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型救助船既可以担负我国各海域常规情况下的救助任务,还具有为其他船舶在冰区航行消除障碍的破冰能力,能够应对气候日趋异常情况下的冰区救助任务。  相似文献   

2.
《航海科技动态》2014,(1):45-45
2013年11月29日,世界上首艘同时具备海上救助与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号在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下水。该船是黄埔造船为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建造的第18艘8000kw海洋救助船,  相似文献   

3.
目前南海救助局功率最大、装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海洋救助船完工交付使用。交通部救助系统主力船型、南海救助局首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南海救111)于3月16日在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完工交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的完工,成为国内迄今自行设计、建造的交通救助系统尺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月15日"北海救118"8 000 kW破冰型救助船交船。这是继"北海救117"之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为交通运输部救捞局设计的第二艘破冰型救助船。"北海救118"是在此前8 000 kW海洋救助船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抗冰功能的升级版。首部改为破冰型,确保首柱破冰、排冰;首部甲板采用蒸气伴热;尾部加装冰刀;上层建筑绝缘整体加厚,增强  相似文献   

5.
新型高性能海洋救助船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高性能海洋救助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交通部救助系统研发设计的专用海洋救助船新船型.该文简要介绍了在新型高性能海洋救助船研发设计中的主要关键技术研究及14000kW海洋救助船船舶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研发设计、广州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北海救117"8 000 kW破冰型救助船顺利交船,填补了我国在破冰型救助船上的空白。"北海救117"破冰型救助船主要用于中国北方海域的航道破冰及冰区航道维护以及用于海上失事船只的人命救生和以海上人命救生为目的的船舶救助。其抗冰能力达到中国船级社(CCS)最高的Ice Class B1  相似文献   

7.
冷却水系统是船舶动力装置系统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船舶航行的稳定与安全密切相关。通过对已建造并交付的8 000 kW系列海洋救助船冷却水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总结介绍了冷却水系统的设计思路,并且分析8 000 kW系列海洋救助船冷却水系统设计方案,以及论述方案的优化及演变过程。最终对未来设计中可行的创新手段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全电力推进系统已经成为多工况作业船的主流配置.选用满足船舶功能需求的动力装置,使船舶主电站在各个主要工况下均能经济、安全地运行是前期方案论证的重点工作.结合新型中型海洋救助船"东海救151"的船型开发,通过对中型救助船使命任务的需求分析,对比不同技术方案的利弊,论述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动力装置配置方案选取过程中的设计要点和创新点,为后续同类型船的设计提供参考."东海救151"的顺利交付列编是中型救助船使用需求与优化设计理念相互融合的体现,为电力推进船舶的动力装置配置方案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风浪条件下救助船操纵训练的要求,有必要开发针对救助船的操纵模拟器。相比于传统的通用船舶模拟器,救助船模拟器原型机系统中引入六自由度平台运动系统,基于UDP协议传输船舶姿态数据实现实时体感模拟功能,可以模拟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剧烈摇动的操船环境,提高模拟训练的真实感。此外,系统中引入救助作业模拟模块的思想,可以更好地评估、训练船员在恶劣海况下配合其他救助人员完成救助任务的能力,提高执行海上救助任务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风浪条件下救助船操纵训练的要求,有必要开发针对救助船的操纵模拟器。相比于传统的通用船舶模拟器,救助船模拟器原型机系统中引入六自由度平台运动系统,基于UDP协议传输船舶姿态数据实现实时体感模拟功能,可以模拟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剧烈摇动的操船环境,提高模拟训练的真实感。此外,系统中引入救助作业模拟模块的思想,可以更好地评估、训练船员在恶劣海况下配合其他救助人员完成救助任务的能力,提高执行海上救助任务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海事局40m级巡航救助船”是长江船舶设计院为交通部长江海事局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全天候巡航救助高速船,该首制船具有集巡航、救助、拖带、消防救生于一体的多功能性以及搜救现场指挥中心的职能。该船电气设计遵循高速船设计的基本原则,着重在搜救准确、信息即时、处理到位、功能齐全、全天候作业等主要性能特点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本文从电气专业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的角度,对该船实现巡航救助功能的四个主要专用电气设备及系统——先进的救助综合信息系统、高性能的光电跟踪监控系统、功能齐备的通导设备、精良的搜索取证照明设备做出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海业的飞速发展,船舶数量与日俱增,海损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增多,危及水上人命、财产安全,各国的专业救助船舶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文中结合大型专业救助船舶水上救助服务工作实际,探讨了大型救助船在救助准备工作、救助方式方法以及救助工作的注意事项,为更好地开展救助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立波 《船舶工程》2013,35(2):19-21
为适应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根据船舶使用水域和功能定位,将巡逻和救助船舶划分3种类型和7个系列,基于巡逻船雷达基本探测原理和巡逻路径,计算巡逻船有效监管距离和面积,基于海上交通应急到达时间要求和救助路径,计算救助船有效救助距离和面积,根据离岸不同距离水域面积和岸线长度,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提高巡逻和救助船舶布局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被誉为“中国第一救“的全天候立体救助大功率海洋救助船在研发设计中所进行的主要关键技术研究及船舶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括介绍了美国海岸警备队救助设备配备概况 ,以作为我国救助船舶的借鉴 ,加拿大、日本、韩国救助船情况在本文附录中简述  相似文献   

16.
赵学成  王庆果 《航海》2011,(1):56-58
在海上的人命、财产、环境救助过程中时刻存在着风险,"没有危险,就没有救助,因为危险,才有救助".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危险不仅威胁到遇险船,对救助船同样存在威胁,所以如何有效地规避潜在的风险并使遇险的人员和船舶获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损失,成为海上救助的重中之重.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海上救助指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至2006年5年间,交通部救捞系统共救助遇险船舶632艘,获救人员2158人,获救财产价值213.49亿元。其中救助液化气(LPG)船、天然气(NPG)船和化学品船及油船等船舶(统称:危险品船)近50艘,约占遇险船舶总数的6%,其中救助船舶火灾25艘。5年中,交通部救捞系统救助的基本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盘润  王祖毅 《航海》2005,(5):42-42
“全天候”新型海上专用救助船“东海救131”轮6月12日正式交付交通部东海救助局使用。  相似文献   

19.
救助船舶、直升机立体配合技术是海上人命救助中最为快捷高效的救助技术,此文研究分析了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现状及救助力量的特点,并结合典型救助案例,论述了船机立体配合技术在海难人命救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航海技术》2007,(2):F0004-F0004
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主要担负中国南部海域及珠江口的救助工作。目前拥有各类船舶19艘,包括8000kW的“南海救川”轮和“南海救112”轮、6000kW的“南海救131”轮等新型大功率专业救助船,“南海救201”、“南海救208”、“南海救209”等快速救助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