过1.5D后管线基本稳定并达到最大值,施工期间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中,针对国内首次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运营中的机场跑道的问题,全面介绍了机场跑道变形控制标准、隧道的埋深要求、结构设计、接缝防水构造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过程,初步确定了机场跑道的变形控制标准,跑道范围内隧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并提出了衬砌结构的计算和接缝防水构造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外盾构隧道的大量建设和使用,隧道的过量沉降,特别是纵向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国内外盾构隧道纵向结构性能研究和计算模型理论还不完善,隧道的纵向刚度的确定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采用下穿既有隧道的结构变形监测数据反分析隧道纵向弯曲刚度,规避了目前计算分析中难以综合考虑盾构隧道拼装方式、横向刚度、螺栓作用等诸多因素的问题,为盾构隧道纵向弯曲刚度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研究发现,盾构隧道在变形过程中纵向刚度并不是不变的,而是会随着隧道的变形而发生变化,呈现非线性特征,并建立了隧道结构纵向刚度有效率与隧道结构最大纵向变形之间的拟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江边风井一济阳路站盾构法区间隧道),对该区间下穿济阳路站6、8号联络线暗埋段结构的附加变形影响进行数值分析,为确定该区间隧道结构施工时的地层损失率设计控制指标提供参考和指导;经施工实测数据比较,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结构-荷载理论对城市下穿式矩形框架隧道进行结构模型简化,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隧道进行了结构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矩形框架隧道在拐角处受力最不利,需在结构的设计及施工中根据结构截面强度验算进行配筋加厚处理,以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软弱夹层对隧道开挖的影响,文章依托某软弱夹层公路隧道实际工程,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隧道三维计算模型,模拟全断面法开挖施工全过程,分析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情况,为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杭州地铁2号线钱江路站一钱江世纪城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钱塘江,由于钱塘江临近出海口,其独特的"洪冲潮淤"现象使过江隧道上方覆土发生大面积剧烈变化,因此可能导致结构反复产生向上和向下的位移,从而引起较大不均匀沉降.文章详细论述了针对钱塘江隧道设计难点进行的计算和分析,阐述了过江隧道的设计方法,其原则和措施对国内其他过江隧道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大型通用软件ANSYS,以深埋条件下隧道为例,采用荷载结构法,对考虑仰拱作用的各级围岩两车道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进行计算,求解其强度安全系数并进行相关安全分析,所得结论可为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建的钱江隧道是高速公路项目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下穿钱塘江的控制性工程,隧址位于钱塘江人海口,工程地质条件及河段水文条件复杂.隧道过江段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直径为15.0 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法隧道.文章详细介绍了钱江隧道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标准,以及隧道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布置等总体设计方案,并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及防水、盾构浅埋下穿河流、软土地层深基坑、盾构段立体化平行作业及综合防灾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双永高速公路中洋隧道下穿省道203线为工程背时景,探讨隧道下穿工程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总结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保证施工期间省道通行安全以及隧道安全、顺利、高质量贯通,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